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的成語 (712個)
-
101
耳聞目染
- 成語拼音:
- ěr wén mù rǎn
- 成語解釋:
- 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 成語出處:
- 叢維熙《北國草》第一章:“由于他小時候在巴黎耳聞目染的結果,愛情比同齡的年輕人要早醒得多。”
-
102
耳聞是虛,眼觀為實
- 成語拼音:
- ěr wén shì xū,yǎn guān wéi shí
- 成語解釋:
- 親自聽到的還不足為信,只有親眼看到的才是真實可靠的。
- 成語出處: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九回:“‘耳聞是虛,眼觀為實’,叔叔此時,且不要過于取笑侄女,請再去一訪,……那時再來取笑侄女,卻也未遲。”
-
103
耳聞眼睹
- 成語拼音:
- ěr wén yǎn dǔ
- 成語解釋:
- 聞:聽見;睹:看見。親耳聽到,親眼看見
- 成語出處:
- 元 秦簡夫《東堂老》楔子:“老夫耳聞眼睹,非止一端,因而憂悶成疾。”
-
104
耳聞眼見
- 成語拼音:
- ěr wén yǎn jiàn
- 成語解釋:
- 親自聽見和親眼看見的
- 成語出處:
- 唐 元稹《連昌宮詞》:“翁言野父何分別,耳聞眼見為君說。”
-
105
耳聞則誦
- 成語拼音:
- ěr wén zé sòng
- 成語解釋:
- 聽過就能背出來。形容記憶力強。
- 成語出處:
- 《晉書·苻融載記》:“融聰辯明慧,下筆成章,至于談玄論道,雖道安無以出之。耳聞則誦,過目不忘,時人擬之王粲。”
-
106
爾雅溫文
- 成語拼音:
- ěr yǎ wēn wén
- 成語解釋:
- 爾雅:文雅。形容人態度溫和,舉動斯文。指缺乏斗爭性,做事不大膽潑辣,沒有闖勁
- 成語出處:
- 清 嶺南羽衣女士《東歐女豪杰》:“生得眉清目秀,爾雅溫文,且又性情蘊藉,聰穎過人。”
-
107
反跌文章
- 成語拼音:
- fǎn diē wén zhā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正話反說或欲揚故抑的文章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回:“原來三荷包進來的時候,本想做個反跌文章,先說個不成功,好等他哥來還價,他用的是引船就岸的計策。”
-
108
黼黻文章
- 成語拼音:
- fǔ fú wén zhāng
- 成語解釋:
- 古代禮服上所繡的色彩絢麗的花紋。泛指華美鮮艷的色彩。
- 成語出處:
- 《荀子非相》:“故贈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觀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
-
109
撫躬自問
- 成語拼音:
- fǔ gōng zì wèn
- 成語解釋:
- 反躬自問,指自我反省
- 成語出處:
- 清 昭槤《嘯亭雜錄 朱白泉獄中上百朱二公書》:“今以愚昧,于此獲罪,所知為之流涕,路人為之嘆息。撫躬自問,為幸多矣!”
-
110
反躬自問
- 成語拼音:
- fǎn gōng zì wèn
- 成語解釋:
- 反:反轉;躬:身體;自身。反回身來問問自己。指作自我檢查。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樂記》:“好惡無節于內,知誘于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
111
反面文章
- 成語拼音:
- fǎn miàn wén zhāng
- 成語解釋:
- 從事情的反面做的文章。多指反語。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七回:“紫芝道:‘我仿《毛詩》:巨屨揚矣,于彼高岡;大足光矣,于彼馨香。’春輝道:‘“馨香”二字是褒中帶貶,反面文章,含蓄無窮,頗有風人之旨。’”
-
112
訪貧問苦
- 成語拼音:
- fǎng pín wèn kǔ
- 成語解釋:
- 訪問貧苦的老百姓。
- 成語出處:
- 郭壽《迷路記》:“平地春雷響,來了共產黨,訪貧問苦下了鄉,介梅見太陽。”
-
113
蜚蓬之問
- 成語拼音:
- fēi péng zhī wèn
- 成語解釋:
- 蜚:通“飛”;蓬:蓬草。比喻無根據的傳聞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管仲《管子·形勢解》:“蜚蓬之問,明主不聽也。無度之言,明主不許也。”
-
114
訪親問友
- 成語拼音:
- fǎng qīn wèn yǒu
- 成語解釋:
- 訪:拜訪;問:問候。指拜訪親朋好友
- 成語出處:
- 茅盾《后記》:“足有半年多不能讀書作文,于是每天訪親問友,在一些忙人中間鬼混,消磨時光。”
-
115
反身自問
- 成語拼音:
- fǎn shēn zì wèn
- 成語解釋:
- 見“反躬自問”。
- 成語出處:
- 清·戴名世《程孝子傳》:“嗚呼!人孰不有母,讀孝子之事,反身自問,竟何如哉!”
-
116
分文不名
- 成語拼音:
- fēn wén bù míng
- 成語解釋:
- 名:占有。一分錢一個銅板也沒有。比喻非常貧困。
- 成語出處:
- 曹禺《我們尊敬的老舍先生》:“他自己窮得分文不名,還要支持那兩三間破爛的會址,招待許多左派文人。”
-
117
分文不取
- 成語拼音:
- fēn wén bù qǔ
- 成語解釋:
- 一個錢也不要。比喻不計報酬。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39卷:“懶龍分文不取,也不問多少,盡數與了貧兒。”
-
118
分文不受
- 成語拼音:
- fēn wén bù shòu
- 成語解釋:
- 分:指銀子計量的最小單位;文:指制錢的最小單位。一個錢也不接受。比喻不計報酬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3回:“供了素齋,又具白銀一兩為謝。三藏分文不受。”
-
119
分文不少
- 成語拼音:
- fēn wén bù shǎo
- 成語解釋:
- 絲毫沒有短少
- 成語出處:
- 施蟄存《牛奶》:“柳先生雖然每到月底總付清了錢,分文不少,可惜他的洋派太大。”
-
120
分文不值
- 成語拼音:
- fēn wén bù zhí
- 成語解釋:
- 形容毫無價值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漳州保福院從展禪師》:“有人贊嘆此事如虎戴角;有人輕毀此事分文不值。”
* wen成語,wen的成語,帶wen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