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yan的成語 (1845個)

    601

    狼煙四起

    成語拼音:
    láng yān sì qǐ
    成語解釋:
    狼煙:古代邊境點燃狼糞以報警;即烽火。四處都有報警的烽火。形容外敵侵犯或內敵動蕩;到處是戰火。
    成語出處:
    明 沈采《千金記 宵征》:“如今狼煙四起,虎斗龍爭,我到街坊上打聽楚國招兵文榜消息。”
    602

    淚眼汪汪

    成語拼音:
    lèi yǎn wāng wāng
    成語解釋:
    汪汪:滿眼淚水的樣子。兩眼充滿淚水。
    成語出處:
    《新編五代史評話 梁史》卷上:“黃巢聽得憑地說,不覺淚眼汪汪。”
    603

    另眼相待

    成語拼音:
    lìng yǎn xiāng dài
    成語解釋:
    以不同于一般的態度對待,指特殊照顧、優待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不過仗著這些功勞情分,有祖宗時,都另眼相待,如今誰肯難為他?”
    604

    冷眼相待

    成語拼音:
    lěng yǎn xiāng dài
    成語解釋:
    用冷淡的態度接待。比喻不歡迎或看不起。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1卷:“娘子,你夫妻是一世之事,莫要冷眼相看,須將好言諫勸丈夫。”
    605

    另眼相看

    成語拼音:
    lìng yǎn xiāng kàn
    成語解釋:
    用另一種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形容對某個人特別重視;不同于尋常。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不想一見大王,查問來歷,我等一實對,便把我們另眼相看。”
    606

    兩葉掩目

    成語拼音:
    liǎng yè yǎn mù
    成語解釋:
    如同兩片樹葉遮住了眼睛。比喻受到蒙蔽而對事物分辨不清楚。
    成語出處:
    北齊·劉晝《劉子新論·專學》:“夫兩葉掩目,則冥然無睹;雙珠填耳,必寂然無聞。”
    607

    兩眼一抹黑

    成語拼音:
    liǎng yǎn yī mā hēi
    成語解釋:
    瞎眼。比喻對周圍情況一無所知
    成語出處:
    王朔《一點正經沒有》:“兩眼一抹黑兩耳不聞窗外事就在文學本體上倒騰先謂語后主語光動詞沒名詞一百多句不點標點看暈一個算一個!”
    608

    流言止于智者

    成語拼音:
    liú yán zhǐ yú zhì zhě
    成語解釋:
    沒有根據的話,傳到有頭腦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傳了。形容謠言經不起分析。
    成語出處:
    《荀子 大略》:“流丸止于甌臾,流言止于智者。”
    609

    龍睜虎眼

    成語拼音:
    lóng zhēng hǔ yǎn
    成語解釋:
    形容蠻橫霸道。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5回:“他家一門都是龍睜虎眼的腳色,只有三老還是個盛德人。”
    610

    凌雜米鹽

    成語拼音:
    líng zá mǐ yán
    成語解釋:
    形容零亂瑣碎。
    成語出處:
    《史記·天官書》:“近世十二諸侯七國相王,言縱橫者繼踵,而皋唐甘石因時務論其書傳,故其占驗凌雜為鹽。”
    611

    妙不可言

    成語拼音:
    miào bù kě yán
    成語解釋:
    妙:美妙、巧妙;言:說。美妙得不能用言語表
    成語出處:
    晉 郭璞《江賦》:“經紀天地,錯綜人術,妙不可盡之于言,事不可窮之于筆。”
    612

    名不正,言不順

    成語拼音:
    míng bù zhèng,yán bù shùn
    成語解釋:
    指名分不正或名實不符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613

    面從背言

    成語拼音:
    miàn cóng bèi yán
    成語解釋:
    從:聽從,順從。當面順從,背后亂說
    成語出處:
    唐·吳兢《貞觀政要·政體》:“當時皆謂禍不及身,面從背言,不以為患。”
    614

    面從后言

    成語拼音:
    miàn cóng hòu yán
    成語解釋:
    從:聽從,順從。當面順從,背后亂說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蔣婉傳》:“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從后言,古人之所誡也。”
    615

    磨穿鐵硯

    成語拼音:
    mó chuān tiě yàn
    成語解釋:
    把鐵鑄的硯臺都磨穿了。比喻讀書用功,有恒心。
    成語出處:
    元 范康《竹葉舟》第一折:“坐破寒氈,磨穿鐵硯。自夸經史如流,拾他青紫,唾手不須憂。”
    616

    目動言肆

    成語拼音:
    mù dòng yán sì
    成語解釋:
    謂神色不安,語調失常。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文公十二年》:“使者目動而言肆,懼我也,將遁矣。”
    617

    秘而不言

    成語拼音:
    mì ér bù yán
    成語解釋:
    見“秘而不露”。
    成語出處:
    晉·干寶《搜神記》第七卷:“騁益憂懼,秘而不言。”
    618

    眉飛眼笑

    成語拼音:
    méi fēi yǎn xiào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高興
    成語出處: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他眉飛眼笑,高興地跳著,大聲喊道:‘解放啦!’”
    619

    眉高眼低

    成語拼音:
    méi gāo yǎn dī
    成語解釋:
    臉上的表情。泛指為人處世的道理或辨貌觀色的本領。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9回:“在趙琮夫妻兩個,不要說看了別人許多眉高眼低,只是父母身邊,也受多少兩般三樣的怠慢。”
    620

    眉高眼下

    成語拼音:
    méi gāo yǎn xià
    成語解釋:
    臉上的表情變化。泛指為人處世的方法
    成語出處:
    《白雪遺音·世態炎涼》:“世態炎涼如作戲,眉高眼下,且自不提。”
    * yan成語,yan的成語,帶y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