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xia的成語 (734個)

    261

    買上囑下

    成語拼音:
    mǎi shàng zhǔ xià
    成語解釋:
    見“買上告下”。
    成語出處:
    《水滸傳》第一○三回:“當下龔正尋個相識,將些銀兩,替王慶到營差撥處買上囑下的使用了。”
    262

    冒天下之大不韙

    成語拼音:
    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éi
    成語解釋:
    不韙:不是,錯誤。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認為不對的事情。指不顧輿論的遣責而去干壞事。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
    263

    名聞天下

    成語拼音:
    míng wén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形容名聲極大
    成語出處:
    《北齊書·魏收傳》:“功業顯著,名聞天下。”
    264

    目無下塵

    成語拼音:
    mù wú xià chén
    成語解釋:
    下塵:下風,比喻地位低下的人。眼睛不往下看。形容態度高傲,看不起地位比自己低下的人。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那寶釵卻又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深得下人之心。”
    265

    名聞遐邇

    成語拼音:
    míng wén xiá ěr
    成語解釋:
    遐:遠;邇:近。名聲傳揚到各地;形容名聲很大。
    成語出處:
    《魏書 崔浩傳》:“奚斤辨捷智謀,名聞遐邇。”
    266

    捫隙發罅

    成語拼音:
    mén xì fā xià
    成語解釋:
    捫:摸;罅:裂縫。尋找縫隙。指尋找可乘之機
    成語出處:
    宋·王令《答劉公著微之書》:“今夫人爵,人之求者,猶研精苦思,捫隙發罅,以窺求門戶,雖所學固不中節,然張巧射中之心不為不勤矣。”
    267

    目下十行

    成語拼音:
    mù xià shí xíng
    成語解釋:
    形容看書速度極快。
    成語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一個首相姓王名安石,臨川人也。此人目下十行,書窮萬卷。”
    268

    眉下添眉

    成語拼音:
    méi xià tiān méi
    成語解釋:
    在眉毛下面再畫一道眉。比喻多余重復
    成語出處:
    明·李贄《四書評·大學》:“則第一章釋‘明明德’,第二章釋‘新民’,是本來已釋過了,何必又釋‘本末’?無乃眉下添眉耶?”
    269

    名顯天下

    成語拼音:
    míng xiǎn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形容名聲極大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270

    名下無虛

    成語拼音:
    míng xià wú xū
    成語解釋:
    原意是名氣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實學。后比喻名不虛傳。
    成語出處:
    清 劉獻廷《廣陽雜記》第三卷:“儼如江西景德鎮所燒窯器,瑰瑋可觀,可謂名下無虛矣。”
    271

    每下愈況

    成語拼音:
    měi xià yù kuàng
    成語解釋:
    越往下越明顯。表示情況越來越壞。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知北游》:“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正獲之問于監市履稀也,每下愈況。”
    272

    名揚天下

    成語拼音:
    míng yáng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形容名聲極大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8回:“瓶兒罐兒也有兩個耳朵,你須曾聞我等十節度使累建大功,名揚天下,大將王文德么?”
    273

    美玉無瑕

    成語拼音:
    měi yù wú xiá
    成語解釋:
    瑕:玉斑。美玉上面沒有一點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的無缺點。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他是個嬌滴滴美玉無瑕,粉臉生春,云鬢堆鴉。”
    274

    男兒膝下有黃金

    成語拼音:
    nán ér xī xià yǒu huáng jīn
    成語解釋:
    指男子漢不可輕易向人下跪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1卷:“林上舍道:‘男兒膝下有黃金,如何拜人?’”
    275

    輦轂之下

    成語拼音:
    niǎn gǔ zhī xià
    成語解釋:
    輦轂:帝王的車駕。比喻帝王管轄下的京城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仆賴先人緒業,得待罪輦轂下二十余年矣!”
    276

    牛口之下

    成語拼音:
    niú kǒu zhī xià
    成語解釋:
    《史記·商君列傳》:“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行而無資,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繆公知之,舉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呂氏春秋·舉難》等又載有寧戚飯牛得到齊桓公賞識的事。后以“牛口之下”、“牛口”借指卑下的地
    成語出處:
    《史記·商君列傳》:“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行而無資,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繆公知之,舉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呂氏春秋·舉難》等又載有寧戚飯牛得到齊桓公賞識的事。
    277

    泥沙俱下

    成語拼音:
    ní shā jù xià
    成語解釋:
    俱:都、一起。泥土和沙石跟著水一起流了下來。比喻好壞不同的人或事物混雜在一起;一同顯現出來。
    成語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一卷:“人稱才大者,如萬里黃河,與泥沙俱下。余以為:此粗才,非大才也。”
    278

    能上能下

    成語拼音:
    néng shàng néng xià
    成語解釋:
    謂干部不計較職位高低,不論處于領導崗位或在基層從事實際工作,都能踏踏實實地干。實行能上能下,是對干部職務終身制的一項重要改革。
    成語出處:
    丁玲《風雪人間》上卷:“一個共產黨員隨時隨地都是真正的戰士,能上能下,能與人民共患難,同安樂!”
    279

    奈上祝下

    成語拼音:
    nài shàng zhù xià
    成語解釋:
    指畏首畏尾的很為難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3回:“剛才都在前廳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長耳大。”
    280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成語拼音:
    nìng jiào wǒ fù tiān xià rén,xiū jiào tiān xià rén fù wǒ
    成語解釋:
    負:辜負;休:莫,不要。寧可讓我辜負一切人,不要讓任何人辜負我。指極其自私自利的處世態度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回:“操曰:‘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 xia成語,xia的成語,帶xia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