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g的成語 (1085個)
-
701
香花供養
- 成語拼音:
- xiāng huā gòng yǎng
- 成語解釋:
- 供養:奉養。原為佛家語。指用香和花供養,是佛教的一種禮敬儀式。后比喻虔誠的敬禮。
- 成語出處:
- 《金剛經》:“以諸花香,以散其處。”
-
702
響和景從
- 成語拼音:
- xiǎng hé jǐng cóng
- 成語解釋:
- 見“響答影隨”。
- 成語出處:
- 明·張居正《光祿大夫柱國少傅……呂公墓志銘》:“稽古盛際,同寅協恭,百僚師之,以洽時雍,譬伯與仲,響和景從。”
-
703
向火乞兒
- 成語拼音:
- xiàng huǒ qǐ ér
- 成語解釋:
- 向火:烤火;乞兒:乞丐。近火取暖的氣丐。比喻趨炎附勢的人。
- 成語出處:
-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向火乞兒》:“今時之朝彥皆是向火乞兒,一旦火盡灰冷,暖氣何在?”
-
704
香火兄弟
- 成語拼音:
- xiāng huǒ xiōng dì
- 成語解釋:
- 香火:香燭,香和燈火。焚香結拜的異姓兄弟
- 成語出處:
- 唐·崔令欽《教坊記》:“坊中諸女以氣類相似,約為香火兄弟,每多至十四五人,少不下八九輩。”
-
705
邂逅相逢
- 成語拼音:
- xiè hòu xiāng féng
- 成語解釋:
- 見“邂逅相遇”。
- 成語出處:
- 宋·周邦彥《應天長》詞:“長記那回時邂逅相逢,郊外駐油壁。”
-
706
邂逅相遇
- 成語拼音:
- xiè hòu xiāng yù
- 成語解釋:
- 指無意中相遇。邂逅:沒有約會而遇見。
- 成語出處:
- 《詩經 鄭風 野有蔓草》:“邂逅相遇,適我愿兮。”
-
707
香火緣
- 成語拼音:
- xiāng huǒ yuán
- 成語解釋:
- 香火:供佛敬神時燃點的香和燈火。指彼此契合
- 成語出處:
- 唐·李嘉佑《送弘志上人歸湖州》詩:“能使南人敬,修持香火緣。”
-
708
香喉玉口
- 成語拼音:
- xiāng hóu yù kǒu
- 成語解釋:
- 形容美女的喉和口
- 成語出處:
- 清·洪昇《長生殿·偷曲》:“向綺窗深處,秘本翻謄,香喉玉口,親將絕調教成。”
-
709
香火因緣
- 成語拼音:
- xiāng huǒ yīn yuán
- 成語解釋:
- 香火:供佛敬神時燃點的香和燈火。香和燈火都是供佛的,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指彼此契合。
- 成語出處:
- 《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710
香火姊妹
- 成語拼音:
- xiāng huǒ zǐ mèi
- 成語解釋:
- 香火:香燭。焚香結拜的姊妹
- 成語出處:
- 宋·羅燁《醉翁談錄·潘瓊兒家最繁盛》:“兒家凡遇新郎君輩訪蓬舍,曲中香火姊妹則必酬金來賀。”
-
711
相互尊重
- 成語拼音:
- xiāng hù zūn zhòng
- 成語解釋:
- 尊重:敬重,重視。指互相重視
- 成語出處:
-
712
相驚伯有
- 成語拼音:
- xiāng jīng bó yǒu
- 成語解釋:
- 伯有:春秋時鄭國大夫良霄的字,相傳他死后鬼魂作祟。形容無緣無故自相驚擾。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七年》:“鄭人相驚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則皆走,不知所往。”
-
713
相機而動
- 成語拼音:
- xiàng jī ér dòng
- 成語解釋:
- 觀察時機,看到適當機會立即行動。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69回:“宜剛宜柔,相機而動。”
-
714
相機而行
- 成語拼音:
- xiàng jī ér xíng
- 成語解釋:
- 相機:觀察當時情況。看當時的具體情況而決定自己的行動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9回:“某當與主公同往,相機而行,自有良策。”
-
715
相機而言
- 成語拼音:
- xiàng jī ér yán
- 成語解釋:
- 相機:觀察當時情況。觀察適當的情況說話
- 成語出處:
- 明·湯顯祖《南柯記·象譴》:“倘若吾王問及,不免相機而言。”
-
716
相繼而至
- 成語拼音:
- xiāng jì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接連不斷地到來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王平傳》:“涪諸軍及大將軍費袆自成都相繼而至。”
-
717
相機觀變
- 成語拼音:
- xiàng jī guān biàn
- 成語解釋:
- 等待時機,觀察變化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60回:“元帥屯兵于郝山磯,相機觀變,可以萬全。”
-
718
相煎何急
- 成語拼音:
- xiāng jiān hé jí
- 成語解釋:
- 煎:煮;何:多么;急:緊迫。煮得為什么那樣急。比喻兄弟間自相殘害。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719
相見恨晚
- 成語拼音:
- xiāng jiàn hèn wǎn
- 成語解釋:
- 為見面相識太晚而遺憾。形容與新結交的朋友相處十分投合。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天子召見三人,謂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
-
720
相敬如賓
- 成語拼音:
- xiāng jìng rú bīn
- 成語解釋:
- 賓:貴客。互相敬重就像與賓客相處一樣。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逸民傳 龐公》:“居峴山之南,未嘗入城府。夫妻相敬如賓。”
* xiang成語,xiang的成語,帶xia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