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ou的成語 (1282個)

    521

    省油燈

    成語拼音:
    shěng yóu dēng
    成語解釋:
    比喻老實、不惹是生非的人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17回:“你想收別人的禮物萬不能!倚仗上司欺屬下,羅鍋子真是省油燈?”
    522

    石尤風

    成語拼音:
    shi you feng
    成語解釋:
    打頭逆風
    成語出處:
    唐·司空曙《留盧秦卿》詩:“知有前期在,難分此夜中。無將故人酒,不及石尤風。”
    523

    煞有介事

    成語拼音:
    shà yǒu jiè shì
    成語解釋:
    真像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成語出處:
    宋 陸九淵《語錄下》:“先生曰:‘某何嘗不教人讀書,不知此后煞有甚事。’”
    524

    率由舊章

    成語拼音:
    shuài yóu jiù zhāng
    成語解釋:
    率由:遵循;沿襲。原意是典章制度取法前代。后為泛指完全按老規矩辦事;不更新。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525

    率由舊則

    成語拼音:
    shuài yóu jiù zé
    成語解釋:
    率:遵循;舊則:老法規。完全依循舊規辦事。同“率由舊章”。
    成語出處:
    《三國志 魏書 任城陳蕭王傳》:“萬邦既化,率由舊則。”
    526

    黍油麥秀

    成語拼音:
    shǔ yóu mài xiù
    成語解釋:
    《尚書大傳》卷二:“微子朝周,過殷故墟,見麥秀之蘄蘄兮……曰:此父母之國。乃為《麥秀之歌》,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按,《史記 宋微子世家》亦載此事,“微子”作“箕子”。后因以“黍油麥秀”為亡國之痛的感嘆。
    成語出處:
    《尚書大傳》卷二:“微子朝周,過殷故墟,見麥秀之蘄蘄兮……曰:此父母之國。乃為《麥秀之歌》,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按,《史記·宋微子世家》亦載此事,“微子”作“箕子”。
    527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成語拼音:
    shù yóu rú cǐ,rén hé yǐ kān
    成語解釋:
    堪:勝任。樹木尚且凋落,人怎能不衰老
    成語出處:
    北周·庾信《枯樹賦》:“昔年移柳,依依江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528

    視有若無

    成語拼音:
    shì yǒu ruò wú
    成語解釋:
    視:看待。把有這回事看得就像沒有這回事一樣。形容不當一回事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8回:“寶之這戲子見怪賢閑事,視有若無。”
    529

    視有如無

    成語拼音:
    shì yǒu rú wú
    成語解釋:
    視:看待。把有這回事看得就像沒有這回事一樣。形容不當一回事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獨他一個皆視有如無,毫不介意,因此眾人嘲他越發呆了。”
    530

    似有如無

    成語拼音:
    sì yǒu rú wú
    成語解釋:
    只當沒有這回事。形容不在乎,不在意。
    成語出處:
    明·馮惟敏《淶邑初度自述》:“眼見的爭名奪利眉兒先皺,耳聽著受職為官膽兒便虛,俺子當似有如無。”
    531

    勝友如云

    成語拼音:
    shèng yǒu rú yún
    成語解釋:
    勝友:良友。許多良友聚集一處。
    成語出處: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十旬休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532

    善有善報

    成語拼音:
    shàn yǒu shàn bào
    成語解釋:
    善:好的。報:報應。做好事必有好的報答。常與“惡有惡報”連用。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533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成語拼音:
    shàn yǒu shàn bào,è yǒu è bào
    成語解釋:
    謂行善和作惡到頭來都有報應。
    成語出處:
    《纓絡經 有行無行品》:“又問目連:‘何者是行報耶?’目連白佛言:‘隨其緣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534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成語拼音:
    shàng yǒu tiān táng,xià yǒu sū háng
    成語解釋:
    指蘇州、杭州比天堂還要美好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14回:“從來江山秀麗,人物奢華,所以相傳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535

    死有余辜

    成語拼音:
    sǐ yǒu yú gū
    成語解釋:
    辜:罪惡。形容罪大惡極;即使處死刑也抵償不了他的罪惡。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路溫舒傳》:“蓋奏當之成,雖咎繇聽之,猶以為死有余辜。”
    536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成語拼音:
    shēng yú yōu huàn ér sǐ yú ān lè
    成語解釋:
    憂患:患難。憂患使人勤奮,因而得生;安樂使人怠惰,因而萎靡致死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而死于安樂也。”
    537

    深猷遠計

    成語拼音:
    shēn yóu yuǎn jì
    成語解釋:
    見“深謀遠慮”。
    成語出處:
    明·李東陽《序》:“先生好古力踐,深猷遠計,發而為言者,固其所自立也。”
    538

    實與有力

    成語拼音:
    shí yù yǒu lì
    成語解釋:
    與:參與,在里面。確實在里邊出了力。
    成語出處:
    毛澤東《關于蔣介石聲明的聲明》:“他之所以能夠安然離開西安,除西安事變的領導者張楊二將軍之外,共產黨的調停,實與有力。”
    539

    死有余僇

    成語拼音:
    sǐ yǒu yú xié
    成語解釋:
    猶死有余辜。
    成語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世宗廢后》:“至殺無辜,如文臣李夢陽、內臣何文鼎輩所奏,真死有余僇。”
    540

    死有余罪

    成語拼音:
    sǐ yǒu yú zuì
    成語解釋:
    猶死有余辜。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平當傳》:“吾居大位,已負素餐之責矣,起受侯印,還臥而死,死有余罪。”
    * you成語,you的成語,帶yo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