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an的成語 (1845個)

    1201

    煙飛星散

    成語拼音:
    yān fēi xīng sàn
    成語解釋:
    形容離散。
    成語出處:
    《初刻拍案驚奇》卷八:“有一等做舉人、秀才的,呼朋引類,把持官府,起滅詞訟,每有將良善人家拆得煙飛星散的,難道不是大盜?”
    1202

    言方行圓

    成語拼音:
    yán fāng xíng yuán
    成語解釋:
    謂言論正直而行為圓滑。
    成語出處:
    漢·王符《潛夫論·交際》:“凡今之人,言方行圓,口正心邪。”
    1203

    云飛煙滅

    成語拼音:
    yún fēi yān miè
    成語解釋:
    比喻消逝。
    成語出處:
    宋·辛棄疾《賀新郎·聽琵琶》詞:“千古事、云飛煙滅。賀老定場無消息,想沉香亭北繁華歇。”
    1204

    煙霏雨散

    成語拼音:
    yān fēi yǔ sàn
    成語解釋:
    形容眾多。
    成語出處:
    《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絡繹縱橫,煙霏雨散。”李善注:“煙霏雨散,眾多也。”
    1205

    魚封雁帖

    成語拼音:
    yú fēng yàn tiē
    成語解釋:
    泛指書信。
    成語出處:
    《吳騷·步步嬌·閨怨》:“湘江竭,燕山截,斷魚封雁帖。”《南宮詞紀·絳都春·四時怨別》:“傷秋宋玉悲何切,盼征鴻在天外行列,煩寄卻魚封雁帖。”
    1206

    鶯飛燕舞

    成語拼音:
    yīng fēi yàn wǔ
    成語解釋:
    鶯燕飛舞。象征春光明媚。
    成語出處: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15章:“清明節前,湯河兩岸換上了春天的盛裝,正是桃紅柳綠,鶯飛燕舞的時光。”
    1207

    眼觀鼻,鼻觀心

    成語拼音:
    yǎn guān bí,bí guān xīn
    成語解釋:
    古代靜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指精神集中,心不旁騖的神態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回:“那安公子羞得面紅過耳,眼觀鼻,鼻觀心的答應了一聲。”
    1208

    雁過拔毛

    成語拼音:
    yàn guò bá máo
    成語解釋:
    雁飛過也要拔下毛來。比喻不放過任何機會;利用手中權力來攫取利益。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1回:“話雖如此,他既沒那‘雁過拔毛’的本事,就該悄悄兒走。”
    1209

    偃革倒戈

    成語拼音:
    yǎn gé dǎo gē
    成語解釋:
    指停息武備,不事戰爭。
    成語出處:
    元·劉壎《隱居通議·經史一》:“偃革倒戈,歸馬放牛,乃滅殷以后事;今楚漢相持,正是兵鋒之交,而言及此,曾不顧其為迂,何也?”
    1210

    一概而言

    成語拼音:
    yī gài ér yán
    成語解釋:
    概:古代量糧食時刮平斗用的木棍;一概:一律。指處理事情或問題不分性質,不加區別,用同一標準來對待或處理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釋滯》:“各從其志,不可一概而言也。”
    1211

    言歸和好

    成語拼音:
    yán guī hé hǎo
    成語解釋:
    同“言歸于好”。
    成語出處:
    《清史稿·世祖紀一》:“昔之疆場用兵,本冀言歸和好。不幸寇兇極禍,明祚永終。”
    1212

    淹貫精微

    成語拼音:
    yān guàn jīng wēi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1213

    顏骨柳筋

    成語拼音:
    yán gǔ liǔ jīn
    成語解釋:
    見“顏筋柳骨”。
    成語出處: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此書顏骨柳筋,無一筆不合法。”
    1214

    眼觀六路

    成語拼音:
    yǎn guān liù lù
    成語解釋:
    眼睛因看到四面八方。形容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全面了解。
    成語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3回:“為將之道,身臨戰場,務要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1215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成語拼音:
    yǎn guān liù lù,ěr tīng bā fāng
    成語解釋:
    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形容人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續小五義》第三回:“魏真道爺可算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正與雷英動手。”
    1216

    掩骼埋窆

    成語拼音:
    yǎn gé mái biǎn
    成語解釋:
    見“掩骼埋胔”。
    成語出處:
    《后漢書·趙咨傳》:“但以生者之情,不忍見形之毀,乃有掩骼埋窆之制。”
    1217

    羊羔美酒

    成語拼音:
    yán gāo měi jiǔ
    成語解釋:
    羊羔:酒名,因釀制材料中有羊肉,故名。味兒醇厚的好酒。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我雖比他尊貴,但綾錦紗羅,也不過裹了我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過填了我這糞窟泥溝。”
    1218

    掩骼埋胔

    成語拼音:
    yǎn gé mái lián
    成語解釋:
    謂收葬暴露于野的尸骨。為古代的恤民之政。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月令》:“毋聚大眾,毋置城郭,掩骼埋胔。”
    1219

    演古勸今

    成語拼音:
    yǎn gǔ quàn jīn
    成語解釋:
    演:表演。表演古代的故事勸誡今天的人
    成語出處:
    清·鄭燮《城隍廟碑記》:“況金元院本,演古勸今,情神刻肖,令人激昂慷慨,歡喜悲號。”
    1220

    言過其實

    成語拼音:
    yán guò qí shí
    成語解釋:
    言:語言;過:超過;越過;實:實際。原指言語不實;超過自己的實際能力。現多指說話說得過分夸張、不符合實際。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馬良傳》:“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 yan成語,yan的成語,帶y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