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xi的成語 (1194個)

    221

    東西南北客

    成語拼音:
    dōng xi nán běi kè
    成語解釋:
    指居處無定之人。
    成語出處:
    參見“東西南北人”。
    222

    東西南北人

    成語拼音:
    dōng xi nán běi rén
    成語解釋:
    指居處無定之人。
    成語出處:
    《禮記 檀弓上》:“孔子既得合葬於防,曰:‘吾聞之,古也墓而不墳。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識也。’於是封之,崇四尺。”鄭玄注:“東西南北,言居無常處也。”
    223

    斷線偶戲

    成語拼音:
    duàn xiàn ǒu xì
    成語解釋:
    像斷了線的木偶,不能動彈。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六:“猶如斷線偶戲,手足撣軟,連話都無了。”
    224

    洞悉其奸

    成語拼音:
    dòng xī qí jiān
    成語解釋:
    洞:洞察,洞悉;奸:奸偽。看清楚別人的陰謀詭計。形容觀察能力強,看問題敏銳
    成語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列朝·廟議獻諂不用》:“甫出口,而上已洞悉其奸,斥逐不已。”
    225

    蹈襲前人

    成語拼音:
    dǎo xí qián rén
    成語解釋:
    蹈襲:因襲,沿用。因襲前人,缺乏創新。
    成語出處:
    《宋史 米芾傳》:“芾為文奇險,不蹈襲前人軌轍。”
    226

    膽小如鼷

    成語拼音:
    dǎn xiǎo rú xī
    成語解釋:
    見“膽小如鼠”。
    成語出處:
    《魏書·汝陰王天賜傳》:“言同百舌,膽若鼷鼠。”
    227

    道西說東

    成語拼音:
    dào xī shuō dōng
    成語解釋:
    謂亂加談論。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茶酒論》:“阿你兩個,何用匆匆?阿誰許你,各擬論功!言詞相毀,道西說東。”
    228

    奪席談經

    成語拼音:
    duó xí tán jīng
    成語解釋:
    本指講經辯難時,辯勝者奪取他人的坐席。后指見解高明,議論超過當代名流,壓倒眾人。亦作“奪戴憑席”。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戴憑傳》:“帝令群臣能說經者更相難詰,義有不通,輒奪其席以益通者,憑遂重坐五十余席。”
    229

    洞悉無遺

    成語拼音:
    dòng xī wú yí
    成語解釋:
    洞:深入,透徹;洞悉:知道。對一切觀察得很清楚
    成語出處:
    孫中山《倫敦被難記》:“此人之果為誰,及其抵英國后之一舉一動,本使館洞悉無遺。”
    230

    東挦西扯

    成語拼音:
    dōng xián xī chě
    成語解釋:
    指到處張羅。
    成語出處:
    康有為《大同書》甲部第三章:“以大不逮之財而日行勉強支持之事,東挦西扯,憂苦莫當。”
    231

    東踅西倒

    成語拼音:
    dōng xué xī dǎo
    成語解釋:
    形容行走艱難。
    成語出處:
    明·馮惟敏《新水令·庚午春試筆》套曲:“看俺這曲脊是腰,手顫頭搖,言語刁騷,衣履鏖糟,行動處東踅西倒,一步低一步高。”
    232

    東尋西覓

    成語拼音:
    dōng xún xī mì
    成語解釋:
    指到處張羅
    成語出處:
    《平妖傳》第十回:“比及讓了他罷了,又來東尋西覓,只恐還在左近,放心不下。”
    233

    東徙西遷

    成語拼音:
    dōng xǐ xī qiān
    成語解釋:
    同“東遷西徙”。
    成語出處: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黃宗羲》:“宗羲竄匿草莽,東徙西遷,屢瀕于危。”
    234

    倒屣相迎

    成語拼音:
    dào xǐ xiāng yíng
    成語解釋:
    屣:鞋。古人家居脫鞋席地而坐,爭于迎客,將鞋穿倒。形容熱情歡迎賓客。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王粲傳》:“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粲在門,倒屣迎之。”
    235

    點胸洗眼

    成語拼音:
    diǎn xiōng xǐ yǎn
    成語解釋:
    指一洗塵俗,使人豁然明朗。
    成語出處:
    明·陳繼儒《偃曝談馀》卷下:“《通釋》云:‘字原有秦隸漢隸,今當以晉唐書為晉隸唐隸,則自然易曉也。’張紳此言,可為點胸洗眼之語。”
    236

    倒屣迎賓

    成語拼音:
    dào xǐ yíng bīn
    成語解釋:
    倒:逆;屣:鞋。倒穿著鞋急忙迎客。形容熱情待客
    成語出處:
    唐·楊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金友玉昆,良田廣宅,而能吐食下士,倒屣迎賓。”
    237

    東西易面

    成語拼音:
    dōng xi yì miàn
    成語解釋:
    指東西方向顛倒。后比喻是非顛倒,視聽淆亂。
    成語出處:
    漢 賈誼《新書 審微》:“事之適亂,如地形之惑人也,機漸而往,俄而東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見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繆千里也。”
    238

    旦夕之間

    成語拼音:
    dàn xī zhī jiān
    成語解釋: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間,形容在很短時間內。
    成語出處:
    漢·無名氏《焦仲卿妻》:“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
    239

    旦夕之危

    成語拼音:
    dàn xī zhī wěi
    成語解釋:
    旦夕:比喻短時間內。危:危險。形容危險逼近。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志·孟光傳》:“旦夕之危,倒懸之急。”
    240

    東搖西擺

    成語拼音:
    dōng yáo xī bǎi
    成語解釋:
    形容走路不穩。比喻容易動搖、不堅定。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8回:“只見那邊妖婦妖尼,笑吟吟的將拂子東搖西擺。”
    * xi成語,xi的成語,帶x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