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an的成語 (1845個)

    1741

    賊眉溜眼

    成語拼音:
    zéi méi liū yǎn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狡猾的樣子
    成語出處:
    1742

    直眉睖眼

    成語拼音:
    zhí méi léng yǎn
    成語解釋:
    見“直眉楞眼”。
    成語出處:
    端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那個直眉睖眼的小子是他們的炮手呵!”
    1743

    直眉楞眼

    成語拼音:
    zhí méi léng yǎn
    成語解釋:
    亦作“直眉睖眼”。①豎眉瞪眼。②形容眼神發直。
    成語出處:
    鄧十喆《活礦工和死把頭》:“老礦工直眉楞眼地坐了半天,想起了自己的女兒。”
    1744

    張眉努眼

    成語拼音:
    zhāng méi nǔ yǎn
    成語解釋:
    揚起眉毛,瞪著眼睛。指善于作態。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四四:“而今人所以知于人者,都是兩邊作得來,張眉努眼,大驚小怪。”
    1745

    賊眉鼠眼

    成語拼音:
    zéi méi shǔ yǎn
    成語解釋:
    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成語出處:
    老舍《趙子曰》:“‘你沒看見李景純嗎?’武端賊眉鼠眼的問:‘他來,她就不能來!’”
    1746

    賊眉賊眼

    成語拼音:
    zéi méi zéi yǎn
    成語解釋:
    見“賊眉鼠眼”。
    成語出處:
    清·石昆玉《三俠五義》第三回:“正說話間,只見小和尚左手拿一只燈,右手提一壺茶,走進來賊眉賊眼,將燈放下,又將茶壺放在桌上,兩只賊眼東瞧西看,連話也不說,回頭就走。”
    1747

    張眉張眼

    成語拼音:
    zhāng méi zhāng yǎn
    成語解釋:
    驚惶不安的樣子。
    成語出處:
    沙汀《在祠堂里》:“堂屋里的洋燈依舊燃著,正中擺著一口白木棺材,棺材附近站著兩三個兵士,顯出一種張眉張眼的驚惶神氣。”
    1748

    做眉做眼

    成語拼音:
    zuò méi zuò yǎn
    成語解釋:
    擺臉色
    成語出處:
    沈從文《辰河小船上的水手》:“還有許多婦人提起竹篾織就的圓烘籠烤手,一見到年輕水手就做眉做眼。”
    1749

    爭奇斗艷

    成語拼音:
    zhēng qí dòu yàn
    成語解釋:
    互相爭斗,以新奇艷麗來取悅于他人。亦作“爭奇斗異”。
    成語出處: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方物·芍藥譜》:“名品相壓,爭妍斗奇,故者未厭,而新者已盛。”
    1750

    誅求無厭

    成語拼音:
    zhū qiú wú yàn
    成語解釋:
    指勒索、榨取;沒有滿足的時候。厭:滿足。
    成語出處:
    《元史 烏古孫澤傳》:“湖廣平章政事要來木貪縱淫虐,誅求無厭。”
    1751

    遮前掩后

    成語拼音:
    zhē qián yǎn hòu
    成語解釋:
    謂說話藏頭露尾,欲言又止。
    成語出處:
    宋·朱熹《答葉正則書》之四:“大家講究到底,大開眼看覷,大開口說話,分明去取,直截剖判,不須得如此遮前掩后,似說不說,做三日新婦子模樣,不亦快哉!”
    1752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頭

    成語拼音:
    zài rén ǎi yán xià,zěn gǎn bù dī tóu
    成語解釋: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順從。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8回:“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頭。’只是小心便是。”
    1753

    眾人拾柴火焰高

    成語拼音:
    zhòng rén shí chái huǒ yàn gāo
    成語解釋:
    比喻人多力量大。
    成語出處:
    姜樹茂《漁島怒潮》第五章:“‘眾人拾柴火焰高’,只要群眾發動起來了,搬山山倒,填海海平。”
    1754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成語拼音:
    zài rén wū yán xià,bù dé bù dī tóu
    成語解釋: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順從
    成語出處:
    《上饒集中營·煉獄雜記》:“他勸你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1755

    遮人眼目

    成語拼音:
    zhē rén yǎn mù
    成語解釋:
    謂遮掩別人的視聽,掩飾真情。
    成語出處:
    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十九回:“你只見庵觀寺院的和尚貧財好色,明蔬暗葷,遮人眼目,俺莊內須與他們不同,葷酒俱有,待人甚恕。”
    1756

    坐樹不言

    成語拼音:
    zuò shù bù yán
    成語解釋:
    《后漢書·馮異傳》:“異為人謙退不伐……每所止舍,諸將并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后因以“坐樹不言”、“坐樹無言”謂功高而不自矜。
    成語出處:
    《后漢書·馮異傳》:“異為人謙退不伐……每所止舍,諸將并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1757

    正色敢言

    成語拼音:
    zhèng sè gǎn yán
    成語解釋:
    態度嚴肅,敢于直言。
    成語出處:
    《明史 王竑傳》:“十一年授戶科給事中,豪邁負氣節,正色敢言。”又《劉健傳》:“健學問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
    1758

    著書立言

    成語拼音:
    zhù shū lì yán
    成語解釋:
    著:寫作;立:成就;說:學說。寫書或文章,創立自己的學說
    成語出處:
    明·李贄《焚書·童心說》:“夫學者既以多讀書識義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書立言以障學人為耶?”
    1759

    自食其言

    成語拼音:
    zì shí qí yán
    成語解釋:
    食:吞掉。自己把自己說出的話吞食了。形容說了話不算數。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穴一居士傳》:“是將違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1760

    坐樹無言

    成語拼音:
    zuò shù wú yán
    成語解釋:
    見“坐樹不言”。
    成語出處:
    《后漢書·馮異傳》:“異為人謙退不伐……每所止舍,諸將并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 yan成語,yan的成語,帶y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