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的成語 (569個)
-
21
半吐半露
- 成語拼音:
- bàn tǔ bàn lù
- 成語解釋:
- 形容說話含糊不清,不直截了當。
- 成語出處:
- 《紅樓夢》第五十回:“因賈母尚未說明,自已也不好擬定,遂半吐半露告訴賈母道:‘可惜了這孩子沒福!前年他父親就沒了。’”
-
22
不吐不茹
- 成語拼音:
- bù tǔ bù rú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軟怕硬。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維仲山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強御。”
-
23
半吞半吐
- 成語拼音:
- bàn tūn bàn tǔ
- 成語解釋:
- 形容說話含糊不清,不直截了當。
- 成語出處:
-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五卷:“仿王孟以為高,而半吞半吐者,謂之貧賤驕人。”
-
24
白兔赤烏
- 成語拼音:
- bái tù chì wū
- 成語解釋:
- 月亮和太陽的代稱。多借指時間。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勸酒》詩:“天地迢迢自長久,白兔赤烏相趁走。”
-
25
半涂而罷
- 成語拼音:
- bàn tú ér bà
- 成語解釋:
- 半路上終止。比喻做事情有始無終。同“半涂而廢”。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論淮西事宜狀》:“陛下持之不堅,半涂而罷,傷威損費,為弊必深。”
-
26
半途而廢
- 成語拼音:
- bàn tú ér fèi
- 成語解釋:
- 半途:半途上;廢: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來。比喻事業沒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終。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
27
半涂而廢
- 成語拼音:
- bàn tú ér fèi
- 成語解釋:
- 半路上終止。比喻做事情有始無終。
- 成語出處:
- 參見“半途而廢”。
-
28
播土揚塵
- 成語拼音:
- bō tǔ yáng chén
- 成語解釋:
- 播:揚。指塵土飛揚。形容飛奔
- 成語出處:
- 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二折:“恨不得播土揚塵,又無個過性的人。”
-
29
簸土揚沙
- 成語拼音:
- bǒ tǔ yáng shā
- 成語解釋:
- 簸:揚。指虛張聲勢
- 成語出處:
- 元 喬吉《兩世姻緣》第三折:“你這般搖旗吶喊,簸土揚沙。”
-
30
本鄉本土
- 成語拼音:
- běn xiāng běn tǔ
- 成語解釋:
- 土:鄉土。本地或家鄉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0回:“就是本鄉本土的人,除非不做官還使得,要是做官的,誰保的住總在一處?”
-
31
不習地土
- 成語拼音:
- bù xí dì tǔ
- 成語解釋:
- 對于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
- 成語出處:
- 《南史 王融傳》:“宋弁曰:‘當是不習地土。’”
-
32
不習水土
- 成語拼音:
- bù xí shuǐ tǔ
- 成語解釋:
- 習:習慣,適應。指不能適應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周瑜傳》:“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
33
別有企圖
- 成語拼音:
- bié yǒu qǐ tú
- 成語解釋:
- 另外有別的打算或謀劃
- 成語出處: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13章:“他攔住她,心里已經別有企圖。”
-
34
別作良圖
- 成語拼音:
- bié zuò liáng tú
- 成語解釋:
- 另作好的打算。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愿陛下納秦宓金石之言,以養士卒之力,別作良圖,則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
35
出處殊途
- 成語拼音:
- chū chǔ shū tú
- 成語解釋:
- 見“出處殊涂”。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阮籍《詠懷》之八:“出處殊途,俯仰異容。瞻嘆古烈,思邁高蹤。”
-
36
出詞吐氣
- 成語拼音:
- chū cí tǔ qì
- 成語解釋:
- 猶談吐。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送水丘秀才序》:“水丘仙夫,治六經百家說為歌詩,與揚州豪俊交游,頭骨磽然,有古丈夫風。其出詞吐氣,亦往往驚世俗。”
-
37
塵飯涂羹
- 成語拼音:
- chén fàn tú gēng
- 成語解釋:
- 涂:泥。塵做的飯,泥做的羹。指兒童游戲。比喻沒有用處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然至日晚必歸餉者,塵飯涂羹可以戲而不可食也。”
-
38
塵羹涂飯
- 成語拼音:
- chén gēng tú fàn
- 成語解釋:
- 見“塵飯涂羹”。
- 成語出處:
- 清·錢謙益《答唐訓導論文書》:“南宋以后之俗學,如塵羹涂飯,稍知滋味者,皆能唾而棄之。”
-
39
豺狼當涂
- 成語拼音:
- chái láng dāng tú
- 成語解釋:
- 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國政。
- 成語出處:
- 《晉書 熊遠傳》:“孝懷皇帝宮未反,豺狼當涂,人神同忿。”
-
40
聰明一世,糊涂一時
- 成語拼音:
- cōng míng yī shì,hú tū yī shí
- 成語解釋:
- 人一輩子都很精明,但有時一下子糊涂。指聰明人也會犯錯誤
- 成語出處:
- 老舍《駱駝祥子》:“六十九歲的人了,反倒聰明一世,糊涂一時,教一群猴兒王八蛋給吃了。”
* tu成語,tu的成語,帶t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