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ue的成語 (563個)

    161

    九天攬月

    成語拼音:
    jiǔ tiān lǎn yuè
    成語解釋:
    攬:采摘。到天的最高處去摘月。常形容壯志豪情。
    成語出處:
    唐·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詩:“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162

    鈞天之樂

    成語拼音:
    jūn tiān zhī yuè
    成語解釋:
    鈞天:古代神話傳說指天的中央。指天上的音樂,仙樂。后形容優美雄壯的樂曲
    成語出處:
    《異聞錄·韋安道》:“行百許步,復有大殿,上陳廣筵重樂,羅列樽俎,九奏萬舞,若鈞天之樂。”
    163

    霽月光風

    成語拼音:
    jì yuè guāng fēng
    成語解釋:
    指雨過天晴時的明凈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開闊。
    成語出處:
    宋陳亮《謝羅尚書啟》:“霽月光風,終然灑落。”
    164

    今月古月

    成語拼音:
    jīn yuè gǔ yuè
    成語解釋:
    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謝無常。
    成語出處:
    唐 李白《把酒問月》詩:“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165

    距躍三百

    成語拼音:
    jū yuè sān bǎi
    成語解釋:
    指歡欣之極。
    成語出處:
    《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魏傷于胸。公欲殺之,而愛其材。使問,且視之。病,將殺之。魏束胸見使者,曰:‘以君之靈,不有寧也!’距躍三百,曲踴三百。乃舍之。”
    166

    矩矱繩尺

    成語拼音:
    jǔ yuē shéng chǐ
    成語解釋:
    矩、矱、繩、尺:畫方與直線的工具。引申為規矩、法度
    成語出處:
    清·朱彝尊《沈明府不羈集序》:“分體制之正變,范圍之,勿使逸出矩矱繩尺之外。”
    167

    簡約詳核

    成語拼音:
    jiǎn yuē xiáng hé
    成語解釋:
    指簡要翔實。
    成語出處:
    清 王韜《甕牗馀談 西儒實學》:“言輿地形質之學,則有慕維廉之《地理全志》上下編,上編紀實載時事,析論情勢,尤簡約詳核稱焉。”
    168

    期月有成

    成語拼音:
    jī yuè yǒu chéng
    成語解釋:
    期:一整個周期;期月:一整月。一整月就會有成就。形容治理國家或辦某項事情見效迅速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路》:“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169

    近悅遠來

    成語拼音:
    jìn yuè yuǎn lái
    成語解釋:
    近:指境內;遠:指境外。使鄰近的人高興;使遠方的人來歸附。后用以形容鄰近的人因得到好處而高興;遠方的人也都聞風前來歸附。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悅),遠者來。’”
    170

    夔龍禮樂

    成語拼音:
    kuí lóng lǐ yuè
    成語解釋:
    夔龍:虞舜的兩個大臣,夔為樂官,龍為諫官。指可以作為規范的禮樂制度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鳴鳳記·鄒林游學》:“夔龍禮樂承先范,班馬文章勘墨鉛。”
    171

    扣槃捫籥

    成語拼音:
    kòu pán mén yuè
    成語解釋:
    比喻認識片面,未得要領。同“扣槃捫燭”。
    成語出處:
    宋·蘇軾《日喻》:“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槃。’扣槃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
    172

    曠日引月

    成語拼音:
    kuàng rì yǐn yuè
    成語解釋:
    引:遷延。歷時長久。同“曠日引久”。
    成語出處:
    宋 朱熹《與黃樞密書》:“曠日引月,不聞進發之期。”
    173

    跨州越郡

    成語拼音:
    kuà zhōu yuè jùn
    成語解釋:
    跨:兼有;州、郡:古代行政區。形容涉足的區域廣大
    成語出處:
    晉·陸機《百年歌十首》:“體力克壯志方剛,跨州越郡還帝鄉。”
    174

    禮崩樂壞

    成語拼音:
    lǐ bēng yuè huài
    成語解釋:
    指封建禮教的規章制度遭到極大的破壞
    成語出處:
    清 章炳麟《與簡竹居書》:“中唐以來,禮崩樂壞,狂狡有作,自己制則,而事不稽古。”
    175

    臨風對月

    成語拼音:
    lín fēng duì yuè
    成語解釋:
    面對清風明月。形容所處的景色非常容易引發人的思緒。
    成語出處:
    元·丘處機《沁園春·示眾》詞:“向碧巖古洞,完全性命,臨風對月,笑傲希夷。”
    176

    禮廢樂崩

    成語拼音:
    lǐ fèi yuè bēng
    成語解釋: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崩:敗壞。形容社會綱紀混亂,動蕩不寧
    成語出處:
    漢·公孫弘《請為博士置弟子員議》:“蓋聞導民以禮,風之以樂;婚姻者,居室之大倫也。今禮廢樂崩,朕甚愍焉。”
    177

    禮壞樂崩

    成語拼音:
    lǐ huài yuè bēng
    成語解釋:
    古代制禮,把它當作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把制樂人微言輕教化的規范。形容社會綱紀紊亂,騷動不寧的時代。
    成語出處:
    《漢書·武帝紀》:“蓋聞導民以禮,風之以樂。今禮壞樂崩,朕甚閔焉。”
    178

    禮壞樂缺

    成語拼音:
    lǐ huài yuè quē
    成語解釋: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成語出處:
    《梁書·徐勉傳》:“禮壞樂缺,故國異家殊,實宜以時修定,以為永準。”
    179

    流離播越

    成語拼音:
    liú lí bō yuè
    成語解釋:
    流轉遷徙。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自敘》:“乃草創子書,會遇兵亂,流離播越,有所亡失。”
    180

    驢年馬月

    成語拼音:
    lǘ nián mǎ yuè
    成語解釋:
    不可知的年月。
    成語出處:
    梁斌《紅旗譜》:“嚴志和聽濤他娘說得也有理,又說:‘吞了這口氣吧!過個莊稼日子,什么也別撲摸了。即便有點希望,又在那個驢年馬月呢?’”
    * yue成語,yue的成語,帶yue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