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i的成語 (4352個)

    2201

    襲以成俗

    成語拼音:
    xí yǐ chéng sú
    成語解釋:
    襲:因襲。因襲舊的東西已成習俗
    成語出處:
    清·朱彝尊《曝書亭記·朱右傳》:“世代沿革,襲以成俗,無復古意。”
    2202

    習以成俗

    成語拼音:
    xí yǐ chéng sú
    成語解釋:
    俗:習慣。長期以來就是這樣做,成了習俗。
    成語出處:
    《魏書 高允傳》:“雖條旨久頒,而俗不革變。將由居上者未能悛改,為下者習以成俗,教化陵遲,一至于斯。”
    2203

    習以成性

    成語拼音:
    xí yǐ chéng xìng
    成語解釋:
    習:習慣。習慣了就養成了性格
    成語出處:
    《晉書·王導傳》:“習以成性,遷善遠罪而不自知,行成德立。”
    2204

    信以傳信,疑以傳疑

    成語拼音:
    xìn yǐ chuán xìn,yí yǐ chuán yí
    成語解釋:
    信:確實;疑:難于確定。確實可信的就按可信的傳下去,不可信的就按不可信的傳下去。指客觀公正地對待歷史問題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三代世表》:“一言有父,一言無父,信以傳信,疑以傳疑,故兩言之。”
    2205

    先意承顏

    成語拼音:
    xiān yì chéng yán
    成語解釋:
    同“先意承志”。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未知養親者,欲其觀古人之先意承顏,怡聲下氣。”
    2206

    先意承指

    成語拼音:
    xiān yì chéng zhǐ
    成語解釋:
    見“先意承志”。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臣節》:“先意承指者,佞諂之徒也。”
    2207

    先意承志

    成語拼音:
    xiān yì chéng zhì
    成語解釋:
    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祭義》:“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于道。”
    2208

    先意承旨

    成語拼音:
    xiān yì chéng zhǐ
    成語解釋:
    先意:超先想到;承旨:遵從意旨。原指不等父母開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上級意圖,極力奉承。
    成語出處:
    《韓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觀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禮記·祭義》:“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于道。”
    2209

    星移電掣

    成語拼音:
    xīng yí diàn chè
    成語解釋:
    像流星閃電一樣快速。形容速度很快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4回:“說時遲,那時疾,正如空中星移電掣相似,些兒遲慢不得。”
    2210

    小異大同

    成語拼音:
    xiǎo yì dà tóng
    成語解釋:
    小部分不同,大部分相同。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文心雕龍·檄移》:“意用小異而體義大同,與檄參伍,故不重論也。”
    2211

    曉以大義

    成語拼音:
    xiǎo yǐ dà yì
    成語解釋:
    曉:使人明白。把道理對人講清楚。
    成語出處:
    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第十四篇:“林時爽誤信其中頗有黨人,合欲曉以大義。”
    2212

    玄衣督郵

    成語拼音:
    xuán yī dū yóu
    成語解釋:
    督郵:官名。龜的別稱
    成語出處:
    晉·崔豹《古今注·魚龜》:“龜名玄衣督郵,鱉名河伯從事。”
    2213

    勖以大義

    成語拼音:
    xù yǐ dà yì
    成語解釋:
    勖:勉勵。以大義相勉勵
    成語出處:
    孫中山《孫文學說·心理建設》第八章:“予乃招集當地華僑同志會議,勖以大義,一夕之間,則醵資八千有奇。”
    2214

    星移斗轉

    成語拼音:
    xīng yí dǒu zhuǎn
    成語解釋:
    星斗變換位置;表示季節改變。比喻時光流逝。移:移動;斗:北斗星。
    成語出處:
    元 喬吉《兩世姻緣》:“他便眼巴巴簾下等,直等到星移斗轉二三更。”
    2215

    虛一而靜

    成語拼音:
    xū yī ér jìng
    成語解釋:
    虛心、專一而冷靜地觀察事物,就會獲得正確的認識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解藪》:“心何以知?曰:虛一而靜。”
    2216

    宵衣旰食

    成語拼音:
    xiāo yī gàn shí
    成語解釋:
    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很晚了才吃飯。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泛指勤奮刻苦;從早到晚不懈怠。
    成語出處:
    唐 陸贄《興元論解姜公輔狀》:“乃是陛下握發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2217

    鮮衣好食

    成語拼音:
    xiān yī hǎo shí
    成語解釋:
    華麗的服裝,珍美的飲食。形容生活優裕
    成語出處:
    2218

    襲衣兼食

    成語拼音:
    xí yī jiān shí
    成語解釋:
    襲:全套衣服;兼:加倍。成套衣服,多盤菜肴。比喻生活富裕
    成語出處:
    明·何景明《徐太母潘氏墓志銘》:“居家甚勤儉,無襲衣兼食,然施族仁下,不有所害。”
    2219

    巷議街談

    成語拼音:
    xiàng yì jiē tán
    成語解釋:
    大街小巷間人們的議論。語出漢張衡《西京賦》:“街談巷議,彈射臧否。”
    成語出處:
    語出漢·張衡《西京賦》:“街談巷議,彈射臧否。”
    2220

    析疑匡謬

    成語拼音:
    xī yí kuāng miù
    成語解釋:
    解釋疑義,糾正謬誤。
    成語出處:
    清·王琦《李太白全集序》:“惜李集無有斐然繼起者,爰合三家之注訂之,芟柞繁蕪,補增闕略,析疑匡謬,頻有更定。”
    * yi成語,yi的成語,帶y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