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ue的成語 (563個)

    301

    日中必移,月滿必虧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bì yí,yuè mǎn bì kuī
    成語解釋:
    移:遷移。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滿圓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盛極必衰,或發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日者列傳》:“日中必移,月滿必虧;先王之道,乍存乍亡。”
    302

    日中必昃,月滿必虧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bì zè,yuè mǎn bì kuī
    成語解釋:
    昃:太陽偏西。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滿圓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盛極必衰,或發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9卷:“日中必昃,月滿必虧。明公功名到此,已無可加,急流勇退,此其時矣。”
    303

    日朘月減

    成語拼音:
    rì zuàn yuè jiǎn
    成語解釋:
    見“日削月朘”。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乞罷將官狀》:“自轉運使知州以下,白直及迎送之人,日朘月減,出入導從,大為蕭條。”
    304

    日征月邁

    成語拼音:
    rì zhēng yuè mài
    成語解釋:
    喻指時間不斷推移。
    成語出處:
    明·沈榜《宛署雜記·宣諭》:“日征月邁,寒暑衣褐。”
    305

    日增月盛

    成語拼音:
    rì zēng yuè shèng
    成語解釋: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加、興盛。
    成語出處:
    清·王韜《甕牖馀談·西國印書考》:“明崇禎時,麻蔭朱實立第一印書局,印器從英運至,其后日增月盛。”
    306

    日朘月削

    成語拼音:
    rì zuàn yuè xuē
    成語解釋:
    見“日削月朘”。
    成語出處:
    《新唐書·蕭至忠傳》:“私謁開而正言塞,日朘月削,卒見凋弊。”
    307

    日增月益

    成語拼音:
    rì zēng yuè yì
    成語解釋: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成語出處:
    《元史·食貨志》:“除稅糧、科差二者之外,凡課之入,日增月益。”
    308

    日滋月益

    成語拼音:
    rì zī yuè yì
    成語解釋:
    見“日益月滋”。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重微》:“朝夕狎玩,未睹其害,日滋月益,遂至深固,比知而革之,則用力百倍矣。”
    309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zé yí,yuè mǎn zé kuī
    成語解釋:
    移:遷移。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滿圓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盛極必衰,或發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語曰:‘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之常數也。”
    310

    日中則昃,月滿則虧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zé zè,yuè mǎn zé kuī
    成語解釋:
    太陽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滿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
    成語出處:
    《易 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乎人乎!”
    311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

    成語拼音:
    rì zhōng zé zè,yuè yíng zé shí
    成語解釋:
    昃:太陽偏西。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盈滿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盛極必衰,或發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成語出處:
    《周易·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312

    參辰日月

    成語拼音:
    shēn chén rì yuè
    成語解釋:
    參、辰,二星名。參與辰,日與月相對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關或勢不兩
    成語出處:
    元 白樸《墻頭馬上》第三折:“則他這夫妻兒女兩離別,總是我業徹,也強如參辰日月不交接。”
    313

    神超形越

    成語拼音:
    shén chāo xíng yuè
    成語解釋:
    謂身心超逸,不同凡俗。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阮孚云:‘泓崢蕭瑟,實不可言,每讀此文,輒覺神超形越。’”
    314

    水底撈明月

    成語拼音:
    shuǐ dǐ lāo míng yuè
    成語解釋:
    到水底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費力氣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塞鴻秋·先題》曲:“當初意兒別,今日相拋撒,要相逢似水底撈明月。”
    315

    水底撈月

    成語拼音:
    shuǐ dǐ lāo yuè
    成語解釋:
    同“水中撈月”。
    成語出處:
    明·王守仁《傳習錄》下卷:“若要去葭灰黍粒中求無聲,卻如水底撈月。”
    316

    十冬臘月

    成語拼音:
    shí dōng là yuè
    成語解釋:
    指陰歷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氣寒冷的季節。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59回:“十冬臘月喝涼水,臨死埋在灶火坑。”
    317

    水底摸月

    成語拼音:
    shuǐ dǐ mō yuè
    成語解釋:
    同“水中撈月”。
    成語出處:
    明·郎瑛《七修類稿·奇謔·諺語至理》:“賒酒時風花雪月,飲之時流星趕月,討錢時水底摸月。喻世之無賴者也。”
    318

    舌端月旦

    成語拼音:
    shé duān yuè dàn
    成語解釋:
    指常在談話中議論別人。
    成語出處:
    宋·葉廷圭《海錄碎事·人事》:“舌端月旦,皮里陽秋。”
    319

    松風水月

    成語拼音:
    sōng fēng shuǐ yuè
    成語解釋:
    松濤清風,流水明月。形容景色優美或人才俊朗
    成語出處:
    唐·李世民《大唐三藏圣叔序》:“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豈能方其朗潤。”
    320

    時光似箭,日月如梭

    成語拼音:
    shí guāng sì jiàn,rì yuè rú suō
    成語解釋:
    梭:織布機上引導緯紗與經紗交織的構件。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成語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時光似箭,日月如梭,也有一年以上。”
    * yue成語,yue的成語,帶yue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