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wai的成語 (208個)

    81

    里出外進

    成語拼音:
    lǐ chū wài jìn
    成語解釋:
    出:突出的一部分;進:凹進的一部分。形容物體的表面排列不整齊;表面凸凹不平或參差不齊。
    成語出處:
    82

    里勾外連

    成語拼音:
    lǐ gōu wài lián
    成語解釋:
    內外勾結,串通一氣。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2回:“廳上梁中書大喝道:‘你這廝是北京本處良民,如今倒來里勾外連,要打北京。”
    83

    里里外外

    成語拼音:
    lǐ lǐ wài wài
    成語解釋:
    里面和外面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4回:“時值秋殘冬到,石秀里里外外,身上都換了新衣服穿著。”
    84

    里通外國

    成語拼音:
    lǐ tōng wài guó
    成語解釋:
    里通:暗中勾結。與國外反動勢力暗中勾結;盜賣本國的情報或國家利益。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 病后雜談之余》:“ 大則指為‘里通外國’,就是現在之所謂‘漢奸’。”
    85

    里挑外撅

    成語拼音:
    lǐ tiǎo wài juē
    成語解釋:
    陽奉陰違,搬弄是非
    成語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找那心眼兒實、不會里挑外撅的人,找那跟韓老六結仇結怨的,你多聯絡些人,抱成團體。”
    86

    里外夾攻

    成語拼音:
    lǐ wài jiā gōng
    成語解釋:
    從里、外兩方面配合同時進攻。
    成語出處:
    《新五代史 吳越世家》:“乃取其軍號,內外夾攻,號令相應,淮人以為神,遂人敗之。”
    87

    里應外合

    成語拼音:
    lǐ yìng wài hé
    成語解釋:
    應:接應;合:配合。外面攻打與里面接應相結合。
    成語出處:
    元 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二折:“小官須索整點英雄將士,里應外合擒拿他,有何不可也。”
    88

    目瞪口歪

    成語拼音:
    mù dèng kǒu wāi
    成語解釋:
    形容氣極時的神情。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3回:“賈政此時氣得目瞪口歪,一面送那官員,一面回頭命寶玉:‘不許動!回頭有話問你!’”
    89

    沒家親引不出外鬼來

    成語拼音:
    méi jiā qīn yǐn bù chū wài guǐ lái
    成語解釋:
    指如果沒有自己人從中搗鬼就不會引來外人搗亂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2回:“如今里外上下,背著嚼說我的不少了,就短了你來說我了,可知‘沒家親引不出外鬼來’。”
    90

    沒里沒外

    成語拼音:
    méi lǐ méi wài
    成語解釋:
    里外不分,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若一味只管沒里沒外,不與大人爭光,憑他生的怎樣,也是該打死的。”
    91

    門外漢

    成語拼音:
    mén wài hàn
    成語解釋:
    指外行人。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天竺證悟法師》:“‘祗如他道,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這個消息?’庵說:‘是門外漢耳。’”
    92

    媚外求榮

    成語拼音:
    mèi wài qiú róng
    成語解釋:
    媚:諂媚。奉承外國人以謀求個人利益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痛史》第19回:“這是媚外求榮的結局,表過不提。”
    93

    內稱不避親,外舉不避怨

    成語拼音:
    nèi chēng bù bì qīn,wài jǔ bù bì yuàn
    成語解釋:
    舉:推薦。舉薦身邊的人,即使是親屬也不回避;舉薦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敵也不躲開。形容辦事公正無私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儒行》:“儒有內稱不避親,外舉不避怨,程功積事,推賢而進達之,不望其報。”
    94

    內查外調

    成語拼音:
    nèi chá wài diào
    成語解釋:
    指在單位內外調查事情的真實情況
    成語出處:
    《人民日報》1983.11.29:“經過一個星期的內查外調,掌握了大量證據,很快就挖出了這個由八人組成的貪污盜竊團伙。”
    95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

    成語拼音:
    nèi jǔ bù bì qīn,wài jǔ bù bì yuàn
    成語解釋:
    舉:推薦。舉薦身邊的人,即使是親屬也不回避;舉薦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敵也不躲開。形容辦事公正無私
    成語出處:
    戰國·魯·尸佼《尸子》上卷:“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仁者之于善也,無擇也,無惡也,唯善之所在。”
    96

    內舉不失其子,外舉不失其仇

    成語拼音:
    nèi jǔ bù shī qí zǐ,wài jǔ bù shī qí chóu
    成語解釋:
    舉:推薦。舉薦身邊的人,即使是親屬也不回避;舉薦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敵也不躲開。形容辦事公正無私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荀慈明曰:‘昔者祁奚內舉不失其子,外舉不失其仇,以為至公。’”
    97

    內峻外和

    成語拼音:
    nèi jùn wai hé
    成語解釋:
    內心嚴厲而外貌和藹。
    成語出處:
    清·昭梿《嘯亭雜錄·孫文定公》:“公內峻外和,相對者如登泰、華、坐春風,非不陽和熙熙,貯在顏間,而業已置人于青云上。”
    98

    內緊外松

    成語拼音:
    nèi jǐn wài sōng
    成語解釋:
    指政策的收緊與放寬或指人的心情,即內心緊張,態度鎮靜
    成語出處:
    99

    內柔外剛

    成語拼音:
    nèi róu wai gāng
    成語解釋:
    內心柔弱,外表剛強。亦作“外剛內柔”。
    成語出處:
    《易經·否卦》:“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
    100

    內仁外義

    成語拼音:
    nèi rén wài yì
    成語解釋:
    內心很仁慈,待人重情義
    成語出處:
    唐·韓愈《上兵部李侍郎書》:“伏以閣下內仁而外義,行高而德巨,尚賢而興能,哀窮而悼屈。”
    * wai成語,wai的成語,帶wa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