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i的成語 (4352個)

    2141

    閑情逸趣

    成語拼音:
    xián qíng yì qù
    成語解釋:
    同“閑情逸致”。
    成語出處:
    茅盾《幻滅》:“他們都是兒女成行,并且職務何等繁劇,尚復有此閑情逸趣,更無怪那班青年了。”
    2142

    心喬意怯

    成語拼音:
    xīn qiáo yì qiè
    成語解釋:
    謂心神不定,感到害怕。
    成語出處:
    元·張國賓《羅李郎》第二折:“把不定心喬意怯,立不定肉顫身搖。”
    2143

    下氣怡色

    成語拼音:
    xià qì yí sè
    成語解釋:
    形容氣色和悅,態度恭順。同“下氣怡聲”。
    成語出處:
    《禮記 內則》:“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
    2144

    挾權倚勢

    成語拼音:
    xié quán yǐ shì
    成語解釋:
    挾:倚仗。憑借和倚仗權勢
    成語出處:
    元·孔文卿《東窗事犯》第二折:“他本是個君子人則挾權倚勢,吹一吹登時教人煙滅飛灰。”
    2145

    下氣怡聲

    成語拼音:
    xià qì yí shēng
    成語解釋:
    下氣:態度恭順:怡聲:聲音和悅。形容聲音柔和,態度恭順。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內則》:“及所,下氣怡聲,問衣燠寒。”
    2146

    小器易盈

    成語拼音:
    xiǎo qì yì yíng
    成語解釋:
    盈:滿。器物小,容易滿。原指酒量小。后比喻器量狹小,容易自滿。
    成語出處:
    漢 吳質《在元城與魏太子箋》:“小器易盈,先取沉頓。”
    2147

    閑情逸致

    成語拼音:
    xián qíng yì zhì
    成語解釋: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老爺這趟出來,更是閑情逸致,正要問問沿途的景物。”
    2148

    閑情逸志

    成語拼音:
    xián qíng yì zhì
    成語解釋:
    同“閑情逸致”。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84回:“要知世間好事甚多,誰有那些閑情逸志去做。”
    2149

    修仁行義

    成語拼音:
    xiū rén xíng yì
    成語解釋:
    修:實行。施行仁愛正義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秦楚之際月表》:“湯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義十余世,不期而會孟津八百諸侯。”
    2150

    心軟意活

    成語拼音:
    xīn ruǎn yì huó
    成語解釋:
    軟;溫和。比喻自己沒有一點主見,就是相信別人的話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0回:“金桂聽見他婆婆如此說,怕薛蟠心軟意活了,便潑聲浪氣大哭起來。”
    2151

    相濡以沫

    成語拼音:
    xiāng rú yǐ mò
    成語解釋:
    濡:沾濕;沫:唾沫。水干了;魚互相以吐沫沾濕;以維持生命。現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152

    降人以心

    成語拼音:
    xiáng rén yǐ xīn
    成語解釋:
    降:降服。使人心服
    成語出處:
    《三略·下略》:“圣人之政,降人以心;賢人之政,降人以禮。”
    2153

    相濡以澤

    成語拼音:
    xiāng rú yǐ zé
    成語解釋:
    濡:沾濕;澤:唾液或汗水。水干了,魚吐沫互相潤濕。比喻在困難的處境中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成語出處:
    清·曾國藩《廣東嘉應州知州劉君事狀》:“噓枯養瘠,相濡以澤。”
    2154

    西市朝衣

    成語拼音:
    xī shì cháo yī
    成語解釋:
    西市:北京菜市口刑場;朝衣:官員上朝的衣服。比喻忠臣被冤殺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爰盎晁錯傳》:“乃使中尉召錯,給載行市。錯衣朝衣斬東市。”
    2155

    星霜屢移

    成語拼音:
    xīng shuāng lǚ yí
    成語解釋:
    星霜:星辰運轉,一年循環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歲。表示歲月更換。
    成語出處:
    唐 高適《為東平薛太守進王氏瑞詩表》:“星霜屢移,書奏仍闕。”
    2156

    邪說異端

    成語拼音:
    xié shuō yì duān
    成語解釋:
    邪說:有害的學說;異端:不正統。指和正統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學說或指荒誕不經的道理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8回:“鵬兒開口,即為高蹈之路。孩兒正腦著他入于邪說異端,母親怎反獎起他來。”
    2157

    向上一路

    成語拼音:
    xiàng shàng yī lù
    成語解釋:
    佛教禪宗謂不可思議的徹悟境界。
    成語出處:
    《碧巖錄》第二卷:“向上一路,千圣不傳。學者勞形,如猿捉影。”
    2158

    習俗移人

    成語拼音:
    xí sú yí rén
    成語解釋:
    指風俗習慣可以改變人的本性
    成語出處:
    漢·楊惲《報孫會宗書》:“安定山谷之間,昆戎舊壤,子弟貪鄙,豈習俗之移人哉!”
    2159

    雄視一世

    成語拼音:
    xióng shì yī shì
    成語解釋:
    形容稱雄于一代。
    成語出處:
    清·邵長蘅《侯方域魏禧傳》:“朝宗始唱韓歐之學于舉世不為之日,遂以古文雄視一世。”
    2160

    習俗移性

    成語拼音:
    xí sú yí xìng
    成語解釋:
    風俗習慣可以改變人的習性。
    成語出處:
    春秋 齊 晏嬰《晏子春秋 雜上》:“晏聞:汩常移質,習俗移性。”
    * yi成語,yi的成語,帶y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