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wu的成語 (2491個)

    961

    衾影無慚

    成語拼音:
    qīn yǐng wú cán
    成語解釋:
    衾:被子。指行為光明,問心無愧。
    成語出處:
    漢 賈誼《新論 慎獨》:“獨立不愧影,獨寢不愧衾”
    962

    衾影無愧

    成語拼音:
    qīn yǐng wú kuì
    成語解釋:
    指在私生活中無喪德敗行之事問心無愧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我們講理學的人,最講究的是‘慎獨’工夫,總要能夠衾影無慚,屋漏不愧。”
    963

    青衣烏帽

    成語拼音:
    qīng yī wū mào
    成語解釋:
    青衣:自漢以后即為卑賤者之服;烏帽:烏紗帽,本為官帽,隋唐以后流行于民間。平民的衣著
    成語出處:
    清·全祖望《梅花嶺記》:“忠烈青衣烏帽。”
    964

    青氈舊物

    成語拼音:
    qīng zhān jiù wù
    成語解釋:
    青氈子是家傳的故物。比喻珍貴之物
    成語出處:
    《晉書·王獻之傳》:“偷兒,青氈我家舊物,可特置之。”
    965

    棄之可惜,食之無味

    成語拼音:
    qì zhī kě xī,shí zhī wú wèi
    成語解釋:
    指拋棄覺得可惜,但吃起來沒有味道。讓人陷于進退兩難中
    成語出處:
    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夫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966

    趨之若鶩

    成語拼音:
    qū zhī ruò wù
    成語解釋:
    趨:奔赴;舊附快走。鶩:鴨子。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急著趕去。
    成語出處: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京外的官員,那個不趨之若鶩呢!”
    967

    趨之如鶩

    成語拼音:
    qū zhī rú wù
    成語解釋:
    趨:快走;鶩:野鴨。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競相追逐某一事物
    成語出處:
    清·袁枚《隨園詩話》第11卷:“畢尚書宏獎風流,一時學士文人趨之如鶩。”
    968

    趨之若騖

    成語拼音:
    qū zhī ruò wù
    成語解釋:
    鶩:鴨。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爭著趕去。
    成語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27回:“白云觀就是他納賄的機關,高道士就是他作惡的心腹,京外的官員,那個不趨之若騖呢!”
    969

    人稠物穰

    成語拼音:
    rén chóu wù ráng
    成語解釋:
    稠:稠密,多。穰:豐盛。人口眾多,物產豐盛。形容城市繁榮昌盛的景象。
    成語出處:
    元·胡用和《粉蝶兒·題金陵景》套曲:“人稠物穰景非常,真乃是魚龍變化之鄉。”
    970

    如墮五里霧中

    成語拼音:
    rú duò wǔ lǐ wù zhōng
    成語解釋:
    好象掉在一片大霧里。比喻陷入迷離恍惚、莫名其妙的境地。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張楷傳》:“性好道術,能作五里霧。”
    971

    入地無門

    成語拼音:
    rù dì wú mén
    成語解釋:
    形容陷入無路可走的困境。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法眼宗·西余體柔禪師》:“進前即觸途成滯,退后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972

    如墮煙霧

    成語拼音:
    rú duò yān wù
    成語解釋:
    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仲祖、劉真長造殷中軍談,談竟俱載去。劉謂王曰:‘淵源真可!’王曰:‘卿故墮其云霧中。’”殷中軍指殷浩,字淵源。后以“如墮煙霧”、“如墮煙海”形容茫然不得要領或認不清方向。
    成語出處:
    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仲祖、劉真長造殷中軍談,談竟俱載去。劉謂王曰:‘淵源真可!’王曰:‘卿故墮其云霧中。’”殷中軍指殷浩,字淵源。
    973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成語拼音:
    rén ér wú xìn,bù zhī qí kě
    成語解釋: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974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成語拼音:
    rén fēi shèng xián,shú néng wú guò
    成語解釋:
    舊時指一般人犯錯誤是難免的。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975

    人非物是

    成語拼音:
    rén fēi wù shì
    成語解釋:
    謂人事變遷,景物依舊。
    成語出處:
    清·洪昇《長生殿·寄情》:“蓬萊院月悴花憔,昭陽殿人非物是。”
    976

    仁民愛物

    成語拼音:
    rén mín ài wù
    成語解釋:
    仁:仁愛,同情、愛護或幫助。愛眾人,進而愛護萬物。舊指官吏仁愛賢能。
    成語出處:
    《孟子·盡心上》:“君子之于物也,愛人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977

    融洽無間

    成語拼音:
    róng qià wú jiàn
    成語解釋:
    融合而沒有隔閡抵觸。
    成語出處:
    瞿秋白《文藝雜著 弟弟的信》:“他的哲學的所謂‘森林哲學’,應當與自然融洽無間的。”
    978

    軟弱無力

    成語拼音:
    ruǎn ruò wú lì
    成語解釋:
    形容身體衰弱無氣力。也可比喻處事不得力,不中用。
    成語出處:
    巴金《我的故事》:“你看我是一個多么軟弱無力的人。”
    979

    軟弱無能

    成語拼音:
    ruǎn ruò wú néng
    成語解釋:
    指衰弱無能為力
    成語出處:
    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23回:“你自己叫人家給打了,還在這里說,真是軟弱無能之輩。”
    980

    如入無人之地

    成語拼音:
    rú rù wú rén zhī dì
    成語解釋:
    像到了沒有人的地方。形容作戰勇敢,無人敢阻擋
    成語出處:
    明·歸有光《備倭事略》:“彼狃于數勝,謂我不能軍,往事如入無人之地;出其不意,可以得志。”
    * wu成語,wu的成語,帶w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