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wei的成語 (1586個)

    1081

    為時過早

    成語拼音:
    wéi shí guò zǎo
    成語解釋:
    不適時,還早了點
    成語出處:
    章詒和《往事并不如煙·君子之交》:“這些問題現在下結論,恐怕為時過早。”
    1082

    為蛇畫足

    成語拼音:
    wéi shé huà zú
    成語解釋:
    《戰國策·齊策二》:“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后以“
    成語出處:
    《戰國策·齊策二》:“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
    1083

    違時絕俗

    成語拼音:
    wéi shí jué sú
    成語解釋:
    違背世俗常情,與眾不同。
    成語出處:
    《后漢書·獨行傳·范冉》:“冉好違時絕俗,為激詭之行。”
    1084

    違世絕俗

    成語拼音:
    wéi shì jué sú
    成語解釋:
    同“違時絕俗”。
    成語出處:
    宋·陳師道《上蘇公書》:“謝公江海之士,違世絕俗乃其常耳。”
    1085

    尾生喪身

    成語拼音:
    wěi shēng sàng shēn
    成語解釋:
    傳說魯國人尾生與一女子相約在橋下會面,水漲,尾生不愿失信,抱著橋柱被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約,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1086

    為時尚早

    成語拼音:
    wéi shí shàng zǎo
    成語解釋:
    不適時,還早了點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回:“原來為時尚早,吳家未曾開得大門。”
    1087

    畏死貪生

    成語拼音:
    wèi sǐ tān shēng
    成語解釋:
    畏:害怕。害怕死亡,貪戀生存
    成語出處:
    明·陸采《明珠記·吐衷》:“古人然諾處,重丘山,我怎肯畏死貪生不向前。”
    1088

    為蛇添足

    成語拼音:
    wéi shé tiān zú
    成語解釋:
    見“為蛇畫足”。
    成語出處:
    明·王廷相《答何柏齋》:“此論為蛇添足,又豈自然而然之道哉?”
    1089

    無所畏憚

    成語拼音:
    wú suǒ wèi dàn
    成語解釋:
    什么都不懼怕;什么都不顧忌。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田叔列傳》:“三河太守皆內倚中貴人,與三公有親屬,無所畏憚。”
    1090

    無所畏忌

    成語拼音:
    wú suǒ wèi jì
    成語解釋:
    沒有什么畏懼和顧忌。
    成語出處:
    漢·班固《漢書·王尊傳》:“專權擅勢,大作威福,縱姿不制,無所畏忌,為海內患害。”
    1091

    無所畏懼

    成語拼音:
    wú suǒ wèi jù
    成語解釋:
    畏懼:害怕。沒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成語出處:
    《魏書 董紹傳》:“此是紹之壯辭,云巴人勁勇,見敵無所畏懼,非實瞎也。”
    1092

    聞所未聞

    成語拼音:
    wén suǒ wèi wén
    成語解釋:
    聞:聽到;未:沒有。聽到的是以前從來沒有聽過的。形容傳說的事物或消息新鮮、奇特。
    成語出處:
    《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越中無足與語,至生來,令我日聞所未聞。”
    1093

    畏首畏尾

    成語拼音:
    wèi shǒu wèi wěi
    成語解釋:
    比喻作事膽子小;顧慮多。畏:畏懼;害怕。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云:‘畏首畏尾,身其余幾?’”
    1094

    無私無畏

    成語拼音:
    wú sī wú wèi
    成語解釋:
    因為不自私而無所畏懼
    成語出處:
    1095

    未識一丁

    成語拼音:
    wèi shí yī dīng
    成語解釋:
    丁:“個”的訛字。不認識一個字,指沒有文化的人。亦作“目不識丁”、“不識一丁”。
    成語出處:
    《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
    1096

    違世異俗

    成語拼音:
    wéi shì yì sú
    成語解釋:
    同“違時絕俗”。
    成語出處:
    《宣和書譜·宣召紀》:“米芾性好潔,世號‘水淫’,違世異俗,每與物迕,人又名米顛。”
    1097

    惟所欲為

    成語拼音:
    wéi suǒ yù wéi
    成語解釋: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而為。
    成語出處:
    清·鄭觀應《盛世危言·書吏》:“猶是一事,有賄者從,無賄者駁,混淆黑白,顛倒是非,惟所欲為,莫之能制。”
    1098

    唯所欲為

    成語拼音:
    wéi suǒ yù wéi
    成語解釋:
    隨心所欲,任意而為。語本《隋書·天文志上》:“捍銅儀呴所以準驗辰歷,分考次度,其于揆測,唯所欲為之者也。”
    成語出處:
    語出《隋書·天文志上》:“捍銅儀呴所以準驗辰歷,分考次度,其于揆測,唯所欲為之者也。”
    1099

    為所欲為

    成語拼音:
    wéi suǒ yù wéi
    成語解釋:
    做想要做的事。形容任意而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為:做。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以子之才,臣事趙孟,必得近幸。子乃為所欲為,顧不易耶?”
    1100

    為山止簣

    成語拼音:
    wéi shān zhǐ kuì
    成語解釋:
    比喻功敗垂成。語本《論語·子罕》:“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成語出處:
    語出《論語·子罕》:“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 wei成語,wei的成語,帶we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