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wu的成語 (2491個)

    1141

    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

    成語拼音:
    shàng wú piàn wǎ zhē shēn,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語解釋:
    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清·張南莊《何典》第九回:“原來劉打鬼收成結果了雌鬼,把活鬼的古老宅基也賣來喂了指頭,弄得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只得仍縮在娘身邊。”
    1142

    食無求飽

    成語拼音:
    shí wú qiú bǎo
    成語解釋:
    飽:吃足。飲食不要求飽,指飲食要有節制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學而》:“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1143

    史無前例

    成語拼音:
    shǐ wú qián lì
    成語解釋:
    前例:以前的事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
    成語出處:
    清 丘逢甲《嶺云海日樓詩抄》:“牢落文章第一人,天門垂翅竟何因?百年記注無前例,萬事樞機有要津。”
    1144

    事無三不成

    成語拼音:
    shì wú sān bù chéng
    成語解釋:
    謂辦事非經多次努力不會輕易成功。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八十三回:“常言道,事無三不成,你進洞兩遭了,再進去一遭,管情救出師父來也。”
    1145

    死無所名

    成語拼音:
    sǐ wú suǒ míng
    成語解釋:
    名:為世人知曉。雖死而不為人所稱道。指白白地送死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班超傳》:“聞此必恐而謀泄,死無所名,非壯士也。”
    1146

    蛇無頭不行

    成語拼音:
    shé wú tóu bù xíng
    成語解釋:
    行:走。比喻一個集體沒有帶頭的就行動不起來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8回:“蛇無頭不行,兵無主自亂,大都棄城逃生,各走各路。”
    1147

    深惡痛詆

    成語拼音:
    shēn wù tòng dǐ
    成語解釋:
    深:很,十分;惡:厭惡;詆:詆毀。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成語出處:
    郭沫若《沸羹集·今日新文字運動所應取的路向》:“我們對于舊文字,應該不要那么時髦地一概的深惡痛詆。”
    1148

    深惡痛恨

    成語拼音:
    shēn wù tòng hèn
    成語解釋:
    深:很,十分;惡:厭惡。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成語出處:
    巴金《談》:“倘使我對剝削人、壓迫人的制度并不深惡痛恨,那么我絕不會寫《家》《春》《秋》那樣的書。”
    1149

    深惡痛疾

    成語拼音:
    shēn wù tòng jí
    成語解釋:
    惡:厭惡;痛:痛恨。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斯可謂之鄉愿矣” 宋 朱熹集注:“過門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見親就為幸,深惡而痛絕之也。”
    1150

    深惡痛絕

    成語拼音:
    shēn wù tòng jué
    成語解釋:
    深:很;十分;惡:厭惡;痛:痛恨;絕:極點。指對某人或對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斯可謂之鄉愿矣 宋 朱熹集注:“過門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見親就為幸,深惡而痛絕之也。”
    1151

    身無完膚

    成語拼音:
    shēn wú wán fū
    成語解釋:
    ①《三國志 魏書 鄧艾傳》“子忠與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語》:“師纂亦與艾俱死……死之日體無完皮。”后以“身無完膚”指被打得遍體鱗傷。②比喻遭到攻擊或破壞后難以自存的局面。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書·鄧艾傳》“子忠與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語》:“師纂亦與艾俱死……死之日體無完皮。”
    1152

    什圍伍攻

    成語拼音:
    shí wéi wǔ gōng
    成語解釋:
    古時兵法,謂以十敵一則圍殲之,以五敵一則攻擊之。
    成語出處:
    宋·秦觀《李陵論》:“古之善用兵者,雖能以寡覆眾,而什圍伍攻之道未嘗忽焉。”
    1153

    十圍五攻

    成語拼音:
    shí wén wǔ gōng
    成語解釋:
    兵力超過敵人十倍就可以包圍它,超過五倍就可以攻擊它。
    成語出處:
    《孫子·謀攻》:“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
    1154

    死亡無日

    成語拼音:
    sǐ wáng wú rì
    成語解釋:
    無日:沒有多少日子。死期將近。
    成語出處:
    《舊唐書·李密傳》:“今兵眾既多,糧無所出,若曠日持久,則人馬困弊,大敵一臨,死亡無日矣!”
    1155

    矢無虛發

    成語拼音:
    shǐ wú xū fā
    成語解釋:
    矢:箭;虛:空。箭射得準,每發必中。形容箭術高明
    成語出處:
    南朝·梁·沈約《為皇太子謝賜御所射雉啟》:“輕鑾微動,密翳徐張,黃間所彀,矢無虛發。”
    1156

    算無遺策

    成語拼音:
    suàn wú yí cè
    成語解釋:
    算:計劃;遺策:失算。形容策劃精密準確,從來沒有失算。
    成語出處:
    《晉書 桓玄傳》:“自謂經略指授,算無遺策。”
    1157

    隨物應機

    成語拼音:
    suí wù yīng jī
    成語解釋:
    順應事物而機變。
    成語出處:
    宋·葉夢得《石林詩話》上卷:“禪宗論云間有三種語:其一為隨波逐浪句,謂隨物應機,不主故常。”
    1158

    手舞足蹈

    成語拼音:
    shǒu wǔ zú dǎo
    成語解釋:
    蹈:跳動。兩手舞動;兩只腳也跳起來。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樂則生矣,全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1159

    時無再來

    成語拼音:
    shí wú zài lái
    成語解釋:
    時機錯過,不會再來。激勵人要抓緊時機。
    成語出處:
    宋 邵雍《不再吟》:“春無再至,花無再開;人無再少,時無再來。”
    1160

    死無葬身之地

    成語拼音:
    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dì
    成語解釋:
    死了沒有地方埋葬。形容死的結局很悲慘。
    成語出處:
    元 紀君祥《趙氏孤兒》楔子:“天那,可憐害俺一家,死無葬身之地也。”
    * wu成語,wu的成語,帶w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