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xiang的成語 (1085個)

    921

    一瓣心香

    成語拼音:
    yī bàn xīn xiāng
    成語解釋:
    心香:舊時稱中心虔誠,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樣。比喻十分真誠的心意(用在祝愿)。
    成語出處:
    宋 王十朋《行可生日》詩:“祝公壽共詩書久,一瓣心香已敬焚。”
    922

    鷸蚌相爭

    成語拼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成語解釋: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成語出處:
    清 湘靈子《軒亭冤 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憫,問誰敢野蠻法律罵強秦?笑他鷸蚌相爭演出風云陣。”
    923

    鷸蚌相爭,漁人獲利

    成語拼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rén huò lì
    成語解釋:
    鷸:長嘴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二》:“而鷸啄其肉,蚌合而鉗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
    924

    鷸蚌相爭,坐收漁翁之利

    成語拼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zuò shōu yú wēng zhī lì
    成語解釋:
    鷸:長嘴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成語出處:
    蔡東藩《唐史演義》第三回:“俟關中平定,據險養威,看他鷸蚌相爭,坐收漁翁之利,也不為遲呢?”
    925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成語拼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成語解釋:
    鷸:長嘴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鉗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
    926

    應答如響

    成語拼音:
    yīng dá rú xiǎng
    成語解釋:
    對答有如回聲。形容答話敏捷流利。
    成語出處:
    《北齊書·杜弼傳》:“弼幼聰敏……同郡甄琛為定州長史,簡試諸生,見而策問,義解閑明,應答如響,大為琛所嘆異。”
    927

    應對如響

    成語拼音:
    yīng duì rú xiǎng
    成語解釋:
    同“應答如響”。
    成語出處:
    《陳書·文學傳·岑之敬》:“武帝親自論難。之敬剖釋縱橫,應對如響,左右莫不嗟服。”
    928

    異地相逢

    成語拼音:
    yì dì xiāng féng
    成語解釋:
    異地:他鄉。在他鄉相遇。
    成語出處:
    唐·李咸用《春日喜逢鄉人劉松》詩:“故人不見五春風,異地相逢岳影中。”
    929

    有福同享

    成語拼音:
    yǒu fú tóng xiǎng
    成語解釋:
    幸福來共同分離。
    成語出處:
    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二十回:“彼此兄弟,自應有福同享。”
    930

    有福同享,有禍同當

    成語拼音:
    yǒu fú tóng xiǎng,yǒu huò tóng dāng
    成語解釋:
    指患難與共,和衷共濟。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成語出處:
    我們約他做攻守同盟,本想彼此提攜,有福同享,有禍同當,不料他倒先來沾我們的光了。”
    931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成語拼音:
    yǒu fú tóng xiǎng,yǒu nàn tóng dāng
    成語解釋:
    幸福共同分享,苦難共同分擔。指患難與共,和衷共濟。
    成語出處:
    《官場現形記》第五回:“還有一件:從前老爺有過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現在老爺有得升官發財,我們做家人的出了力、賠了錢,只落得一個半途而廢。”
    932

    遺風余象

    成語拼音:
    yí fēng yú xiàng
    成語解釋:
    前代遺留下來的風俗和法式。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投壺新格》:“古者壺矢之制,揖讓之容,今雖闕焉,然其遺風余象猶仿佛也。”
    933

    一個巴掌拍不響

    成語拼音:
    yī gè bā zhǎng pāi bù xiǎng
    成語解釋:
    比喻事情不會是單方面引起的。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8回:“‘一個巴掌拍不響’,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惡些。”
    934

    遙呼相應

    成語拼音:
    yáo hū xiāng yīng
    成語解釋:
    見“遙相呼應”。
    成語出處:
    清·陳忱《續資治通鑒·宋寧宗嘉定六年》:“蒙古盡驅其家屬來攻,父子兄弟,往往遙呼相應,由是人無固志,故所至郡邑皆下。”
    935

    云合響應

    成語拼音:
    yún hé xiǎng yīng
    成語解釋:
    猶言云集響應。
    成語出處:
    宋·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一書》:“是云合響應之勢,而非可安坐而致也。”
    936

    衣錦還鄉

    成語拼音:
    yì jǐn huán xiāng
    成語解釋:
    衣:穿;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
    成語出處:
    《南史 劉之遴傳》:“武帝謂曰:‘卿母年德并高,故會卿衣錦還鄉,盡榮養之理。’”
    937

    應接如響

    成語拼音:
    yìng jiē rú xiǎng
    成語解釋:
    響:回聲。對答有如回聲。形容答話敏捷流利
    成語出處:
    唐·張說《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昭容兩朝專美,一日萬機,顧問不遺,應接如響。”
    938

    玉減香消

    成語拼音:
    yù jiǎn xiāng xiāo
    成語解釋:
    見“玉減香銷”。
    成語出處:
    元·高栻《集賢賓·怨別》套曲:“這些時,玉減香消添了疾病,冷清清獨自孤凄。”
    939

    玉減香銷

    成語拼音:
    yù jiǎn xiāng xiāo
    成語解釋:
    喻美人的消瘦、萎靡。
    成語出處:
    宋·張先《漢宮春》詞:“玉減香銷,被嬋娟誤我,臨鏡裝慵。”
    940

    云集響應

    成語拼音:
    yún jí xiǎng yīng
    成語解釋:
    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贊同和支持。
    成語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嬴糧而景從,山東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xiang成語,xiang的成語,帶xia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