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xin的成語 (1680個)

    521

    覬覦之心

    成語拼音:
    jì yú zhī xīn
    成語解釋:
    覬覦:非分的希望或企圖。指非分的希望或企圖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二卷:“乞陛下精選有能者,與之一會,以消其覬覦之心。”
    522

    簡在帝心

    成語拼音:
    jiǎn zài dì xīn
    成語解釋:
    指能被皇帝所知者。
    成語出處:
    《論語 堯曰》:“帝臣不蔽,簡在帝心。”
    523

    口不應心

    成語拼音:
    kǒu bù yìng xīn
    成語解釋:
    應:符合。嘴里說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八卷:“官人,你昨夜恁般說,卻又口不應心,做下那事!”
    524

    口傳心授

    成語拼音:
    kǒu chuán xīn shòu
    成語解釋:
    心授:不立文字;以師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傳法授受。通過口頭講述和心中悟解來傳授。
    成語出處:
    明 解縉《春雨雜述 評書》:“學書之法,非口傳心授,不得其精。”
    525

    空腹高心

    成語拼音:
    kōng fù gāo xīn
    成語解釋:
    腹內空虛而目空一切。形容并無真才實學
    成語出處:
    魯迅《墳 論“他媽的!”》:“至于大姓,實不過承祖宗余蔭,以舊業驕人,空腹高心,當然使人不耐。”
    526

    口服心服

    成語拼音:
    kǒu fú xīn fú
    成語解釋:
    指從內心及口頭都表示信服
    成語出處:
    《人民文學》1977年第9期:“毛主席從革命的根本利益出發,啟發我們顧全大局,使我口服心服。”
    527

    刻骨崩心

    成語拼音:
    kè gǔ bēng xīn
    成語解釋:
    謂仇恨極深。
    成語出處:
    《北史·隋越王侗傳》:“朕所以刻骨崩心,飲膽嘗血,瞻天視地,無處自容。”
    528

    刻骨鏤心

    成語拼音:
    kè gǔ lòu xīn
    成語解釋:
    銘刻在心靈深處。形容記憶深刻,永遠不忘。
    成語出處:
    孫犁《秀露集 戲的夢》:“我見到和聽到的,親身體驗到的,甚至刻骨鏤心的,是另一種現實,另一種生活。”
    529

    刻骨銘心

    成語拼音:
    kè gǔ míng xīn
    成語解釋:
    刻:刻劃;銘:在金屬上刻寫。刻在骨頭上;銘刻在心靈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成語出處: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530

    葵藿之心

    成語拼音:
    kuí huò zhī xīn
    成語解釋:
    葵:葵花;藿:藿香。葵花和藿香傾向太陽。比喻心向仰慕的人或下級對上級的忠心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謝清明日賜新火狀》:“仰之如日,空傾葵藿之心。”
    531

    克肩一心

    成語拼音:
    kè jiān yī xīn
    成語解釋:
    指能一心以事君。
    成語出處:
    語出《書 盤庚下》:“式敷民德,永肩一心。”孔傳:“用布示民必以德義,長任一心以事君。”
    532

    開口見心

    成語拼音:
    kāi kǒu jiàn xīn
    成語解釋:
    說話直爽,沒有隱曲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9卷:“圣人說話,開口見心,必不說半截,藏著半截。”
    533

    苦口婆心

    成語拼音:
    kǔ kǒu pó xīn
    成語解釋: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泉州道匡禪師》:“問:‘學人根思遲回,乞師曲運慈悲,開一線道。’師曰:‘遮個是老婆心。’”
    534

    口快心直

    成語拼音:
    kǒu kuài xīn zhí
    成語解釋:
    有啥說啥;想啥說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語言明快。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云姑娘,你如今長大了,越發心直嘴快了。”
    535

    硁硁之信

    成語拼音:
    kēng kēng zhī xìn
    成語解釋:
    硁硁:淺陋而又固執的樣子。固執的信念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66回:“主公猶執硁硁之信,隱忍不言。”
    536

    枯腦焦心

    成語拼音:
    kū nǎo jiāo xīn
    成語解釋:
    謂竭盡心力。
    成語出處: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是留東同人枯腦焦心日夜經營者也。”
    537

    扣人心弦

    成語拼音:
    kòu rén xīn xián
    成語解釋: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也作“動人心弦”。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成語出處:
    魏巍《東方》第二部第七章:“據說這人最不愛講話,但那天的幾句話,卻是那樣扣人心弦,感動得自己當時流下了眼淚。”
    538

    口是心非

    成語拼音:
    kǒu shì xīn fēi
    成語解釋:
    心口不一致;口上說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成語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異辭。”
    539

    口是心苗

    成語拼音:
    kǒu shì xīn miáo
    成語解釋:
    猶言為心聲。
    成語出處:
    元·白樸《梧桐雨》第四折:“氤氳篆煙裊,昏慘剌銀燈照。玉漏迢迢,才是初更報。暗覷清霄,盼夢里他來到。卻不道口是心苗,不住的頻頻叫。”
    540

    口誦心惟

    成語拼音:
    kǒu sòng xīn wéi
    成語解釋:
    誦:朗讀;惟:思考。口中朗誦,心里思考。
    成語出處:
    明 王守仁《傳習錄》中卷:“諷誦之際,務令專心一志,口誦心惟。”
    * xin成語,xin的成語,帶xi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