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i的成語 (4352個)

    1541

    潛移默化

    成語拼音:
    qián yí mò huà
    成語解釋:
    潛:暗地里;不見形跡。指人思想、性格在長期的外界影響下;不知不覺地發生變化。
    成語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慕賢》:“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于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
    1542

    權移馬鹿

    成語拼音:
    quán yí mǎ lù
    成語解釋:
    語本秦趙高指鹿為馬事。謂恃權專橫跋扈,任意顛倒是非。
    成語出處:
    語出秦·趙高指鹿為馬事。
    1543

    情意綿綿

    成語拼音:
    qíng yì mián mián
    成語解釋:
    情意:對人的感情。綿綿:延續不斷的樣子。形容情意深長,不能解脫。
    成語出處:
    周恩來《別李愚如并示述弟》:“何況情意綿綿,‘藕斷絲不斷’。”
    1544

    潛移默運

    成語拼音:
    qián yí mò yùn
    成語解釋:
    不露行跡、自然而然地轉移或轉變。
    成語出處:
    《辛亥革命·保路運動·四川鐵路檔案》:“爾豐受事之初,已窺其隱患,故思潛移默運,收拾人心。”
    1545

    潛移默轉

    成語拼音:
    qián yí mò zhuǎn
    成語解釋:
    見“潛移默運”。
    成語出處:
    梁啟超《亞洲地理大勢論》:“希臘之文明,潛移默轉,而入于羅馬。”
    1546

    欺以其方

    成語拼音:
    qī yǐ qí fāng
    成語解釋:
    欺:欺騙;其方:合乎情理的方法。比喻壞人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欺騙別人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萬章上》:“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
    1547

    棄易求難

    成語拼音:
    qì yì qiú nán
    成語解釋:
    丟掉容易的而尋求困難的。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伏湛傳》:“陛下舍近務遠,棄易求難,四方疑怪,百姓恐懼,誠臣之所惑也。”
    1548

    群蟻趨膻

    成語拼音:
    qún yǐ qū shān
    成語解釋:
    膻:羊臊氣。比喻許多臭味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
    成語出處:
    梁啟超《說國風》:“國人之慕西風,若群蟻之趨膻。”
    1549

    竊衣取溫

    成語拼音:
    qiè yī qǔ wēn
    成語解釋:
    竊:偷取。比喻用不當的手段謀取利益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以此得官,謂為才力,何異益食致飽,竊衣取溫哉!”
    1550

    清一色

    成語拼音:
    qīng yī sè
    成語解釋:
    原指打麻將時由一種花色組成的一副牌。后比喻全部由同一種成分構成。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九回:“而且他[佘小觀]賭品甚高,輸得越多心越定,臉上神色絲毫不動。又歡喜做‘清一色’。所以同賭的人更拿他當財神看待。”
    1551

    缺衣少食

    成語拼音:
    quē yī shǎo shí
    成語解釋:
    衣食不足。指貧窮。亦作“缺食無衣”。
    成語出處:
    明李贄《焚書 復李漸老書》:“即此衣食之賜,既深以為喜,則缺衣少食之煩惱不言而知也。”
    1552

    屈一伸萬

    成語拼音:
    qū yī shēn wàn
    成語解釋:
    伸:展開。屈身一人之下,凌駕于萬人之上
    成語出處:
    《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專諸曰:‘子視吾之儀,寧類愚者也,何言之鄙夫。夫屈一人之下,必伸萬人之上。”
    1553

    牽衣投轄

    成語拼音:
    qiān yī tóu xiá
    成語解釋:
    謂拉住客人衣裳,投其車轄于井。形容殷勤留客。轄,古代車上固定車輪的零件。
    成語出處:
    清·王晫《今世說·德行》:“平生自奉甚約,賓客過從,則牽衣投轄,窮日夕不厭。”
    1554

    青衣烏帽

    成語拼音:
    qīng yī wū mào
    成語解釋:
    青衣:自漢以后即為卑賤者之服;烏帽:烏紗帽,本為官帽,隋唐以后流行于民間。平民的衣著
    成語出處:
    清·全祖望《梅花嶺記》:“忠烈青衣烏帽。”
    1555

    千依萬順

    成語拼音:
    qiān yī wàn shùn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順從。同“千依百順”。
    成語出處:
    明 董說《西游補》第六回:“忽有一對侍兒跪在面前,請大王娘娘赴宴,行者暗想道:‘我還不要千依萬順。’”
    1556

    謙以下士

    成語拼音:
    qiān yǐ xià shì
    成語解釋:
    下:屈己尊人。指謙虛恭敬地對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成語出處:
    唐·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豈不由重諾好賢、謙以下士得也。”
    1557

    氣義相投

    成語拼音:
    qì yì xiāng tóu
    成語解釋:
    謂志趣、情誼互相投合。
    成語出處:
    金·王若虛《林下四友贊》:“吾四人者,臭味相似而氣義相投也,故不結而合,既合而歡。”
    1558

    氣誼相投

    成語拼音:
    qì yì xiāng tóu
    成語解釋:
    見“氣義相投”。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回:“太史慈……與孔融親非骨肉,比非鄉黨,特以氣誼相投,有分憂共患之意。”
    1559

    潛移陰奪

    成語拼音:
    qián yí yīn duó
    成語解釋:
    奪:爭取。指不露形跡地改變或取得
    成語出處:
    《明史·余珊傳》:“初每事獨斷,今戚里左右,或潛移陰奪。”
    1560

    曲意迎合

    成語拼音:
    qǔ yì yíng hé
    成語解釋:
    同“曲意逢迎”。
    成語出處:
    清·鄭觀應《盛世危言·吏治》:“又有一等巧于鉆營,專工窺探上司之性情嗜好,曲意迎合。”
    * yi成語,yi的成語,帶y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