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的成語 (2491個)
-
1021
掃地無遺
- 成語拼音:
- sǎo dì wú yí
- 成語解釋:
- 見“掃地無余”。
- 成語出處:
- 《晉書·惠帝紀》:“魏晉已來之積掃地無遺矣。”
-
1022
樹德務滋
- 成語拼音:
- shù dé wù zī
- 成語解釋:
- 樹:立;德:德惠;務:必須;滋:增益,加多。向百姓施行德惠,務須力求普遍。
- 成語出處:
- 《尚書·泰誓下》:“樹德務滋,除惡務本。”
-
1023
識二五而不知十
- 成語拼音:
- 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
- 成語解釋:
- 只知道一個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觀察問題。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晉楚也;晉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
1024
死而無悔
- 成語拼音:
- sǐ ér wú huǐ
- 成語解釋:
- 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態度堅決。
- 成語出處:
- 《論語·述而》:“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
1025
死而無憾
- 成語拼音:
- sǐ ér wú hàn
- 成語解釋:
- 即使死了也而無遺憾
- 成語出處: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66回:“小妹真能為我守節,我便死而無憾。”
-
1026
十惡五逆
- 成語拼音:
- shí è wǔ nì
- 成語解釋:
- 謂種種不可赦免的大罪。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二折:“嫂嫂也,我不曾犯十惡五逆,這一個家緣兒都被你收拾。”
-
1027
死而無怨
- 成語拼音:
- sǐ ér wú yuàn
- 成語解釋:
- 怨:怨恨。死了也不怨恨。《三國演義》第四十七回:“我說出你那破綻,教你死而無怨。”
- 成語出處:
- 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三折:“不是我閑淘氣,便死呵死而無怨,待悔呵悔之何及!”
-
1028
色飛眉舞
- 成語拼音:
- sè fēi méi wǔ
- 成語解釋:
- 色:臉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興奮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楊復吉《夢闌瑣筆·蔡濤》:“蔡曰:‘步月山塢,忽聞清音,令人色飛眉舞。’”
-
1029
神飛色舞
- 成語拼音:
- shén fēi sè wǔ
- 成語解釋:
- 猶眉飛色舞。形容興高采烈。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22回:“正想虔誦經文,卻不知怎的心上總是七上八下,一會兒神飛色舞,一會兒肉跳心驚,對著經文一句也念不下去。”
-
1030
書富五車
- 成語拼音:
- shū fù wǔ chē
- 成語解釋:
- 富:豐富;五車: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淵博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真個胸中書富五車,筆下句高午古。”
-
1031
三番五次
- 成語拼音:
- sān fān wǔ cì
- 成語解釋:
- 形容次數很多。番:次數;遍數。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三番五次,纏的老和尚急了,說道:‘你是何處光棍,敢來鬧我們!’”
-
1032
三墳五典
- 成語拼音:
- sān fén wǔ diǎn
- 成語解釋:
- 相傳為我國最早的古籍。
- 成語出處:
- 《左傳·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
1033
四分五裂
- 成語拼音:
- sì fēn wǔ liè
- 成語解釋:
-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團結;不統一。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魏策一》:“魏南與楚而不與齊,則齊攻其東;東與齊而不與趙,則趙攻其北;不合于韓,是韓攻其西;不親于楚,則楚攻其南;此所謂四分五裂之道也!”
-
1034
四分五落
- 成語拼音:
- sì fēn wǔ luò
- 成語解釋:
- 形容分散零亂。
- 成語出處:
-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二:“驀聞人道,森森地唬得魂離殼。全家眷愛,多應是四分五落。”
-
1035
四紛五落
- 成語拼音:
- sì fēn wǔ luò
- 成語解釋:
- 見“四分五落”。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5回:“劉繇軍兵大敗,眾皆四紛五落。”
-
1036
四分五剖
- 成語拼音:
- sì fēn wǔ pōu
- 成語解釋:
- 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統一。
- 成語出處:
- 漢·揚雄《解嘲》:“往者周網解結,群鹿爭逸,離為十二,合為六七,四分五剖,并為戰國。”
-
1037
十風五雨
- 成語拼音:
- shí fēng wǔ yǔ
- 成語解釋:
- 十天一刮風,五天一下雨。形容風調雨順,氣候適宜。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村居初夏》詩:“斗酒只雞人笑樂,十風五雨歲豐穰。”
-
1038
賞罰無章
- 成語拼音:
- shǎng fá wú zhāng
- 成語解釋:
- 賞罰:賞賜與懲罰;章:條理。賞賜與懲罰不按規章辦事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27年》:“逐我者出,納我者死,賞罰無章,何以沮勸,君失其信,而國無刑,不亦難乎?”
-
1039
三綱五常
- 成語拼音:
- sān gāng wǔ cháng
- 成語解釋:
- 指我國封建時代統治階級提倡的倫理道德。三綱;即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即仁、義、禮 、智、信。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馬融曰:‘所因,謂三綱五常也。’”
-
1040
十光五色
- 成語拼音:
- shí guāng wǔ sè
- 成語解釋:
- 形容景象紛繁,色彩絢麗。
- 成語出處:
- 清·歸懋儀《百字令·答龔璱人公子即和原韻》詞:“王臺問字,料理吾鄉去。海東云起,十光五色爭睹。”
* wu成語,wu的成語,帶w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