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an的成語 (1845個)

    961

    無可諱言

    成語拼音:
    wú kě huì yán
    成語解釋:
    諱言:不敢說或不愿說。沒有什么不可以直說的。指可以坦率地說。
    成語出處:
    瞿秋白《餓鄉紀程》:“一步一步前進的現象卻不能否認,而思想紊亂搖蕩不定,也無可諱言。”
    962

    無可言狀

    成語拼音:
    wú kě yán zhuàng
    成語解釋:
    不可以用言語表達
    成語出處:
    963

    務去陳言

    成語拼音:
    wù qù chén yán
    成語解釋:
    務:務必;陳言:陳舊的言辭。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指寫作時務必要去掉陳舊的言辭
    成語出處:
    清·朱彝尊《魚計莊詞》序:“休寧戴生锜,從余游,其為詞,務去陳言。”
    964

    五雀六燕

    成語拼音:
    wǔ què liù yàn
    成語解釋:
    比喻雙方輕重相差不多。
    成語出處:
    《九章算術·方程》:“今有五雀六燕,集稱之衡,雀俱重,燕俱輕, 一雀一燕交而處,衡適平。”
    965

    誤認顏標

    成語拼音:
    wù rèn yán biāo
    成語解釋:
    形容懵懂淺陋。
    成語出處: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顏標作魯公。”
    966

    握手言歡

    成語拼音:
    wò shǒu yán huān
    成語解釋:
    握手談笑。多形容發生不和,以后又和好。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李通傳》:“及相見,共語移日,握手極歡。”
    967

    霧鎖煙迷

    成語拼音:
    wù suǒ yān mí
    成語解釋:
    謂為云霧所掩蔽。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蕩洪波不分一個天地,望前程尚隔霧鎖煙迷。”
    968

    亹亹不厭

    成語拼音:
    wěi wěi bù yàn
    成語解釋:
    亹亹:同“娓娓”。連續說話,不知疲倦。指講話或文章十分精彩感人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班固傳論》:“若固之序事,不激詭,不抑撫,贍而不穢,詳而有體,使讀之者,亹亹不厭。”
    969

    勿謂言之不預

    成語拼音:
    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
    成語解釋:
    不要說事先沒有說過,表示事前已講明白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9回:“一經覺察,白簡無情,勿謂言之不預也。”
    970

    勿謂言之不預也

    成語拼音:
    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 yě
    成語解釋:
    以后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指把話說在前面。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9回:“一經覺察,白簡無情,勿謂言之不預也。”
    971

    文修武偃

    成語拼音:
    wén xiū wǔ yǎn
    成語解釋:
    禮樂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謂天下太平。
    成語出處:
    唐·王起《黿鼉為梁賦》:“我皇仁治道豐,文修武偃,要荒畢服。”
    972

    溫香艷玉

    成語拼音:
    wēn xiāng yàn yù
    成語解釋:
    比喻婦女的美好姿質。
    成語出處:
    明·湯顯祖《牡丹亭·冥誓》:“看他溫香艷玉神清絕,人間迥別。”
    973

    違心之言

    成語拼音:
    wéi xīn zhī yán
    成語解釋:
    違;違背。違背個人心意的言論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88回:“仙凡路隔,尤不應以違心之言,釋當日之恨。”
    974

    無鹽不解淡

    成語拼音:
    wú yán bù jiě dàn
    成語解釋:
    比喻不下本錢就辦不成事。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糊涂世界》第三卷:“但是無鹽不解淡,總還得帶些銀子去,撫臺的是墊了。”
    975

    五言長城

    成語拼音:
    wǔ yán cháng chéng
    成語解釋:
    稱譽善于作五言詩的好手。
    成語出處:
    《新唐書·秦系傳》:“長卿自以為五言長城,系用偏師攻之,雖老益壯。”
    976

    烏焉成馬

    成語拼音:
    wū yān chéng mǎ
    成語解釋:
    指文字因形體相似而轉寫錯誤。
    成語出處:
    《周禮 天官 縫人》:“喪,縫棺飾焉漢 鄭玄注:“故書焉為馬,杜子春云'當為焉'。”
    977

    危言讜論

    成語拼音:
    wēi yán dǎng lùn
    成語解釋:
    危:高聳的樣子;讜:正直。指正直的言論
    成語出處:
    宋·王安石《答孫元規大資書》:“伏惟閣下危言讜論,流風善政,簡在天子之心,而諷于士大夫之口,名聲之盛,位勢之尊,不宜以細故茍自貶損。”
    978

    微言大誼

    成語拼音:
    wēi yán dà yì
    成語解釋:
    見“微言大義”。
    成語出處:
    清·魏源《序》:“所以發明西漢《尚書》今、古文之微言大誼,而辟東漢馬鄭古文之鑿空無師傳也。”
    979

    微言大義

    成語拼音:
    wēi yán dà yì
    成語解釋:
    包含在精微語言里的深刻的道理。微:精深;大義:本指經書的要義;后指深遠或深刻的意義。
    成語出處:
    清 黃宗羲《移史館論不宜立理學傳書》:“其微言大義,茍非工大積久,能見本體。”
    980

    微言大指

    成語拼音:
    wēi yán dà zhǐ
    成語解釋:
    微言:精深微秒的言辭。包含在精微語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成語出處:
    清·龔自珍《資政大夫禮部侍郎武進莊公神道碑銘》:“傳山右閻氏之緒學,求二帝三王之微言大指,閔秦火之郁儼,悼孔澤之不完具。”
    * yan成語,yan的成語,帶y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