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的成語 (271個)
-
141
十戰十勝
- 成語拼音:
- shí zhàn shí shèng
- 成語解釋:
- 謂每戰必勝。
- 成語出處:
- 《管子·七法》:“以能擊不能,以教卒、教士擊驅眾、白徒,故十戰十勝,百戰百勝。”
-
142
四戰之地
- 成語拼音:
- sì zhàn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指四面平坦,無險可守,容易受攻擊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史記·樂毅列傳》:“趙,四戰之地也,其民習兵,伐之不可。”《后漢書·荀彧傳》:“穎川,四戰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為兵沖。”
-
143
四戰之國
- 成語拼音:
- sì zhàn zhī guó
- 成語解釋:
- 指四面平坦,無險可守,容易受攻擊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商君書 兵守》:“四戰之國貴守戰,負海之國貴攻戰。”《史記 樂毅列傳》:“趙,四戰之國也,其民習兵,伐之不可。”
-
144
頭角嶄然
- 成語拼音:
- tóu jiǎo zhǎn rán
- 成語解釋:
- 頭角:比喻顯露的才華;嶄然:突出的樣子。比喻年輕人才華橫溢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
-
145
梯山棧谷
- 成語拼音:
- tī shān zhàn gǔ
- 成語解釋:
- 謂鑿梯、修棧道以度高山深谷。泛指跋涉險阻。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西域傳論》:“梯山棧谷繩行沙度之道,身熱首痛風災鬼難之域,莫不備寫情形,審求根實。”
-
146
統一戰線
- 成語拼音:
- tǒng yī zhàn xi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在某些問題上抱同樣態度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目前的時局,要求我們勇敢地拋棄關門主義,采取廣泛的統一戰線,防止冒險主義。”
-
147
無心戀戰
- 成語拼音:
- wú xīn liàn zhàn
- 成語解釋:
- 沒有心情去留戀戰事。指不想做某事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回:“那道人見倒了和尚,無心戀戰,賣個破綻便走。”
-
148
望杏瞻蒲
- 成語拼音:
- wàng xìng zhān pú
- 成語解釋:
- 杏:杏花;蒲:菖蒲。指按時令勸勉耕種
- 成語出處:
- 南朝·陳·徐陵《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望杏敦耕,瞻蒲勸穡。”
-
149
望杏瞻榆
- 成語拼音:
- wàng xìng zhān yú
- 成語解釋:
- 杏:杏花。指按時令勸勉耕種
- 成語出處:
- 《隋書·音樂志下》:“瞻榆束來,望杏開田。”
-
150
忘戰必危
- 成語拼音:
- wàng zhàn bì wēi
- 成語解釋:
- 戰:戰備。危:危險,危機。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記了戰備就一定會產生危機。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主父偃傳》:“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
-
151
忘戰者危
- 成語拼音:
- wàng zhàn zhě wēi
- 成語解釋:
- 指忘記了戰備就一定會產生危機。同“忘戰必危”。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桓范《兵要》:“故曰好戰者亡,忘戰者危,不好不忘,天下之王也。”
-
152
休兵罷戰
- 成語拼音:
- xiū bīng bà zhàn
- 成語解釋:
- 休、罷:停止。停止或結束戰爭。
- 成語出處:
- 元 孔文卿《東窗事犯》楔子:“只不過休兵罷戰還朝呵,是我暗暗地自思尋。”
-
153
息兵罷戰
- 成語拼音:
- xī bīng bà zhàn
- 成語解釋:
- 兵:打仗。停止或結束戰爭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2卷:“只為宋朝南渡以后,紹興、淳熙年間,息兵罷戰,君相自謂太平,縱情逸樂。”
-
154
尋瘢索綻
- 成語拼音:
- xún bān suǒ zhàn
- 成語解釋:
- 謂僅從表面現象追查人家的過失。瘢,皮膚斑痕。
- 成語出處:
- 清·洪昇《長生殿·幸恩》:“嬌憨使慣,尋瘢索綻,一謎兒自逞心胸。”
-
155
學不沾洽
- 成語拼音:
- xué bù zhān qià
- 成語解釋:
- 沾洽:雨水沾足,淵博。學識不夠淵博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許慈傳》:“雖學不沾洽,然卓犖強識。”
-
156
脅不沾席
- 成語拼音:
- xié bù zhān xí
- 成語解釋:
- 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語本波栗濕縛尊者(脅尊者)勤修苦行,終不以脅至席的故事。見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健馱邏國》。
- 成語出處:
- 語出波栗濕縛尊者(脅尊者)勤修苦行,終不以脅至席的故事。見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健馱邏國》。
-
157
心寒膽戰
- 成語拼音:
- xīn hán dǎn zhàn
- 成語解釋:
- 形容十分驚恐。
- 成語出處:
- 宋·羅燁《醉翁談錄·小說開辟》:“講鬼怪令羽士心寒膽戰;論閨怨,遣佳人綠慘紅愁。”
-
158
心驚膽戰
- 成語拼音:
- xīn jīng dǎn zhàn
- 成語解釋:
- 形容內心極度驚懼恐慌。戰:發抖。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薩真人夜斷碧桃花》第三折:“一個個氣昂昂性兒不善,他每都叫吼捋袖揎拳,走的我腿又酸又軟,不由我不心驚膽戰。”
-
159
先計后戰
- 成語拼音:
- xiān jì hòu zhàn
- 成語解釋:
- 計:計劃,計謀;戰:作戰。先籌劃好后再戰。指不打無準備的仗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劃而后戰,兼形勢包陰陽,用計巧者也。”
-
160
心驚肉戰
- 成語拼音:
- xīn jīng ròu zhàn
- 成語解釋:
- 見“心驚肉跳”。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不知怎么,這一會兒心驚肉戰,這一雙好小腳兒,再走也走不動了。”
* zhan成語,zhan的成語,帶zhan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