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xi的成語 (1194個)

    601

    樹欲息而風不停

    成語拼音:
    shù yù xī ér fēng bù tíng
    成語解釋: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現也比喻階級斗爭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同“樹欲靜而風不止”。
    成語出處:
    宋·陳亮《祭凌存仲母夫人立》:“樹欲息而風不停,子欲養而親不待。”
    602

    駟之過隙

    成語拼音:
    sì zhī guò xì
    成語解釋:
    語出《墨子·兼愛下》:“人之生乎地上之無幾何也,譬之猶駟馳而過隙也。”后用以喻光陰飛逝。
    成語出處:
    語出《墨子·兼愛下》:“人之生乎地上之無幾何也,譬之猶駟馳而過隙也。”
    603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成語拼音:
    shí zhī wú wèi,qì zhī kě xī
    成語解釋:
    味:滋味。吃起來沒有滋味,丟掉它又可惜。形容東西無大用處但又舍不得拋棄
    成語出處:
    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604

    扇枕溫席

    成語拼音:
    shān zhěn wēn xí
    成語解釋:
    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成語出處:
    漢 劉珍《東觀漢記 黃香傳》:“冬無被褲而親極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溫席。”
    605

    桑中之喜

    成語拼音:
    sāng zhōng zhī xǐ
    成語解釋:
    謂男女不依禮法的結合。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成公二年》:“申叔跪從其父,將適郢,遇之,曰:‘異哉!夫子有三軍之懼,而又有桑中之喜,宜將竊妻以逃者也。’”
    606

    偷安旦夕

    成語拼音:
    tōu ān dàn xī
    成語解釋:
    偷安:茍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時間短。只圖眼前的一時安逸。
    成語出處:
    三國魏·鐘會《移蜀將吏士檄》:“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發,玉石俱碎。”
    607

    吐哺輟洗

    成語拼音:
    tǔ bǔ chuò xǐ
    成語解釋:
    據《韓詩外傳》卷三載,周公殷勤待客,甚至于“一飯三吐哺”,唯恐失天下之士。又據《史記·高祖本紀》載,酈食其求見劉邦,劉邦方踞床洗足。酈生不拜,且斥其不宜踞見長者,于是劉邦起而謝之,延上坐。后世遂以“吐哺輟洗”為禮賢下士之典實。
    成語出處:
    據《韓詩外傳》卷三載,周公殷勤待客,甚至于“一飯三吐哺”,唯恐失天下之士。又據《史記·高祖本紀》載,酈食其求見劉邦,劉邦方踞床洗足。酈生不拜,且斥其不宜踞見長者,于是劉邦起而謝之,延上坐。
    608

    痛抱西河

    成語拼音:
    tòng bào xī hé
    成語解釋:
    比喻喪子之痛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夏居西河教授,為魏文侯師。其子死,哭之失明。”
    609

    停瞋息怒

    成語拼音:
    tíng chēn xī nù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610

    跳到黃河洗不清

    成語拼音:
    tiào dào huáng hé xǐ bù qīng
    成語解釋:
    比喻無法擺脫嫌疑。
    成語出處: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27回:“武姑子也已全招認,你叫我跳到黃河洗不清。”
    611

    偷東摸西

    成語拼音:
    tōu dōng mō xī
    成語解釋:
    指小偷小摸。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村樂堂》第二折:“那個弟子孩,不似好人,偷東摸西,打發他去了吧。”
    612

    推東主西

    成語拼音:
    tuī dōng zhǔ xī
    成語解釋:
    猶言推三阻四。
    成語出處:
    元·鄭廷玉《后庭花》第四折:“你休推東主西,可甚么‘三從四德’,那些個‘家有賢妻’。”
    613

    條分縷析

    成語拼音:
    tiáo fēn lǚ xī
    成語解釋:
    縷:線;析:剖析。有條有理地細細分析。
    成語出處:
    《明史 五行志一》:“而傳說則條分縷析,以某異為某事之應,更旁引曲證,以伸其說。”
    614

    條分縷晰

    成語拼音:
    tiáo fēn lǚ xī
    成語解釋:
    縷:詳盡,細致。形容分析得細密而有條理
    成語出處:
    梁啟超《變法通議·論幼學》:“書之門目,條分縷晰,由淺入深,由繁反約。”
    615

    踏故習常

    成語拼音:
    tà gù xí cháng
    成語解釋:
    謂因襲守舊,安于現狀。
    成語出處:
    李大釗《民彝與政治》:“而吾民族思想之固執,終以沿承因襲,踏故習常,不識不知,安之若命。”
    616

    投間抵隙

    成語拼音:
    tóu jiān dǐ xì
    成語解釋:
    同“投隙抵巇”。
    成語出處:
    清·陳田《明詩紀事丁簽》:“此輩投間抵隙,誣上行私,一言一笑,都有機關;一止一行,揣知上意。”
    617

    跳進黃河洗不清

    成語拼音:
    tiào jìn huáng hé xǐ bù qīng
    成語解釋:
    比喻很難擺脫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黃河洗不清”。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二章:“我不是擔心他被留在賊營,倒是擔心他帶著李瞎子和你妹妹給我的兩封書信,說不定還有什么貴重禮物,回來時被丁、楊二營的游騎抓去,使我跳進黃河洗不清,豈不受冤枉的窩囊氣?”
    61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成語拼音: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成語解釋:
    。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李將軍列傳論》:“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619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成語拼音:
    táo lǐ wú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成語解釋:
    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
    成語出處:
    宋 辛棄疾《一剪梅 獨立蒼茫醉不歸》詞:“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620

    同命運共呼吸

    成語拼音:
    tóng mìng yùn gòng hū xī
    成語解釋:
    形容雙方關系密切,利害一致
    成語出處:
    * xi成語,xi的成語,帶x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