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ao的成語 (423個)

    341

    揚威曜武

    成語拼音:
    yáng wēi yào wǔ
    成語解釋:
    炫耀武力,顯示威風。
    成語出處:
    《魏書·蠕蠕匈奴宇文莫槐等傳論》:“是故魏氏祖宗揚威曜武,驅其畜產,收其部落。”
    342

    杳無音信

    成語拼音:
    yǎo wú yīn xìn
    成語解釋:
    杳:不見蹤影;沒有跡象;音信:消息;回信。形容信息斷絕;了解不到對方的情況。
    成語出處:
    宋 黃孝邁《詠水仙》詞:“警鴻去后,輕拋素襪,杳無音信。”
    343

    杳無音訊

    成語拼音:
    yǎo wú yīn xùn
    成語解釋:
    沒有一點消息。見“杳無音信”。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七章:“半年前就出走了,至今杳無音訊,連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344

    杳無影響

    成語拼音:
    yǎo wú yǐng xiǎng
    成語解釋:
    沒有蹤影,沒有音信。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32回:“晁夫人起先等那官府有甚賑濟的良方,杳無影響;又等那鄉宦富室有什么捐輸,又絕無音信。”
    345

    杳無蹤跡

    成語拼音:
    yǎo wú zōng jì
    成語解釋:
    見“杳無蹤跡”。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三回:“李逵叫娘吃水,杳無蹤跡,叫了幾聲不應。”
    346

    杳無蹤影

    成語拼音:
    yǎo wú zōng yǐng
    成語解釋:
    同“杳無蹤跡”。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但見云暗江心,波濤滾滾,杳無蹤影。”
    347

    幺弦孤韻

    成語拼音:
    yāo xián gū yùn
    成語解釋:
    謂小曲的音韻,與具備各種樂曲樂器的大樂相對。
    成語出處:
    唐·劉禹錫《澈上人文集紀》:“如幺弦孤韻,瞥入人耳,非大樂之音。”
    348

    妖形怪狀

    成語拼音:
    yāo xíng guài zhuàng
    成語解釋:
    裝束奇特,舉止輕佻。多形容女性。
    成語出處:
    巴金《談》:“他看不慣媳婦‘一天打扮得妖形怪狀’上館子,參加舞會,過那種‘花瓶’的生活。”
    349

    遙相呼應

    成語拼音:
    yáo xiāng hū yìng
    成語解釋:
    遙遠:遠遠地。應:照應。指遠遠地互相照應。配合。
    成語出處:
    《清史稿 許友信傳》:“且鄭成功出沒閩、浙,奉其為號,遙相應和,聲勢頗張。”
    350

    搖席破座

    成語拼音:
    yáo xí pò zuò
    成語解釋:
    謂在飲宴中中途離席。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69回:“哥哥,你不達理!這般御酒不吃,搖席破座的,且去看甚么哩?”
    351

    搖席破坐

    成語拼音:
    yáo xí pò zuò
    成語解釋:
    見“搖席破座”。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2回:“且教他孝順席尊眾親兩套詞兒著,你這狗才就這等搖席破坐的。”
    352

    音稀信杳

    成語拼音:
    yīn xī xìn yǎo
    成語解釋:
    杳:深遠,無影無聲。音信一點也得不到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字字錦》曲:“想殺人也天,盼殺人也天,短命冤家,音稀信杳,莫不誤約盟言。”
    353

    遙相應和

    成語拼音:
    yáo xiāng yìng hè
    成語解釋:
    遙:遠。遠遠地互相聯系,互相配合
    成語出處:
    《清史稿·許友信傳》:“且鄭成功出沒閩、浙,奉其偽號,遙相應和,聲勢頗張。”
    354

    音信杳無

    成語拼音:
    yīn xìn yǎo wú
    成語解釋:
    沒有一點消息。
    成語出處:
    明·吾邱瑞《運甓記·剪發延賓》:“盼前程音信杳無。”
    355

    搖搖擺擺

    成語拼音:
    yáo yáo bǎi bǎi
    成語解釋:
    ①行走不穩貌。②坦然自得貌。③形容主意不定。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四折:“我做個州官不歹,斷事處搖搖擺擺。”《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一個婦女搖搖擺擺從府堂里出來,自言自語,與崔寧打了個胸廝撞。”
    356

    要言不煩

    成語拼音:
    yào yán bù fá
    成語解釋:
    要:簡要;煩:煩瑣。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一點不羅嗦。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管辰《管輅別傳》:“可謂要言不煩也。”
    357

    要言不繁

    成語拼音:
    yào yán bù fán
    成語解釋:
    要:簡要;繁:繁雜。指說話或寫文章簡單扼要,不繁瑣
    成語出處:
    李劼人《死水微瀾》第三部:“李大爺要言不繁……”
    358

    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繩

    成語拼音:
    yī yè bèi shé yǎo,shí rì pà má shéng
    成語解釋:
    一次被蛇咬了,看見井邊斷了的繩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頭,以后碰到類似的情況也會害怕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3回:“真真‘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繩’光景。”
    359

    眼腰黃赤

    成語拼音:
    yǎn yāo huáng chì
    成語解釋:
    黃:金色的腰帶;赤:紅色的官服。眼前是紅色的官服,腰中是金色的腰帶。指榮華富貴
    成語出處:
    宋·劉克莊《好事近·壬戍生日和居厚弟》詞:“雪鬢霜髭不管,管眼腰黃赤。”
    360

    咬牙恨齒

    成語拼音:
    yǎo yá hèn chǐ
    成語解釋:
    見“咬牙切齒”。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6回:“八戒聞言,咬牙恨齒,忍不住舉起鈀,把那墳冢,一頓筑倒。”
    * yao成語,yao的成語,帶ya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