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xi的成語 (1194個)

    1021

    右軍習氣

    成語拼音:
    yòu jūn xí qì
    成語解釋:
    右軍: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曾任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比喻一味摹擬古人,不能自創一格。
    成語出處:
    清·宋曹《書法約言》:“既脫天腕,仍養于心,方無右軍習氣。”
    1022

    又驚又喜

    成語拼音:
    yòu jīng yòu xǐ
    成語解釋:
    既驚訝又高興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7回:“忽聞有人喚他,強展星眸,一見是寶玉,又驚又喜,又悲又痛,忙一把死攥住他的手。”
    1023

    與君一夕話,勝讀十年書

    成語拼音:
    yǔ jūn yī xī huà,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
    成語解釋:
    與你談一晚上話,讓我受益匪淺。形容跟別人交談的時間雖短,受益卻很多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九回:“子平聽說,肅然起敬道:‘與君一夕話,勝讀十年書!真是聞所未聞!’”
    1024

    一口吸盡西江水

    成語拼音:
    yī kǒu xī jìn xī jiāng shuǐ
    成語解釋:
    原是一氣呵成、貫通萬法的意思。后比喻過于性急,想一下子就達到目的。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居士龐蘊》:“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
    1025

    怨離惜別

    成語拼音:
    yuàn lí xī bié
    成語解釋:
    怨:幽怨。形容離別之際的愁緒和依依惜別的心情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一卷:“兩下里怨離惜別,分外恩情,一言難盡。”
    1026

    眼淚洗面

    成語拼音:
    yǎn lèi xǐ miàn
    成語解釋:
    淚流得很多,沖洗著臉面。形容非常悲傷,淚流不止
    成語出處:
    宋·陸游《避暑漫抄》:“又韓玉汝家,有李國主歸朝后與金陵舊宮人書云:‘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
    1027

    月朗星稀

    成語拼音:
    yuè lǎng xīng xī
    成語解釋:
    同“月明星稀”。
    成語出處:
    王愿堅《七根火柴》:“草地的氣候就是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氣,忽然一陣風吹來,濃云像從平地上冒出來的,把天遮得嚴嚴的,接著,就有一場暴雨。”
    1028

    一命歸西

    成語拼音:
    yī mìng guī xī
    成語解釋:
    見“一命歸陰”。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不留神?好,噗哧一下兒,我不就一命歸西了嗎!”
    1029

    與民休息

    成語拼音:
    yǔ mín xiū xī
    成語解釋:
    與:幫助;休息:修養生息。幫助人民休養生息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昭帝紀》:“海內虛耗,戶口減半,光知時務之要,輕徭薄賦,與民休息。”
    1030

    月明星稀

    成語拼音:
    yuè míng xīng xī
    成語解釋:
    月亮光明亮時;星星就顯得稀疏了。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1031

    緣木希魚

    成語拼音:
    yuán mù xī yú
    成語解釋:
    緣:順著;木:樹;希:希求。沿著樹干爬上樹去捉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勞而無功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周舉傳》:“陛下所行,但務其華,不尋其實,猶緣木希魚,卻行求前。”
    1032

    一貧如洗

    成語拼音:
    yī pín rú xǐ
    成語解釋:
    窮得像用水洗過似的;什么都沒有。形容十分貧窮。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竇娥冤》楔子:“小生一貧如洗,流落在這楚州居住。”
    1033

    逾墻窺隙

    成語拼音:
    yú qiáng kuī xì
    成語解釋:
    指男女偷情。
    成語出處:
    語出《孟子 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鉆穴隙相窺,逾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1034

    偃旗息鼓

    成語拼音:
    yǎn qí xī gǔ
    成語解釋: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趙云傳》:“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裴松之注引《趙云別傳》:“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云有伏兵,引去。”
    1035

    掩旗息鼓

    成語拼音:
    yǎn qí xī gǔ
    成語解釋:
    ①卷起軍旗,停擂戰鼓。指軍隊隱蔽行動,避免暴露目標。②比喻停止行動。
    成語出處:
    《明史·流賊傳·張獻忠》:“獻忠因得與山民市鹽芻米酪,收潰散,掩旗息鼓,益西走白羊山。”
    1036

    牙簽犀軸

    成語拼音:
    yá qiān xī zhóu
    成語解釋:
    見“牙簽玉軸”。
    成語出處:
    明·高明《琵琶記·孝婦題真》:“湘帙縹囊,數起看何止一萬卷;牙簽犀軸,乘將來彀有三十車。”
    1037

    逾墻鉆隙

    成語拼音:
    yú qiáng zuān xì
    成語解釋:
    越墻、鉆洞。指對女子作挑逗行為,借指男女偷情。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鉆穴隙相窺,逾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1038

    仰人鼻息

    成語拼音:
    yǎng rén bí xī
    成語解釋:
    仰:依賴;鼻息:呼吸。依靠他人的呼吸而生存。比喻靠人家而生存;必然看人家的臉色行事;而沒有自己的獨立性。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袁紹傳》:“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猶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
    1039

    一如曩昔

    成語拼音:
    yī rú nǎng xī
    成語解釋:
    一:完全;如:像;曩昔:從前。指態度沒有變化,完全像從前一樣
    成語出處:
    《慈禧太后演義》第32回:“自此次覲見后,國際情形一如曩昔。”
    1040

    與時消息

    成語拼音:
    yǔ shí xiāo xi
    成語解釋:
    指事物無常,隨時間的推移而興盛衰亡。消,消亡。息,孳生。
    成語出處:
    《周易 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后漢書 孔融傳》:“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而欲繩之以古行刑,投之以殘棄,非所謂與時消息者也。”
    * xi成語,xi的成語,帶x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