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wei的成語 (1586個)

    561

    祲威盛容

    成語拼音:
    lóng wēi shèng róng
    成語解釋:
    莊重的聲威和盛大的儀容。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班固傳》:“鳳蓋颯灑,和鸞玲瓏。天官景從,祲威盛容。”
    562

    臨危效命

    成語拼音:
    lín wēi xiào mìng
    成語解釋:
    效:獻出。面對危難,勇于獻出自己生命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謝復龍圖閣直學士表》:“徒因學古之勤,粗識事君之節,茍臨危效命,尚當不顧以奮身,況為善無傷,何憚竭忠而報國。”
    563

    臨危下石

    成語拼音:
    lín wēi xià shí
    成語解釋:
    在人家處于危急時向他扔石頭。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擊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9回:“夸談經濟者,少甚么看風使舵、臨危下石之人。”
    564

    龍威燕頷

    成語拼音:
    lóng wēi yàn hàn
    成語解釋:
    形容威嚴雄武的相貌。
    成語出處:
    清·錢泳《履園叢話·雜記·阿文成公》:“余時在畢秋帆尚書幕下,見之,乃身裁短小,弱不勝衣,并無龍威燕頷之相也,亦奇矣哉!”
    565

    臨危制變

    成語拼音:
    lín wēi zhì biàn
    成語解釋:
    面臨危難時緊急應變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明帝紀》:“司馬懿臨危制變,擒淵可計日待也。”
    566

    臨危自悔

    成語拼音:
    lín wēi zì huǐ
    成語解釋:
    悔:懊悔。遇到危難時自己懊悔。形容意志不堅定
    成語出處:
    元·鄭光祖《鐘離春智勇定齊》第三折:“您今日遭陷擒縛,方才是臨危自悔。”
    567

    臨危自計

    成語拼音:
    lín wēi zì jì
    成語解釋:
    計:計算。指臨到危險時刻只為自己著想
    成語出處:
    后晉·劉昫《舊唐書·吳溆傳》:“人臣食君之祿,死君之難,臨危自計,非忠也。”
    568

    臨危致命

    成語拼音:
    lín wēi zhì mìng
    成語解釋:
    在遇到危難時肯豁出性命。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張》:“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
    569

    臨危自省

    成語拼音:
    lín wēi zì xǐng
    成語解釋:
    省:醒悟。臨到危難時能夠自己覺醒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云臺山》第二折:“我與你指迷途,臨危自省,我教你得平安,福祿如增。”
    570

    嫠緯之憂

    成語拼音:
    lí wěi zhī yōu
    成語解釋:
    嫠:寡婦;緯:織物的橫線。指為國憂慮
    成語出處:
    宋·文天祥《癸亥上皇帝書》:“臣何敢追尤往事,上瀆圣聰,獨方來計,則嫠緯之憂,不能忘情焉。”
    571

    魯衛之政

    成語拼音:
    lǔ wèi zhī zhèng
    成語解釋:
    語出《論語·子路》:“魯衛之政,兄弟也。”魯是周朝周公的封國,衛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國,兩國的政治情況也像兄弟一樣差不多。因以比喻情況相同或相似。
    成語出處:
    語出《論語·子路》:“魯衛之政,兄弟也。”魯是周朝周公的封國,衛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國,兩國的政治情況也像兄弟一樣差不多。
    572

    履險蹈危

    成語拼音:
    lǚ xiǎn dǎo wēi
    成語解釋:
    謂經歷危險。
    成語出處:
    《明史·外國傳·日本》:“外夷修貢,履險蹈危,來遠,所費實多。”
    573

    量小力微

    成語拼音:
    liàng xiǎo lì wēi
    成語解釋:
    數量很少,力量微薄。
    成語出處:
    魯迅《華蓋集·通訊》:“現在的各種小周刊,雖然量小力微,卻是小集團或單身的短兵戰,在黑暗中,時見匕首的閃光。”
    574

    樂行憂違

    成語拼音:
    lè xíng yōu wéi
    成語解釋:
    謂所樂的事就去做,所憂的事則避開。語本《易·干》:“樂則行之,憂則違之。”
    成語出處:
    語出《易·干》:“樂則行之,憂則違之。”
    575

    率以為常

    成語拼音:
    lǜ yǐ wéi cháng
    成語解釋:
    成為經常的事。
    成語出處:
    《北齊書·司馬子如傳》:“及其當還,高祖及武明后俱有賚遺,率以為常。”宋·文天祥《與朱太博埴》:“騎馬囊飯,朝往夕還,率以為常,而山外事一毫不接耳目矣。”
    576

    聊以慰藉

    成語拼音:
    liáo yǐ wèi jiè
    成語解釋:
    聊:姑且;慰藉:安慰自己。姑且用來自我安慰
    成語出處:
    魯迅《“吶喊”自序》:“有時候乃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于前驅。”
    577

    利誘威脅

    成語拼音:
    lì yòu wēi xié
    成語解釋:
    利誘:用利益誘惑;威脅:恐嚇。形容軟硬兼施,使別人順從
    成語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68章:“但是他們經不起帝國主義的利誘威脅。”
    578

    詈夷為跖

    成語拼音:
    lì yí wéi zhí
    成語解釋:
    詈:咒罵;夷:伯夷;跖:盜跖。指將伯夷責罵為盜跖。比喻顛倒黑白,誣蔑好人
    成語出處:
    明 沈德符《野獲編 言事 言官一言之失》:“其他占風望氣,詈夷為跖,自棄名教者,固不可勝數矣。”
    579

    聊以自慰

    成語拼音:
    liáo yǐ zì wèi
    成語解釋: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成語出處:
    漢 張衡《鴻賦序》:“余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其多緒,乃為之賦,聊以自慰。”
    580

    亂作胡為

    成語拼音:
    luàn zuò hú wéi
    成語解釋:
    猶胡作非為。
    成語出處:
    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二折:“直這般無廉鮮恥,亂作胡為。”
    * wei成語,wei的成語,帶we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