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wei的成語 (1586個)

    121

    乘偽行詐

    成語拼音:
    chéng wěi xíng zhà
    成語解釋:
    指弄虛作假。
    成語出處:
    漢·劉向《列女傳·母儀》:“夫伐功施勞,鮮能布仁;乘偽行詐,莫能久長。”
    122

    蔥蔚洇潤

    成語拼音:
    cōng wèi yīn rùn
    成語解釋:
    蔥蔚:草木茂盛的樣子;洇潤:潤澤。形容草木繁盛潤澤充滿生機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回:“就是后邊一帶花園里,樹木山石,也都還有蔥蔚洇潤之氣,哪里像個衰敗之家?”
    123

    翠圍珠裹

    成語拼音:
    cuì wéi zhū guǒ
    成語解釋:
    翠:翡翠;圍:包圍;珠:珍珠。形容富家女子的華麗裝飾
    成語出處:
    歐陽山《苦斗》:“這西門口一帶地方,有多少翠圍珠裹,身嬌肉貴的姑娘,卻偏偏都沒有長好,單單何家一個丫頭,長得這么好,好得出奇。”
    124

    翠圍珠繞

    成語拼音:
    cuì wéi zhū rào
    成語解釋:
    翠:翡翠;珠:珍珠。形容富家女子的華麗裝飾。亦比喻隨從侍女眾多。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四十六回:“聽一派鳳管鸞簫,見一簇翠圍珠繞。”
    125

    辭微旨遠

    成語拼音:
    cí wēi zhǐ yuǎn
    成語解釋:
    辭:文詞,言詞。微:隱蔽,精深。旨:意思,目的。言詞隱微而表達的意思很深遠。
    成語出處:
    《梁書·劉之遴傳》:“省所撰《春秋》義,比事論書,辭微旨遠。”
    126

    才秀人微

    成語拼音:
    cái xiù rén wēi
    成語解釋:
    秀:優異。微:卑微,低微。指才能優異而地位卑微。
    成語出處:
    南朝·梁·鐘嶸《詩品》卷中:“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當代。”
    127

    喘息未定

    成語拼音:
    chuǎn xī wèi dìng
    成語解釋:
    急促的呼吸還沒有平穩下來。指還沒有休息、恢復的時間。喘息:呼吸急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七十七回:“方才進步,喘息未定,只見前面塵起,叫殺連天。”
    128

    雌雄未決

    成語拼音:
    cí xióng wèi jué
    成語解釋:
    比喻勝負未定。
    成語出處:
    《后漢書·竇融傳》:“今豪杰競逐,雌雄未決,當各據其土宇,與隴、蜀合從,高可為六國,下不失尉陀。”
    129

    逞性妄為

    成語拼音:
    chéng xìng wàng wéi
    成語解釋:
    由著性子胡來。也指壞人任意干壞事。
    成語出處:
    魯迅《紀念劉和珍君》:“楊蔭榆發表過一個‘須知學校猶家庭’的怪論。意思是說,學校好比封建大家庭,校長就是家長,有權逞性妄為。”
    130

    蒼蠅附驥尾

    成語拼音:
    cāng yíng fù jì wěi
    成語解釋:
    驥:千里馬。蒼蠅附在千里馬的尾上。比喻依靠他人的名望而出名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司馬貞索隱:“蒼蠅附驥尾而致千里,以譬顏回因孔子而名益彰也。”
    131

    闡幽抉微

    成語拼音:
    chǎn yōu jué wēi
    成語解釋:
    指闡明幽隱,抉發精微。
    成語出處:
    秦牧《藝海拾貝 象和蟻的童話》:“一些談藝術理論的著作為了要‘闡幽抉微’,也往往容易把藝術的道理談得很深奧。”
    132

    闡幽明微

    成語拼音:
    chǎn yōu míng wēi
    成語解釋:
    使幽深隱微的事物或道理顯露出來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孝子》:“司風教者,重務良多,無暇彰表,則闡幽明微。”
    133

    楚腰衛鬢

    成語拼音:
    chǔ yāo wèi bìn
    成語解釋:
    謂細腰秀發。借指美女。
    成語出處:
    唐·李賀《洛姝真珠》詩:“市南曲陌無秋涼,楚腰衛鬢四時芳。”
    134

    齒牙為禍

    成語拼音:
    chǐ yá wéi huò
    成語解釋:
    齒牙:比喻讒言。指讒言撥弄,造成災禍。
    成語出處:
    《史記 晉世家》:“初,獻公將伐驪戎,人曰:'齒牙為禍。'及破驪戎,獲驪姬,愛之,竟以亂晉。
    135

    齒牙為猾

    成語拼音:
    chǐ yá wéi huá
    成語解釋:
    謂讒言造成災禍。
    成語出處:
    《國語·晉語一》:“獻公卜伐驪戎,史蘇占之,曰:‘勝而不吉。’公曰:‘何謂也?’對曰:‘遇兆,挾以銜骨,齒牙為猾。”
    136

    創業維艱

    成語拼音:
    chuàng yè wéi jiān
    成語解釋:
    開創事業是艱難的。
    成語出處:
    高陽《胡雪巖全傳·燈火樓臺》:“古應春追隨胡雪巖多年,當初創業維艱的經過大多熟悉。”
    137

    遲疑未決

    成語拼音:
    chí yí wèi jué
    成語解釋:
    形容拿不定主意。
    成語出處:
    《新五代史 前蜀世家 王建傳》:“昭度遲疑未決,建遣軍士擒昭度親吏于軍門,臠而食之。
    138

    沉吟未決

    成語拼音:
    chén yīn wèi jué
    成語解釋:
    沉吟:深思吟味,引伸為猶豫;決:決斷。形容人遇到難題時,自言自語地決定不下來。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操《秋胡行》:“沉吟不決,遂上升天。
    139

    蟬翼為重,千鈞為輕

    成語拼音:
    chán yì wéi zhòng,qiān jūn wéi qīng
    成語解釋:
    把蟬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萬斤的重量看成是親輕的。喻指是非顛倒,真偽混淆。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卜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140

    成則為王,敗則為寇

    成語拼音:
    chéng zé wéi wáng,bài zé wéi kòu
    成語解釋:
    指在爭奪政權的斗爭中,成功的人稱王稱帝,失敗的人被稱寇賊。成功者權勢在手,無人敢責難,失敗者卻有口難辯
    成語出處:
    孫中山《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之演講》:“中國歷史上有一習慣,所謂成則為王,敗則為寇,但近代文明國家,不是如此。”
    * wei成語,wei的成語,帶we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