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in的成語 (685個)

    261

    潛移陰奪

    成語拼音:
    qián yí yīn duó
    成語解釋:
    奪:爭取。指不露形跡地改變或取得
    成語出處:
    《明史·余珊傳》:“初每事獨斷,今戚里左右,或潛移陰奪。”
    262

    清音幽韻

    成語拼音:
    qīng yīn yōu yùn
    成語解釋:
    比喻文章造詣極深。
    成語出處:
    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其清音幽韻,凄如飄風急雨之驟至。”
    263

    潛蹤隱跡

    成語拼音:
    qián zōng yǐn jì
    成語解釋:
    隱蔽蹤跡。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六卷:“我到此地了,你們卻潛蹤隱跡,沒處追尋。”
    264

    翹足引領

    成語拼音:
    qiáo zú yǐn lǐng
    成語解釋:
    踮塌鄶,伸長脖子。形容盼望殷切。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翹足引領,望風響應。”
    265

    繞梁之音

    成語拼音:
    rǎo liáng zhī yīn
    成語解釋:
    形容歌聲美妙動聽,長久留在人們耳中。參見“余音繞梁”。
    成語出處:
    晉陸機《演連珠》:“臣聞應物有方,居難則易。……是以充堂之芳,非幽蘭所難,繞梁之音,實縈弦所思。”
    266

    攘袂引領

    成語拼音:
    rǎng mèi yǐn lǐng
    成語解釋:
    揎袖捋臂,伸長頭頸。形容激奮盼望貌。
    成語出處:
    宋·曾鞏《上歐陽學士第一書》:“天下學士有志于圣人者,莫不攘袂引領,愿受指教,聽教誨。”
    267

    茹毛飲血

    成語拼音:
    rú máo yǐn xuè
    成語解釋:
    茹:音如;吃。用來描寫原始人不會用火;連毛帶血地生吃禽獸的生活。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
    268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成語拼音:
    rú rén yǐn shuǐ,lěng nuǎn zì zhī
    成語解釋:
    泛指自己經歷的事,自己知道甘苦。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袁州蒙山道明禪師》:“某甲雖在黃梅隨眾,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甲師也。”
    269

    若隱若現

    成語拼音:
    ruò yǐn ruò xiàn
    成語解釋:
    好像隱沒了;又好像現出了。形容隱隱約約、依稀可見的狀態。
    成語出處:
    唐 唐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無滅無生,歷千劫而不古;若隱若現,運有福而長今。”
    270

    如飲水者,冷熱自知

    成語拼音:
    rú yǐn shuǐ zhě,lěng rè zì zhī
    成語解釋:
    指自己直接經歷的事,自己最了解
    成語出處:
    唐·善無畏《大日經疏》第12卷:“如飲水者,冷熱自知。”
    271

    如飲醍醐

    成語拼音:
    rú yǐn tí hú
    成語解釋:
    比喻使人思想上一下就通了。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少卿妙論,令我聞之如飲醍醐。”
    272

    日飲亡何

    成語拼音:
    rì yǐn wáng hé
    成語解釋:
    每天飲酒,不過問其它的事情。語出《漢書·爰盎傳》:“南方卑濕,絲能日飲,亡何,說王毋反而已。如此幸得脫”。顏師古注:“無何,言更無馀事”。
    成語出處:
    語出《漢書·爰盎傳》:“南方卑濕,絲能日飲,亡何,說王毋反而已。如此幸得脫”。顏師古注:“無何,言更無馀事”。
    273

    日飲無何

    成語拼音:
    rì yǐn wú hé
    成語解釋:
    見“日飲亡何”。
    成語出處:
    宋·蘇軾《趙既見和復次韻答之》:“酸寒可笑分一斗,日飲無何足袁盎。”
    274

    日引月長

    成語拼音:
    rì yǐn yuè cháng
    成語解釋:
    謂事物隨時光流逝而日漸增長。語本《國語·齊語》:“昔吾先君襄公筑臺以為高位,田、狩、罼、弋,不聽國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國家不日引,不月長。”韋昭注:“引,申也;長,益也。”
    成語出處:
    語出《國語·齊語》:“昔吾先君襄公筑臺以為高位,田、狩、罼、弋,不聽國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國家不日引,不月長。”韋昭注:“引,申也;長,益也。”
    275

    日堙月塞

    成語拼音:
    rì yīn yuè sāi
    成語解釋:
    一天天堵塞,不通暢。
    成語出處:
    梁啟超《今義》:“舉國尚儉,則舉國之地利日堙月塞,馴至窮蹙不可終日。”
    276

    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成語拼音:
    rú yú yǐn shuǐ,lěng nuǎn zì zhī
    成語解釋:
    泛指自己經歷的事,自己知道甘苦。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成語出處:
    魯迅《故事新編·序言》:“況且‘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用庸俗的話來說,就是‘自家有病自家知’罷。”
    277

    如有隱憂

    成語拼音:
    rú yǒu yǐn yōu
    成語解釋:
    憂:愁苦,憂愁。好像內心有說不出的憂愁
    成語出處:
    《詩經·邶風·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隱憂。”
    278

    事出有因

    成語拼音:
    shì chū yǒu yīn
    成語解釋:
    事情的發生是有原因的。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回:“郭道臺就替他洗刷清楚,說了些'事出有因,查無實據'的話頭,稟復了制臺。”
    279

    素綆銀瓶

    成語拼音:
    sù gěng yín píng
    成語解釋:
    素綆:系在吊桶上的繩索;銀瓶:裝水用具。指井上汲水用具
    成語出處:
    宋·陸游《寄仗錫平老借用其聽琴詩韻》:“寒泉不食人暍死,素綆銀瓶我心惻。”
    280

    蛇灰蚓線

    成語拼音:
    shé huī yǐn xiàn
    成語解釋:
    蚓:蚯蚓。指蛇和蚯蚓爬行留下的痕跡。比喻有線索可循
    成語出處:
    清·況周頤《蕙風詞話》第二卷:“詞亦文之一體。昔人名作,亦有理脈可尋。所謂蛇灰蚓線之妙。”
    * yin成語,yin的成語,帶yi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