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xian的成語 (784個)

    401

    時隱時現

    成語拼音:
    shí yǐn shí xiàn
    成語解釋:
    現:顯露。時而隱沒時而現出。形容隱隱約約、依稀可見的狀態
    成語出處:
    明·袁宏道《廣莊·人間世》:“子房當烹狗藏弓之世,時隱時現,托赤松以自保。”
    402

    訕牙閑嗑

    成語拼音:
    shàn yá xián kē
    成語解釋:
    謂閑得無聊,磨牙斗嘴以為笑樂。
    成語出處:
    元·薛昂夫《端正好·高隱》套曲:“挺王留訕牙閑嗑,李大公信口開河。”
    403

    神州赤縣

    成語拼音:
    shén zhōu chì xiàn
    成語解釋:
    戰國時齊人鄒衍稱華夏之地為“赤縣神州”。見《史記 孟子荀卿列傳》。唐劉禹錫《為京兆尹答于襄州第一書》:“蓋神州赤縣,尊有所厭,非他土之比。”后遂以“赤縣神州”或“神州赤縣”為中國的別稱。
    成語出處:
    戰國時齊人鄒衍稱華夏之地為“赤縣神州”。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404

    絲竹管弦

    成語拼音:
    sī zhú guǎn xián
    成語解釋:
    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琴瑟簫笛等樂器的總稱。也指音樂。
    成語出處: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405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成語拼音:
    shǔ zhōng wú dà jiàng,liào huà zuò xiān fēng
    成語解釋:
    比喻辦事缺乏好手,讓能力一般的人出來負責。
    成語出處:
    清·壯者《掃迷帚》第24回:“‘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你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來,怪極!怪極!”
    406

    授職惟賢

    成語拼音:
    shòu zhí wéi xián
    成語解釋:
    授:任命。授予職位只限有才德的人
    成語出處:
    唐·薛登《請選舉擇賢才疏》:“晉、宋之后,只重門資,為獎人求官之風,乘授職惟賢之義。”
    407

    矢在弦上

    成語拼音:
    shǐ zài xián shàng
    成語解釋: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為形勢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種行動。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發。”
    408

    矢在弦上,不得不發

    成語拼音:
    shǐ zài xián shàng,bù dé bù fā
    成語解釋:
    矢:箭;弦:弓上用以法箭的牛筋繩子。箭已搭在弦上。比喻為形勢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種行動
    成語出處:
    晉·王沈《魏書》:“琳謝曰:‘矢在弦上,不得不發。’太祖愛其才,不咎。”
    409

    天崩地陷

    成語拼音:
    tiān bēng dì xiàn
    成語解釋:
    比喻重大的事變。也形容巨大的聲響。同“天崩地坼”。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55回:“此人善造火炮,能去十四五里遠近,石炮落處,天崩地陷,山倒石裂。”
    410

    鐵板銅弦

    成語拼音:
    tiě bǎn tóng xián
    成語解釋:
    形容豪邁激越的文章風格。
    成語出處:
    清·蔣士銓《臨川夢·提綱》:“鐵板銅弦隨手弄,婁江有個人知重。”
    411

    退避賢路

    成語拼音:
    tuì bì xián lù
    成語解釋:
    賢路:賢人出任的路。指辭去職位,讓賢人接替
    成語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28章:“張懷芝皓電請各省聯名電勸李‘退避賢路’。”
    412

    逃避現實

    成語拼音:
    táo bì xiàn shí
    成語解釋:
    指不敢正視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成語出處:
    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不能不顧現實,更不能逃避現實,也不能向丑惡的現實投降。”
    413

    挺而走險

    成語拼音:
    tǐng ér zǒu xiǎn
    成語解釋:
    指在無路可走的時候采取冒險行動。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文公十七年》:“鋌而走險,急何能擇。”
    414

    鋌而走險

    成語拼音:
    tǐng ér zǒu xiǎn
    成語解釋:
    指在無路可走的時候采取冒險行為。鋌:快跑的樣子;走險:奔赴險地。
    成語出處:
    《左傳 文公十七年》:“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急何能擇?”
    415

    田父獻曝

    成語拼音:
    tián fǔ xiàn pù
    成語解釋:
    田父:老農;曝:曬。老農將曬太陽取暖的方法獻給國君。常作向人獻物或獻計的謙詞。
    成語出處:
    《列子·楊朱篇》:“宋國有田夫,常衣缊黂,僅以過冬。暨春東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隩室,緜纊狐狢。顧謂其妻曰:‘負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重賞。’”
    416

    曇花一現

    成語拼音:
    tán huā yī xiàn
    成語解釋:
    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現了一下;很快就消失。曇花:一種花期極短的花;多在夜間開放;花美又香。
    成語出處:
    《妙法蓮華經 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花,時一現耳。”
    417

    天良發現

    成語拼音:
    tiān liáng fā xiàn
    成語解釋:
    天良:人生來的良知。指人的良心又重新恢復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66回:“他若昧了良心,自然要笑;設或天良發現,自然要哭了。”
    418

    挺鹿走險

    成語拼音:
    tǐng lù zǒu xiǎn
    成語解釋:
    挺而走險。指事急之時,被迫冒險行事。
    成語出處:
    語出《左傳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鹿死不擇音(蔭)’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急何能擇。”
    419

    圖窮匕首見

    成語拼音:
    tú qióng bǐ shǒu xiàn
    成語解釋:
    圖:地圖;窮:盡;見:現。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成語出處:
    《戰國策 燕策三》:“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420

    圖窮匕見

    成語拼音:
    tú qióng bǐ xiàn
    成語解釋: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窮:盡;匕:匕首;短劍。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三》:“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 xian成語,xian的成語,帶xi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