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的成語 (1107個)
-
361
鳴鐘食鼎
- 成語拼音:
- míng zhōng shí dǐng
- 成語解釋:
- 見“鳴鐘列鼎”。
- 成語出處:
- 漢·張衡《西京賦》:“擊鐘鼎食,連騎相過。”
-
362
夢中說夢
- 成語拼音:
- mèng zhōng shuō mèng
- 成語解釋:
- 原為佛家語,比喻虛幻無憑。后也比喻胡言亂語。
- 成語出處: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596卷:“復次善勇猛,如人夢中說夢所見種種自性。如是所說夢境自性都無所有。何以故?善勇猛,夢尚非有,況有夢境自性可說。”
-
363
目中無人
- 成語拼音:
- mù zhōng wú rén
- 成語解釋:
- 眼里沒有別人。形容驕傲自大,看不起人。
- 成語出處:
- 《說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無人,待我去打這狗頭下來。”
-
364
忙中有錯
- 成語拼音:
- máng zhōng yǒu cuò
- 成語解釋:
- 在慌張忙亂中照顧不周而產生差錯。亦作“忙中有失”。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他這一樂,樂得忙中有錯,爬起來慌慌張張的也向舅太太磕了個頭。”
-
365
莫衷一是
- 成語拼音:
- mò zhōng yī shì
- 成語解釋:
- 莫:不;還是;衷:折衷;斷定;是:對。指不知哪個正確。形容各種意見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痛史》第三回:“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
366
莫衷壹是
- 成語拼音:
- mò zhōng yī shì
- 成語解釋:
- 莫:不,還是;衷:折衷,斷定;是:對。不知哪個是正確。形容意見分歧,沒有一致的看法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社會主義之演講》:“主張個人主義者,莫不反對社會主義,主張社會主義者,又莫不反對個人主義,聚訟紛紜,莫衷壹是。”
-
367
沒衷一是
- 成語拼音:
- mò zhōng yī shì
- 成語解釋:
- 衷:折中。指意見紛歧,不能決定哪一方面對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盲腸炎 一個偉大的教訓》:“就我見聞所及,論者的意見仍屬沒衷一是。”
-
368
忙中有失
- 成語拼音:
- máng zhōng yǒu shī
- 成語解釋:
- 匆忙當中難免有失誤。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6回:“這是他忙中有失,也是命中造定,歸咎何人?”
-
369
名重一時
- 成語拼音:
- míng zhòng yī shí
- 成語解釋:
-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一時”、“名得當時”、“名噪一時”、“名傾一時”。
- 成語出處:
-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卷二十七:“師住徑山時,名重一時,如侍郎張公子韶,狀元汪公圣錫少卿、馮公濟川俱問道。”
-
370
命中注定
- 成語拼音:
- mìng zhōng zhù dìng
- 成語解釋:
- 命:命運;人一生的遭遇;注定:預先決定。舊時迷信說法;指命運早已決定了。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這是我命中注定,該做他家的女婿。”
-
371
木直中繩
- 成語拼音:
- mù zhí zhòng shéng
- 成語解釋:
- 中:符合、合乎;繩:木匠用以取直,浸滿墨汁的線繩。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線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勸學》:“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
372
女大不中留
- 成語拼音:
- nǚ dà bù zhòng liú
- 成語解釋:
- 指女子成年,須及時出嫁,不宜久留在家。
- 成語出處:
- 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六:“休疙皺,常言道:‘女大不中留。’”
-
373
逆耳忠言
- 成語拼音:
- nì ěr zhōng yán
- 成語解釋:
- 逆耳:不順耳。聽起來感到刺耳的話是有益的好話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四馬投唐》楔子:“我忠心主意要興兵,逆耳忠言不肯聽。”
-
374
年高望重
- 成語拼音:
- nián gāo wàng zhòng
- 成語解釋:
- 年紀大,聲望高。
- 成語出處:
- 鄒韜奮《我們對于國事的態度和主張》:“而且不僅知識青年的自由安全毫無保障,甚至年高望重為中外人士所敬佩的馬寅初先生,也……”
-
375
怒火中燒
- 成語拼音:
- nù huǒ zhōng shāo
- 成語解釋:
- 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燒。形容極端憤怒。
- 成語出處:
- 宋 王邁《臞軒集》:“虛舟相觸何心在,怒火雖炎一響空。”
-
376
納屨踵決
- 成語拼音:
- nà jù zhǒng jué
- 成語解釋:
- 納:穿;屨:鞋;踵:腳后跟;決: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著襤褸。
- 成語出處:
- 《莊子·讓王》:“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屨而踵決。”
-
377
囊漏儲中
- 成語拼音:
- náng lòu chǔ zhōng
- 成語解釋:
- 見“囊漏貯中”。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諺者,直語也……鄒魯公云‘囊漏儲中’,皆其類也。”
-
378
年老龍鐘
- 成語拼音:
- nián lǎo lóng zhōng
- 成語解釋:
- 龍鐘:行動不靈便。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鬼作筵》:“爾母年老龍鐘,不能料理中饋。”
-
379
納履踵決
- 成語拼音:
- nà lǚ zhǒng jué
- 成語解釋:
- 納:穿;履:鞋;踵:腳后跟;決:破裂。提上鞋,鞋的腳后跟處卻破裂。形容處境困難。
- 成語出處:
-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一:“[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
-
380
囊漏貯中
- 成語拼音:
- náng lòu zhù zhōng
- 成語解釋:
- 亦作“囊漏儲中”。謂糧食從小器漏入大器,其實并未漏掉。常以喻實際利益并未外流。貯,盛米器,大于囊。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新書·春秋》:“汝知小計而不知大計。周諺曰:‘囊漏貯中。’而獨弗聞歟?”
* zhong成語,zhong的成語,帶zho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