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的成語 (1107個)
-
281
接踵而來
- 成語拼音:
- jiē zhǒng ér lái
- 成語解釋:
- 踵:腳后跟。一個跟著一個到來;腳步緊相連。
- 成語出處:
- 清 曾樸《孽海花》第25回:“當此內憂外患接踵而來,老夫子系天下人望,我倒可惜他多此一段閑情逸致!”
-
282
接踵而至
- 成語拼音:
- jiē zhǒng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踵:腳后跟;接踵:足跟相接。后頭的人腳尖挨上前頭人的腳跟;一個跟著一個來到。形容人特別多;絡繹不絕。或事情連續不斷地發生。也作“繼踵而至”、“接踵而來”。
- 成語出處:
- 《新編五代史平話 唐史下》:“是日唐主大軍接踵而至。”
-
283
繼踵而至
- 成語拼音:
- jì zhǒng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踵:腳后跟;接踵:足跟相接;至:到,來。指人們前腳跟著后腳,接連不斷地來。形容來者很多,絡繹不絕
- 成語出處:
- 《晉書·段灼傳》:“由是四方雄俊繼踵而至,故能世為強國,吞滅諸侯,奄有天下。”
-
284
盡忠竭力
- 成語拼音:
- jìn zhōng jié lì
- 成語解釋:
- 竭:盡。用盡氣力,竭盡忠誠。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屈原《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智盡忠。”
-
285
畸重畸輕
- 成語拼音:
- jī zhòng jī qīng
- 成語解釋:
- 形容事物發展不均衡,或對待事物的態度不公正。同“畸輕畸重”。
- 成語出處:
- 清 黃六鴻《福惠全書 編審 編審余論》:“丁與糧,無畸重畸輕之弊。”
-
286
繼踵接武
- 成語拼音:
- jì zhǒng jiē wǔ
- 成語解釋:
- 踵:腳后跟;武:足跡。腳后跟接腳后跟,足跡挨足跡。形容人數眾多而擁擠不堪或接連不斷
- 成語出處:
- 明·歸有光《送張子忠之任南昌序》:“士大夫登朝著與其居于鄉者,繼踵接武。”
-
287
竭智盡忠
- 成語拼音:
- jié zhì jìn zhōng
- 成語解釋:
- 竭:盡。用盡智力,竭盡忠誠。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屈原《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智盡忠。”
-
288
價重連城
- 成語拼音:
- jià zhòng lián chéng
- 成語解釋:
- 價:價格;連城:連成一片的城池。形容物品極為珍貴,價值極高
- 成語出處:
- 唐·韋莊《乞彩箋歌》:“也知價重連城璧,一紙萬金猶不惜。”
-
289
積重難返
- 成語拼音:
- jī zhòng nán fǎn
- 成語解釋:
- 積:長時間積累下來的;重:程度深;返:返回。指經過長時間形成的不良思想、作風或習慣;不容易革除、改變。
- 成語出處:
- 清 趙翼《廿二史札記》第20卷:“掌禁兵,筦樞要,遂致積重難返,以至此極也哉。”
-
290
積重難反
- 成語拼音:
- jī zhòng nán fǎn
- 成語解釋:
- 經過長時間形成的思想作風或習慣,很難改變。同“積重難返”。
- 成語出處:
- 明 張居正《陳六事疏》:“近來風俗人情,積習生弊,有頹靡不振之漸,有積重難反之幾。若不稍加改易,恐無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
-
291
極重難返
- 成語拼音:
- jí zhòng nán fǎn
- 成語解釋:
- 猶積重難返。指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弊端或某種局面難以改變。用于消極方面。
- 成語出處:
- 清·顧炎武《日知錄·蘇松二府田賦之重》:“此固其極重難返之勢,始于景定,訖于洪武,而征科之額,十倍于紹煕以前者也。”
-
292
井中求火
- 成語拼音:
- jǐng zhōng qiú huǒ
- 成語解釋:
- 在水井里去尋求火。比喻方法或方向不對,根本達不到目的。
- 成語出處:
-
293
舉足輕重
- 成語拼音:
- jǔ zú qīng zhòng
- 成語解釋:
-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方蜀漢相攻,權在將軍,舉足左右,便有輕重。”
-
294
舉重若輕
- 成語拼音:
- jǔ zhòng ruò qīng
- 成語解釋:
- 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
- 成語出處:
- 清 趙翼《甌北詩話》:“坡詩不尚雄杰一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
295
謹終如始
- 成語拼音:
- jǐn zhōng rú shǐ
- 成語解釋:
- 謂謹慎小心、始終一致。
- 成語出處:
- 宋·樓鑰《簽書樞密院致仕贈資政殿學士正惠林公神道碑》:“心與天通,動有陰相,謹終如始,視險若夷。”
-
296
靜中思動
- 成語拼音:
- jìng zhōng sī dòng
- 成語解釋:
- 靜:平靜,靜止;動:變動。指在生活平靜中希望有所改變。也指事物的靜止狀態達到極點就會向動的方向轉化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回:“一時忽然靜中思動,因命牡丹、蘭花眾仙子看守洞府,去訪百草仙子,不意適值外出。”
-
297
舉踵思慕
- 成語拼音:
- jǔ zhǒng sī mù
- 成語解釋:
- 舉:抬起;踵:腳后跟;舉踵:踮起腳跟;思慕:思念。形容十分思念,抬起腳后跟張望
- 成語出處:
- 漢·司馬相如《難蜀父老》:“舉踵思慕,若怙旱之望雨。”
-
298
進種善群
- 成語拼音:
- jìn zhǒng shàn qún
- 成語解釋:
- 謂提高民族素質。
- 成語出處:
- 清·張鶴齡《法人篇》:“且變法之后,而人亦有與之俱變者,此進種善群之公例,而其效有操券決也。”
-
299
謹終慎始
- 成語拼音:
- jǐn zhōng shèn shǐ
- 成語解釋:
- 見“謹終如始”。
- 成語出處:
- 明·解縉《瑞應歌辭序》:“謙恭抑畏,謹終慎始,巍巍藹藹,不可悉記。”
-
300
敬終慎始
- 成語拼音:
- jìng zhōng shèn shǐ
- 成語解釋:
- 為人處事小心謹慎。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表記》:“事君慎始而敬終。”
* zhong成語,zhong的成語,帶zho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