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wei的成語 (1586個)

    1141

    緯武經文

    成語拼音:
    wěi wǔ jīng wén
    成語解釋:
    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國家的才能。
    成語出處:
    《晉書 文六王傳贊》:“彼美齊獻,卓爾不群,自家刑國,緯武經文。”
    1142

    圍魏救趙

    成語拼音:
    wéi wèi jiù zhào
    成語解釋:
    指攻擊敵人后方;迫使進攻的敵人撤回兵力的戰術。魏、趙:戰國時的國名。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0回:“曹軍劫糧,曹操必然親往;操即自出,寨心空虛,可縱兵先擊曹操之寨;操聞之,必速還。此孫臏‘圍魏救趙’之計也。”
    1143

    娓娓可聽

    成語拼音:
    wěi wěi kě tīng
    成語解釋:
    娓娓:說話連續不倦的樣子。形容善于講話,使人喜歡聽
    成語出處:
    清·朱彝尊《曝書亭記·寄禮部韓尚書》:“謹令其叩講席,歸沐之暇,試進而討論,其言頗娓娓可聽。”
    1144

    唯唯連聲

    成語拼音:
    wěi wěi lián shēng
    成語解釋:
    唯唯:謙卑的應答。連聲應答,以示順從。
    成語出處:
    《史記·趙世家》:“徒聞唯唯,不聞周舍之諤諤。”
    1145

    唯唯諾諾

    成語拼音:
    wéi wéi nuò nuò
    成語解釋:
    形容自己沒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順聽從的樣子。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觀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1146

    委委屈屈

    成語拼音:
    wěi wěi qū qū
    成語解釋:
    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心里十分難過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20回:“那日已是迎娶吉期,襲人本不是那一種潑辣人,委委屈屈的上轎而去,心里另想到那里再作打算。”
    1147

    委委曲曲

    成語拼音:
    wěi wěi qū qū
    成語解釋:
    指曲調、道路、河流等曲折或人處事屈身折節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7回:“海北一帶,委委曲曲鑿了一道長渠,引接外邊為活水。”
    1148

    微文深詆

    成語拼音:
    wēi wén shēn dǐ
    成語解釋:
    想盡辦法把無罪的人定成有罪。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酷吏列傳》:“使治主父偃及治淮南反獄,所以微文深詆,殺者甚眾。”
    1149

    威望素著

    成語拼音:
    wēi wàng sù zhù
    成語解釋:
    威望:威信,聲望;素:一向;著:明顯。一向很有威望。
    成語出處:
    《宋史 宗澤傳》:“澤威望素著,既至,首捕誅舍賊者數人。下令曰:‘為盜者贓無輕重,并從軍法。’由是盜賊屏息,民賴以安。”
    1150

    委委佗佗

    成語拼音:
    wěi wěi tuó tuó
    成語解釋:
    雍容自得貌。《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毛傳:“委委者,行可委曲蹤跡也;佗佗者,德平易也。”朱熹集傳:“雍容自得之貌。”明宋濂《梅府君墓志銘》:“命也奈何,芝生巖阿;既采且歌,委委佗佗。”清錢謙益《御史族兄汝瞻畫像贊》:“委委佗佗,開
    成語出處: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毛傳:“委委者,行可委曲蹤跡也;佗佗者,德平易也。”朱熹集傳:“雍容自得之貌。”明·宋濂《梅府君墓志銘》:“命也奈何,芝生巖阿;既采且歌,委委佗佗。”
    1151

    我武惟揚

    成語拼音:
    wǒ wǔ wéi yáng
    成語解釋:
    形容威武凌厲,奮發向上的樣子。
    成語出處:
    《尚書·泰誓中》:“今朕必往,我武惟揚,侵于之疆,取彼兇殘,我伐用張,于湯有光。”
    1152

    威武雄壯

    成語拼音:
    wēi wǔ xióng zhuàng
    成語解釋:
    威力強大,壯盛有氣勢
    成語出處:
    毛澤東《論持久戰》:“然而他們憑借這個舞臺,卻可以導演出許多有聲有色、威武雄壯的戲劇來。”
    1153

    勿謂言之不預

    成語拼音:
    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
    成語解釋:
    不要說事先沒有說過,表示事前已講明白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9回:“一經覺察,白簡無情,勿謂言之不預也。”
    1154

    勿謂言之不預也

    成語拼音:
    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 yě
    成語解釋:
    以后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指把話說在前面。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9回:“一經覺察,白簡無情,勿謂言之不預也。”
    1155

    無為自成

    成語拼音:
    wú wéi zì chéng
    成語解釋:
    見“無為而成”。
    成語出處:
    1156

    無為自化

    成語拼音:
    wú wéi zì huà
    成語解釋:
    謂無為而治。語本《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
    成語出處:
    語出《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
    1157

    鼪鼯之徑

    成語拼音:
    wéi wú zhī jìng
    成語解釋:
    同“鼪鼬之逕”。
    成語出處:
    清·張明弼《冒姬董小宛傳》:“時姬又惡囂,非受縻于炎炙,則必逃之鼪鼯之徑。”
    1158

    唯物主義

    成語拼音:
    wéi wù zhǔ yì
    成語解釋:
    認為世界就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觀點
    成語出處: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沒有同這些反面的東西作過斗爭,你那個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不鞏固的。”
    1159

    無為之治

    成語拼音:
    wú wéi zhī zhì
    成語解釋:
    指道家順應自然,不求有所作為的治理方法。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既能奪他們之權,生他們之利,豈不能行無為之治?”
    1160

    畏葸不前

    成語拼音:
    wèi xǐ bù qián
    成語解釋:
    不敢向前。葸:害怕。
    成語出處:
    《清史稿 高宗紀二》:“丁卯,以扈從行困畏葸不前,褫豐安公爵、田國思侯爵,阿里袞罷領侍衛內大臣。”
    * wei成語,wei的成語,帶we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