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的成語 (2378個)
-
301
訛言謊語
- 成語拼音:
- é yán huǎng yǔ
- 成語解釋:
- 訛言:謠言。造謠說謊話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三折:“俺孩兒也不曾訛言謊語,又不曾方頭不律。”
-
302
惡言潑語
- 成語拼音:
- è yán pō yǔ
- 成語解釋:
- 指用狠毒的話罵人或說話
- 成語出處: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73回:“這伊秀才又是個極柔懦的好人,在那佃房居住的人家,不肯惡言潑語,傷犯那些眾人。”
-
303
阿諛曲從
- 成語拼音:
- ē yú qū cóng
- 成語解釋:
- 阿諛:曲意逢迎。曲意逢迎討好別人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匡衡傳》:“阿諛曲從,阿上罔下,無大臣輔政之義。”
-
304
阿諛取容
- 成語拼音:
- ē yú qǔ róng
- 成語解釋:
- 阿諛:曲意逢迎;取容:取悅于人。諂媚他人,以取得其喜悅。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楊秉傳》:“其阿諛取容者,則因公褒舉,以報私惠;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傷,肆其兇忿。”
-
305
阿諛求容
- 成語拼音:
- ē yú qiú róng
- 成語解釋:
- 容:容色,好的臉色。曲意奉承,取悅于人
- 成語出處:
- 《孔叢子 抗志》:“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諛求容,諂莫甚焉。”
-
306
惡語傷人
- 成語拼音:
- è yǔ shāng rén
- 成語解釋:
- 惡語:無禮中傷一類的口語。用惡毒的話傷害別人。也作“惡口傷人”。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洪州法昌倚遇禪師》第43卷:“利刀割肉瘡猶合,惡語傷人恨不銷。”
-
307
阿諛順旨
- 成語拼音:
- ē yú shùn zhì
- 成語解釋:
- 阿諛:曲意逢迎;順旨:順從君主意圖。曲意逢迎,順從君主的意圖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嚴光傳》:“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艷。”
-
308
爾虞我詐
- 成語拼音:
- ěr yú wǒ zhà
- 成語解釋:
- 爾:你;虞:猜測。意思是我騙你;你騙我;互相欺騙。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
309
惡語相加
- 成語拼音:
- è yǔ xiāng jiā
- 成語解釋:
- 把惡毒的語言加到別人身上。
- 成語出處: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十六章:“日常士兵偶有不是,動輒惡語相加,痛施體罰。”
-
310
鱷魚眼淚
- 成語拼音:
- è yú yǎn lèi
- 成語解釋:
- 鱷魚:一種生性兇殘,捕食人、畜的爬行動物。傳說鱷魚在吞食人畜時,邊吃邊流眼淚。比喻惡人的假慈悲。
- 成語出處:
- 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14章:“‘她也是他們一伙的,別以為她會哭,哭的多傷心呀,’她想,‘那不過是鱷魚的眼淚罷了!’”
-
311
惡語中傷
- 成語拼音:
- è yǔ zhòng shāng
- 成語解釋:
- 中傷:攻擊和諂害別人。用惡毒的話污蔑、陷害人。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洪州法昌倚遇禪師》:“利刀割肉瘡猶合;惡語傷人恨不銷。”
-
312
爾詐我虞
- 成語拼音:
- ěr zhà wǒ yú
- 成語解釋:
- 爾:你;虞、詐:欺騙。表示彼此互相欺騙。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
313
憤不欲生
- 成語拼音:
- fèn bù yù shēng
- 成語解釋:
- 悲憤或氣憤行不愿再活下去了。形容極度氣憤。
- 成語出處:
- 明·史可法《史忠正公集·四·祭廬州殉難官紳士民文》:“余聞報淮上,悲憤不欲生。”
-
314
放長線釣大魚
- 成語拼音:
- fáng cháng xiàn diào dà yú
- 成語解釋:
- 比喻做事從長遠打算,雖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將來能得到更大的好處。
- 成語出處:
-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我們不妨看看他們如何活動,放長線,釣大魚,說不定深水里還有大家伙。”
-
315
風吹雨打
- 成語拼音:
- fēng chuī yǔ dǎ
- 成語解釋:
- 風雨侵襲。原指風雨對花木的摧殘或建筑物侵蝕。比喻某種力量的打擊或鍛煉考驗。
- 成語出處:
- 唐 杜甫《三絕句》:“不如醉里風吹盡,何忍醒時雨打稀。”
-
316
風車雨馬
- 成語拼音:
- fēng chē yǔ mǎ
- 成語解釋:
- 指神靈的車馬。亦用以比喻迅疾、快速。
- 成語出處:
- 唐·李商隱《燕臺詩·冬》之四:“風車雨馬不持去,蠟獨啼紅怨天曙。”
-
317
風餐雨宿
- 成語拼音:
- fēng cān yǔ sù
- 成語解釋:
- 在風中吃飯,在雨地里睡覺。形容行旅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 成語出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五回:“風餐雨宿,走了二十八個日頭,正月十四日,進了順城門,在河漕邊一個小庵內住了,安頓了行李。”
-
318
風舂雨硙
- 成語拼音:
- fēng chōng yǔ wèi
- 成語解釋:
- 舂:用杵臼搗去谷物的皮殼;硙:石磨,研磨谷物。比喻將發生某種情況,事先出現的征兆
- 成語出處:
-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郭《圖贊》曰:‘小蟲似蚋,風舂雨硙。’”
-
319
風馳雨驟
- 成語拼音:
- fēng chí yǔ zhòu
- 成語解釋:
- 形容像風雨一樣迅捷猛烈。
- 成語出處:
- 《舊五代史 梁書 謝彥章傳》:“每敦陣整旅,左旋右抽,雖風馳雨驟,亦無以喻其迅捷也,故當時騎士咸樂為用。”
-
320
風僝雨僽
- 成語拼音:
- fēng chán yǔ zhòu
- 成語解釋:
- 僝、僽:指憔悴、煩惱。形容人歷盡苦難,非常煩惱和憔悴
- 成語出處:
- 元·滕斌《普天樂·色》曲:“春光過也,風僝雨僽,一葉秋來。”
* yu成語,yu的成語,帶y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