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wu的成語 (2491個)

    561

    雞犬無驚

    成語拼音:
    jī quǎn wú jīng
    成語解釋:
    見“雞犬不驚”。
    成語出處:
    明·酉陽野史《續三國演義》第17回:“城中兵不血刃,雞犬無驚,百姓大悅。”
    562

    交洽無嫌

    成語拼音:
    jiāo qià wú xián
    成語解釋:
    洽:協商;嫌:猜疑。指雙方密切協作,相互信任
    成語出處:
    唐·韓愈《順宗實錄》第一卷:“于父子之間慈孝,交洽無嫌。”
    563

    矯情鎮物

    成語拼音:
    jiǎo qíng zhèn wù
    成語解釋:
    比喻故作鎮靜,使人無法猜度。
    成語出處:
    《晉書 謝安傳》:“既罷,還內,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其矯情鎮物如此。”
    564

    濟人利物

    成語拼音:
    jì rén lì wù
    成語解釋:
    謂救助別人,對世事有益。
    成語出處:
    宋·朱熹《記外大父祝公遺事》:“公每清旦輒攜粥藥造之,遍飲食之而后返,日以為常,其他濟人利物之事不勝記,雖傾資竭力無吝色。”
    565

    寂若無人

    成語拼音:
    jì ruò wú rén
    成語解釋:
    寂:寂靜。寂靜得就像沒有人一樣。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箋本·德行下》:“傅茂遠泊然靜處,不妄交游民,袁司徒第經其戶,輒嘆曰:‘經其戶寂若無人,披其帷,其人斯在。豈得非名賢。’”
    566

    寂然無聲

    成語拼音:
    jì rán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寂靜沒有聲音。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1卷:“這些和尚是山野的人,收了這殘盤剩飯,必然聚吃一番,不然,也要收拾家火,為何寂然無聲?”
    567

    孑然無依

    成語拼音:
    jié rán wú yī
    成語解釋:
    孑然:單獨;依:依靠。形容孤獨一人,無依無靠
    成語出處:
    《剪燈新話·姚公子傳》:“妻去來數月,而聘金又盡,左顧右盼,孑然無依,將自賣自身,而苦無主者。”
    568

    憬然有悟

    成語拼音:
    jǐng rán yǒu wù
    成語解釋:
    憬然:覺悟的樣子。有所覺悟。
    成語出處:
    《詩經 頌泮水》:“憬彼淮夷,來獻其琛。”朱熹:“憬,覺悟也。”
    569

    己所不欲,勿加諸人

    成語拼音:
    jǐ suǒ bù yù,wù jiā zhū rén
    成語解釋:
    欲:想要,希望;加:給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成語出處:
    戰國·魯·尸佼《尸子》上卷:“恕者,以身為度者也。己所不欲,勿加諸人。”
    57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成語拼音:
    jǐ suǒ bù yù,wù shī yú rén
    成語解釋: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71

    矯時慢物

    成語拼音:
    jiǎo shí màn wù
    成語解釋:
    矯時,矯正時俗。慢,傲慢。指對現實不滿,態度傲慢。
    成語出處:
    《后漢書·彌衡傳》:“少有才辯,而尚氣剛傲,好矯時慢物。”
    572

    舉世無比

    成語拼音:
    jǔ shì wú bǐ
    成語解釋:
    舉:全,皆;舉世:全世界。整個人世間沒有比類的。形容稀有少見或無與倫比
    成語出處:
    宋·錢易《南部新書》庚卷:“蕭穎士,開元中,年十九,擢進士第,儒釋道三教無不該通,然性偏躁,忽忿戾,舉世無比。”
    573

    舉世無敵

    成語拼音:
    jǔ shì wú dí
    成語解釋:
    全世界沒有能勝過的。
    成語出處:
    毛澤東《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他們認為是‘異常強大’的,‘舉世無敵’的。”
    574

    極壽無疆

    成語拼音:
    jí shòu wú jiāng
    成語解釋:
    謂永存。
    成語出處: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聲名魂魄施于虛,極壽無疆。”
    575

    舉世無倫

    成語拼音:
    jǔ shì wú lún
    成語解釋:
    舉:全,皆;舉世:全世界;倫:類,同類。整個人世間沒有比類的。形容稀有少見或無與倫比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畫竹歌序》:“協律郎蕭悅善畫竹,舉世無倫,蕭亦甚自秘重,有終歲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
    576

    絕世無倫

    成語拼音:
    jué shì wú lún
    成語解釋:
    絕世:冠絕當世。冠絕當世,超過同輩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四卷:“其第三子名玉斧,長名挧,字道翔。道德淳瑩,絕世無倫。”
    577

    舉世無雙

    成語拼音:
    jǔ shì wú shuāng
    成語解釋:
    舉:全。全世界沒有第二個。形容稀有罕見。
    成語出處:
    清 錢牧齋《錢牧齋尺牘 答定海縣張紹謙》:“治行比憺惟之卓魯,舉世無雙。”
    578

    絕世無雙

    成語拼音:
    jué shì wú shuāng
    成語解釋:
    絕世:冠絕當代;無雙:獨一無二。姿才超眾,天下無與倫比。
    成語出處:
    元 李好古《張生煮海》一:“我看此女妖嬈艷冶,絕世無雙。”
    579

    僅識之無

    成語拼音:
    jǐn shí zhī wú
    成語解釋:
    之無:指最簡單的字。形容識字不多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醫術》:“張曰:‘我僅識之無耳?烏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醫何必多識字乎,但行之耳!’”
    580

    進退無措

    成語拼音:
    jìn tuì wú cuò
    成語解釋:
    謂進退兩難而無法應付。
    成語出處:
    明·宋濂《元史·忠義列傳二》:“會西南風急,賊舟數千,果揚帆順流鼓噪而至,舟遇樁不得動,進退無措,黼帥將士奮擊,發火翎箭射之,焚溺死者無算,余舟散走。”
    * wu成語,wu的成語,帶w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