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wu的成語 (2491個)

    281

    當為秋霜,無為檻羊

    成語拼音:
    dāng wéi qiū shuāng,wú wéi jiàn yáng
    成語解釋:
    檻:關家畜的柵欄。指應當成為秋霜而不是柵欄中的羔羊。比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能受制于人,任人擺布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荊書與東海王疆曰:‘當為秋霜,無為檻羊。’”
    282

    睹物傷情

    成語拼音:
    dǔ wù shāng qíng
    成語解釋:
    看到東西就因想起它的主人而傷感動情。形容深切的懷念。睹:看見。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一:“今雖年久,尚然記憶。睹物傷情,不覺哀泣。”
    283

    睹物思人

    成語拼音:
    dǔ wù sī rén
    成語解釋:
    睹:看見。看到離去的人或死者留下的東西;就聯想或懷念起這個人。常用于對死者的追思。
    成語出處:
    唐 斐铏《傳奇 顏濬》:“貴妃贈避塵犀簪一枚,曰:‘異日睹物思人。’”
    284

    道無拾遺

    成語拼音:
    dào wú shí yí
    成語解釋:
    同“道不拾遺”。
    成語出處:
    《東觀漢記·光武帝紀》:“商賈重寶,單車露宿,牛馬放牧,道無拾遺。”
    285

    睹物興悲

    成語拼音:
    dǔ wù xīng bēi
    成語解釋:
    睹:見;興:起。見到與故人有關的東西而引起悲傷
    成語出處:
    明·朱鼎《玉鏡臺記·新亭流涕》:“猛然間睹物興悲,早不覺潸然涕流。”
    286

    彈無虛發

    成語拼音:
    dàn wú xū fā
    成語解釋:
    虛:空。子彈沒有一顆不命中目標。形容射得很準。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26回:“弓弦響處,那彈子如雨點一般打將出去,真是:‘彈無虛發’,每發一彈,岸上即倒一人。”
    287

    睹物興情

    成語拼音:
    dǔ wù xīng qíng
    成語解釋:
    見到眼前景物便激起某種感情。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原夫登高之旨,蓋睹物興情,情以物興,故義必明雅。”
    288

    殆無虛日

    成語拼音:
    dài wú xū rì
    成語解釋:
    殆:幾乎;虛:空。幾乎沒有一天空著。形容幾乎天天如此。
    成語出處:
    宋·周密《武林舊事·大禮》:“先自前一月來,次第按試習儀,殆無虛日。”
    289

    地無遺利

    成語拼音:
    dì wú yí lì
    成語解釋:
    遺:遺留,遺漏。形容地上的自然資源充分得到利用
    成語出處:
    清·馮桂芬《校攽廬抗議》:“人無棄材,地無遺利,君民不隔,名實必副。”
    290

    當務之急

    成語拼音:
    dāng wù zhī jí
    成語解釋:
    當前任務中最急迫的事。當:原為“處于”;現為“當前”;務:應該做的事。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
    291

    等閑人物

    成語拼音:
    děng xián rén wù
    成語解釋:
    等閑:尋常,一般。無足輕重的尋常人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1回:“操還營自思:‘孫權非等閑人物……’于是有退兵之意。”
    292

    洞悉無遺

    成語拼音:
    dòng xī wú yí
    成語解釋:
    洞:深入,透徹;洞悉:知道。對一切觀察得很清楚
    成語出處:
    孫中山《倫敦被難記》:“此人之果為誰,及其抵英國后之一舉一動,本使館洞悉無遺。”
    293

    獨一無二

    成語拼音:
    dú yī wú èr
    成語解釋:
    只有這一個;而沒有別的可與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成語出處:
    宋 延壽《宗鏡錄》第31卷:“獨一無二,即真解脫。”
    294

    遁逸無悶

    成語拼音:
    dùn yì wú mèn
    成語解釋:
    見“遁世無悶”。
    成語出處:
    南朝·梁·江淹《無為論》:“欲使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舒卷隨取,進退自然,遁逸無悶,幽居永貞,亦何榮乎?”
    295

    墮云霧中

    成語拼音:
    duò yún wù zhōng
    成語解釋:
    墮:落下。落入迷茫的云霧中間。比喻迷惑不解。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仲祖劉真長造殷中軍談,談竟俱載去,劉謂王曰:‘卿故墮其云霧中。’”
    296

    得一知己,死可無恨

    成語拼音:
    dé yī zhī jǐ,sǐ kě wú hèn
    成語解釋:
    知己:彼此相知的朋友;恨:遺憾。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就是死了也沒有遺憾。形容知音難覓
    成語出處:
    謝覺哉《知己難》:“所謂‘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得一知己,死可無恨’。”
    297

    當之無愧

    成語拼音:
    dāng zhī wú kuì
    成語解釋:
    承受得起這種榮譽或稱號;一點也不必感到慚愧。當:擔當;承受;之:指所給的榮譽或稱號。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回丁判官書》:“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當之而不愧也。”
    298

    典章文物

    成語拼音:
    diǎn zhāng wén wù
    成語解釋:
    指法令、禮樂、制度以及歷代遺留下來的有價值的東西。
    成語出處:
    《明史·文苑傳·徐一夔》:“幸而天歷間虞集倣六典法,纂《經世大典》,一代典章文物粗備。”
    299

    東支西吾

    成語拼音:
    dōng zhī xī wú
    成語解釋:
    謂說話辦事含糊敷衍。
    成語出處: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妙觀]下第三局時,頻頻以目送情。小道人會意,仍舊東支西吾,讓他過去。”
    300

    盜跖之物

    成語拼音:
    dào zhí zhī wù
    成語解釋:
    跖:人名,傳說是先秦時起義軍領袖,封建社會稱之為盜跖,代指壞人;物:物品。指盜賊搶劫來的東西。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8回:“這銀子是我們江南這幾個人的,并非盜跖之物,先生如何不受?”
    * wu成語,wu的成語,帶w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