<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ong的成語 (1107個)

    501

    柔中有剛

    成語拼音:
    róu zhōng yǒu gāng
    成語解釋:
    形容人的性格溫柔中帶有剛強
    成語出處: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二章:“再加以她那活活潑潑的神態,柔中有剛的清脆聲音,是誰也無法招架的。”
    502

    人中之龍

    成語拼音:
    rén zhōng zhī lóng
    成語解釋:
    比喻人中豪杰。
    成語出處:
    《晉書·宋纖傳》:“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龍也。”
    503

    日中則移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zé yí
    成語解釋:
    同“日中則昃”。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語曰:‘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之常數也。”
    504

    任重致遠

    成語拼音:
    rèn zhòng zhì yuǎn
    成語解釋:
    指負載沉重而能到達遠方。后比喻抱負遠大,能闖出新的前景,做出宏偉的業績。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下》:“服牛乘馬,引重致遠。”
    505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zé yí,yuè mǎn zé kuī
    成語解釋:
    移:遷移。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滿圓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盛極必衰,或發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語曰:‘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之常數也。”
    506

    日中則昃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zé zè
    成語解釋:
    昃:太陽偏西。太陽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比喻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
    成語出處:
    《周易 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
    507

    日中則昃,月滿則虧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zé zè,yuè mǎn zé kuī
    成語解釋:
    太陽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滿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
    成語出處:
    《易 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乎人乎!”
    508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zé zè,yuè yíng zé shí
    成語解釋:
    昃:太陽偏西。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盈滿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盛極必衰,或發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成語出處:
    《周易·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509

    死不旋踵

    成語拼音:
    sǐ bù xuán zhǒng
    成語解釋:
    旋踵:旋轉足跟,即后退。比喻不畏艱險,堅決向前。亦比喻極短時間內即死去。
    成語出處:
    《戰國策 中山策》:“當此之時,秦中士卒,以軍中為家,將帥為父母,不約而親,不謀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510

    食不重肉

    成語拼音:
    shí bù zhòng ròu
    成語解釋:
    見“食不兼肉”。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管晏列傳》:“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511

    食不終味

    成語拼音:
    shí bù zhōng wèi
    成語解釋:
    同“食不甘味”。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釋愁文》:“坐不安席,食不終味,遑遑汲汲,或憔或悴。”
    512

    山崩鐘應

    成語拼音:
    shān bēng zhōng yìng
    成語解釋:
    比喻同類事物相感應。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敬叔《異苑》第二卷:“此蜀郡銅山崩,故鐘鳴應之耳。”
    513

    虱處裈中

    成語拼音:
    shī chǔ kūn zhōng
    成語解釋:
    裈:褲子。虱子躲在褲縫里。比喻世俗生活的拘窘局促。
    成語出處:
    晉·阮籍《大人先生傳》:“汝獨不見夫虱之處于裈之中乎!逃于深縫,匿乎壞絮,自以為吉宅。”
    514

    傷財勞眾

    成語拼音:
    shāng cái láo zhòng
    成語解釋:
    傷:耗費;勞:病。既使人勞苦,又浪費錢財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0回:“畢竟鰍船難取勝,傷財勞眾枉徒然。”
    515

    疏財重義

    成語拼音:
    shū cái zhòng yì
    成語解釋:
    見“疏財仗義”。
    成語出處: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結棚避暑》:“而好接待四方之士,疏財重義,有難必救。”
    516

    深仇重怨

    成語拼音:
    shēn chóu zhòng yuàn
    成語解釋:
    怨:仇恨。極深極大的仇恨。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阿金》:“在鄰近鬧攘一下當然不會成什么深仇重怨。”
    517

    拾帶重還

    成語拼音:
    shí dài zhòng hái
    成語解釋:
    相傳唐宰相裴度少時游香山寺,拾得某婦人所遺下的三條寶帶,這是她借來為父親脫罪的,裴度守候著還了她。見宋丁用晦《芝田錄 裴度》。后以喻拾到財物,物歸原主,不占為己有。
    成語出處:
    相傳唐宰相裴度少時游香山寺,拾得某婦人所遺下的三條寶帶,這是她借來為父親脫罪的,裴度守候著還了她。見宋·丁用晦《芝田錄·裴度》。
    518

    塞耳盜鐘

    成語拼音:
    sāi ěr dào zhōng
    成語解釋:
    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蓋掩蓋不了的事情。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
    519

    是非輕重

    成語拼音:
    shì fēi qīng zhòng
    成語解釋:
    正確和謬誤,事情的重要與不重要
    成語出處:
    鄧小平《第三代領導集體的當務之急》:“當然還是要分別是非輕重,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還是要講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政策。”
    520

    十發十中

    成語拼音:
    shí fā shí zhōng
    成語解釋:
    射十次皆中的。形容善射。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陳敬璞傳》:“寵善弩射,十發十中,中皆同死。”
    * zhong成語,zhong的成語,帶zho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