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的成語 (853個)
-
821
追根窮源
- 成語拼音:
- zhuī gēn qióng yuán
- 成語解釋:
- 同“追本溯源”。
- 成語出處:
- 惜紅館主《續啼笑因緣》第三十七回:“原來家樹、鳳喜這頭婚姻,追根窮源,自然不能不歸功于壽峰父女。”
-
822
追根求源
- 成語拼音:
- zhuī gēn qiú yuán
- 成語解釋:
- 同“追本溯源”。
- 成語出處:
- 張周《步履艱難的中國》第四章:“追根求源,倒溯黑幕,岑長進現出了面目。”
-
823
追根溯源
- 成語拼音:
- zhuī gēn sù yuán
- 成語解釋:
- 同“追本溯源”。
- 成語出處:
- 曉劍《本市市長無房住》:“其實,若追根溯源,他還是為了使自己更能堂堂正正地搬進市長樓,而不至于落個將前人卸磨殺驢、掃地出門的惡名。”
-
824
逐近棄遠
- 成語拼音:
- zhú jìn qì yuǎn
- 成語解釋:
- 追求近的,舍棄遠的。
- 成語出處:
- 唐·劉知幾《史通·漢書五行志錯誤》:“今班《志》所引,上自周之幽厲,下終魯之定哀,而不云《國語》,惟稱《史記》,豈非忘本徇末,逐近棄遠者乎?”
-
825
自覺自愿
- 成語拼音:
- zì jué zì yuàn
- 成語解釋:
- 自己覺悟而愿意。
- 成語出處:
- 周而復《白求恩大夫》:“更可寶貴的是在階級覺悟的基礎上,純粹出于自覺自愿,沒有一絲一毫的強迫性質。”
-
826
逐鹿中原
- 成語拼音:
- zhú lù zhōng yuán
- 成語解釋:
- 在中原爭奪天下。比喻爭奪政權。逐:追趕;鹿:比喻帝位、政權。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
827
縱目遠望
- 成語拼音:
- zòng mù yuǎn wàng
- 成語解釋:
- 縱目:放眼遠望。放眼向遠處眺望
- 成語出處:
- 唐·杜甫《登充州城樓》詩:“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
-
828
左手畫方,右手畫圓
- 成語拼音:
- zuǒ shǒu huà fāng,yòu shǒu huà yuán
- 成語解釋:
- 用左手畫方形,同時用右手畫圓形。比喻兩件事都很難做成
- 成語出處:
- 北齊·劉晝《劉子新論·專學》:“是以心駐于目,必志其耳,則聽不聞。心駐于耳,心遺其目,則視不見也。使左手畫方,右手畫圓,令一時俱成,雖執規矩之心,由心不兩用……”
-
829
卓識遠見
- 成語拼音:
- zhuó shí yuǎn jiàn
- 成語解釋:
- 卓:高超;識:見識。有遠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見解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發展中日關系要看得遠些》:“去年我們兩國領導人在東京作出了一個具有卓識遠見的決策,就是把中日關系放在長遠的角度來考慮,來發展。”
-
830
酌水知源
- 成語拼音:
- zhuó shuǐ zhī yuán
- 成語解釋:
- 飲水要明白它的來源。比喻不忘本。
- 成語出處:
- 明·張居正《答上師相徐存齋書》之二六:“謬膺重任,得免愆尤,實老師教庇所及,酌水知源,敢忘銜結。”
-
831
貞下起元
- 成語拼音:
- zhēn xià qǐ yuán
- 成語解釋:
- 用以表示天道人事的循環往復,周流不息。
- 成語出處:
- 《易 干》:“元亨利貞。”尚秉和注:“元亨利貞,即春夏秋冬,即東南西北,震元離亨兌利坎貞,往來循環,不忒不窮。”
-
832
鉆穴逾垣
- 成語拼音:
- zuàn xué yú yuán
- 成語解釋:
- 見“鉆穴逾墻”。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九回:“也有鉆穴逾垣在那里偷竊的,也有殺人放火在那里搶劫的。”
-
833
中原板蕩
- 成語拼音:
- zhōng yuán bǎn dàng
- 成語解釋:
- 中原:指我國中部,泛指天下;板蕩:《詩經》篇名,指周厲王荒淫無道。比喻時局動蕩危急
- 成語出處:
- 宋·岳飛《五岳祠盟題記》:“自中原板蕩,夷狄交侵。”
-
834
左右逢源
- 成語拼音:
- zuǒ yòu féng yuán
- 成語解釋:
- 到處都能碰到取之不盡的源泉。比喻做事、寫作得心應手;應付自如。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
-
835
左右逢原
- 成語拼音:
- zuǒ yòu féng yuán
- 成語解釋:
- 《孟子·離婁下》:“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原謂學問工夫到家后,則觸處皆得益。后以“左右逢原”泛指做事得心應手。
- 成語出處:
- 《孟子·離婁下》:“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九:“前輩作文者,古人有名文字皆模擬作一篇,故后有作時,左右逢原。”
-
836
貞元會合
- 成語拼音:
- zhēn yuán huì hé
- 成語解釋:
- 指新舊更迭。
- 成語出處:
- 元鷗陽玄《魏國文正公許先生神道碑》:“論許先生之為臣,而推世祖之為君,則見我元國家之初,當貞元會合之氣運,故善言先生,必以道統為先,而后及功業。
-
837
致遠恐泥
- 成語拼音:
- zhì yuǎn kǒng ní
- 成語解釋:
- 致遠:到達遠方,比喻委以重任;泥:阻滯拘泥,難行。恐怕妨礙實現遠大目標。比喻小技無補于大業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張》:“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
838
枝源派本
- 成語拼音:
- zhī yuán pài běn
- 成語解釋:
- 指尋根究源,尋求和追究事物的根本。
- 成語出處:
- 宋葉滴《題陳壽老論孟紀蒙》:“天臺陳耆卿生晚而又獨學,奚遽筆之書?然觀其簡峻捷疾,會心切己,則非熟于其統要者不能入也;總括凝聚,~,則非博于其倫類者不能推也。”
-
839
自圓其說
- 成語拼音:
- zì yuán qí shuō
- 成語解釋:
- 自己把論點表達得圓滿、周全。形容不露破綻。圓:使圓滿;說:觀點;論點。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躊躇了半天,只得仰承憲意,自圓其說道:‘職道的話原是一時愚昧之談,作不得準的。’”
-
840
鑿圓枘方
- 成語拼音:
- záo yuán ruì fāng
- 成語解釋:
- 鑿:榫卯;枘:榫頭。榫眼是圓的,榫頭卻是方的。比喻雙方齟齬不合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屈原《九辯》:“圜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齟齬而難入。”
* yuan成語,yuan的成語,帶yuan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