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的成語 (685個)
-
661
終老隱居
- 成語拼音:
- zhōng lǎo yǐn jū
- 成語解釋:
- 終老:直到老死,一輩子。指隱居直到老死
- 成語出處:
- 《宋史·劉爚傳》:“爚從熹武夷山講道讀書,怡然自適,筑云莊山房,為終老恤居之計。”
-
662
張袂成陰
- 成語拼音:
- zhāng mèi chéng yīn
- 成語解釋:
- 張開袖子能遮掩天日,成為陰天。形容人多。
- 成語出處:
- 《晏子春秋·雜下九》:“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
663
正聲雅音
- 成語拼音:
- zhèng shēng yǎ yīn
- 成語解釋:
- 純正優雅的音樂。
- 成語出處:
- 唐 皮日休《通玄子棲賓亭記》:“其正聲雅音,笙師之吹竽,邠人之鼓籥,不能過也。”
-
664
正始之音
- 成語拼音:
- zhèng shǐ zhī yīn
- 成語解釋:
- ①指魏晉玄談風氣。出現于三國魏正始年間。當時以何晏、王弼為首,以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義,談玄析理,放達不羈;名土風流,盛于洛下,世稱“正始之音”。②指純正的樂聲。
- 成語出處:
- 《晉書·衛玠傳》:“昔王輔嗣吐金聲于中朝,此子復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緒,絕而復續。不意永嘉之末,復聞正始之音。”
-
665
賾探隱索
- 成語拼音:
- zé tàn yǐn suǒ
- 成語解釋:
- 賾:幽深難見。指探索事物的奧秘
- 成語出處:
- 《周易·系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兇,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
-
666
子為父隱
- 成語拼音:
- zǐ wéi fù yǐn
- 成語解釋:
- 兒子幫父親隱瞞惡跡。這是封建綱常禮教所提倡的。
- 成語出處:
- 《論語·子路》:“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漢·桓寬《鹽鐵論·周秦》:“聞子為父隱,父為子隱,未聞父子之相坐也。”
-
667
鄭衛之音
- 成語拼音:
- zhèng wèi zhī yīn
- 成語解釋:
- 鄭衛:指春秋時的鄭國和衛國。指春秋戰國時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
- 成語出處:
- 《禮記·樂記》:“魏文侯問于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惟恐臥;聽鄭衛之音,則不知倦。敢問古樂之如彼,何也?新樂之如此,何也?’”
-
668
椎心飲泣
- 成語拼音:
- zhuī xīn yǐn qì
- 成語解釋:
- 猶言椎心泣血。
- 成語出處:
-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清廷預備立憲》:“臣等原奏概歸無效,拜命之余,不禁椎心飲泣。”
-
669
知音諳呂
- 成語拼音:
- zhī yīn àn lǚ
- 成語解釋:
- 諳:熟悉;呂:古代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泛指音樂。指深通樂律
- 成語出處:
- 明·桑紹良《獨樂園》第三折:“一個家知音諳呂,一個家唾玉噴珠。”
-
670
造因得果
- 成語拼音:
- zào yīn dé guǒ
- 成語解釋:
- 見“造因結果”。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回:“可見造因得果,雖有人為,也是上天暗中安排定的。”
-
671
鑿飲耕食
- 成語拼音:
- záo yǐn gēng shí
- 成語解釋:
- 指百姓樂業,天下太平。
- 成語出處:
- 漢 王充《論衡 感虛》:“堯時五十之民擊壤于涂,觀者曰:‘大哉堯之德也!’擊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堯何等力!’”
-
672
造因結果
- 成語拼音:
- zào yīn jié guǒ
- 成語解釋:
- 謂無論制造何種因緣,必得相應之后果。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世人造因結果的這場公案,原是上天給眾生開得一個公共道場。”
-
673
走蚓驚蛇
- 成語拼音:
- zǒu yǐn jīng shé
- 成語解釋:
- 蚓:蚯蚓。跑著的蚯蚓,驚走的蛇。形容矯健迅捷的筆勢
- 成語出處:
- 元·湯式《一枝花·贈明時秀》套曲:“錦繡額贈新題走蚓驚蛇,丹青幀摸巧樣回鶯舞鶴。”
-
674
足音空谷
- 成語拼音:
- zú yīn kōng gǔ
- 成語解釋:
- 比喻難得的人物或言論。
- 成語出處:
- 明·湯顯祖《答王相如書》:“足音空谷,乃有相如。”胡熊鍔《粲如到問偕隱內子目疾代賦以謝之》詩:“眼底浮云成變幻,足音空谷到沈幽。”
-
675
重裀列鼎
- 成語拼音:
- zhòng yīn liè dǐng
- 成語解釋:
- 喻指生活富貴,位居高官。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拜月亭》第四折:“忒心偏,覷重裀列鼎不值錢,把黃齏淡飯相留戀,要徹老終年。”
-
676
墜茵落溷
- 成語拼音:
- zhuì yīn luò hùn
- 成語解釋:
- 茵:茵席;溷:廁所。隨風而落,有的飄在茵席上,有的落在糞坑里。比喻境遇好壞不同。
- 成語出處:
- 《梁書 儒林傳 范縝》:“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一枝,俱開一蒂,隨風而墮,自有拂簾幌墜于茵席之上,自有關籬墻落于糞溷之側。”
-
677
足音跫然
- 成語拼音:
- zú yīn qióng rán
- 成語解釋:
- 跫:腳步聲。原指長期住在荒涼寂寞的地方,對別人的突然來訪感到欣悅。后常比喻難得的來客。
- 成語出處:
- 《莊子·徐無鬼》:“夫逃虛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徑,踉位其空,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
678
知音識曲
- 成語拼音:
- zhī yīn shí qǔ
- 成語解釋:
- 指通曉音樂
- 成語出處:
-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秋胡行》:“有美一人,婉如清揚。知音識曲,善為樂方。”
-
679
知音識趣
- 成語拼音:
- zhī yīn shí qù
- 成語解釋:
- 趣:情趣。形容朋友間十分了解、意趣相投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5卷:“你平時那一班同歡同賞,知音識趣的朋友,怎沒一個來鍥倸你一鍥倸?”
-
680
直言無隱
- 成語拼音:
- zhí yán wú yǐn
- 成語解釋:
- 直言無諱。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回:“臣不忍坐視君國之危亡,故敢直言無隱。”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三回:“年兄宜直言無隱,某亦有肺腑相通。”
* yin成語,yin的成語,帶yin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