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tu的成語 (569個)

    361

    涂歌里抃

    成語拼音:
    tú gē lǐ fù
    成語解釋:
    路途的人歌誦,里巷的人抃舞。形容百姓歡欣快樂的升平景象。
    成語出處:
    南朝·梁·沈約《賀齊明帝登祚啟》:“涂歌里抃,載懷鳧藻。”
    362

    涂歌里詠

    成語拼音:
    tú gē lǐ yǒng
    成語解釋:
    同“涂歌邑誦”。
    成語出處:
    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老安少懷,涂歌里詠。莫不歡若親戚,芬若椒蘭。”
    363

    屠狗賣漿

    成語拼音:
    tú gǒu mài jiāng
    成語解釋:
    屠:宰殺;漿:酒。以賣酒殺狗為業。指從事低賤職業的階層
    成語出處:
    宋·陸游《野炊》:“覓交屠狗賣漿中。”
    364

    吐故納新

    成語拼音:
    tǔ gù nà xīn
    成語解釋:
    原指人體呼吸。呼出二氧化碳;吸進新鮮氧氣。后比喻揚棄舊的;吸進新的;不斷更新。故:舊的;納:吸入。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納新。”
    365

    吐剛茹柔

    成語拼音:
    tǔ gāng rú róu
    成語解釋:
    柔:軟;剛:硬。吐出硬的,吃下軟的。比喻怕強欺軟。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
    366

    同歸殊途

    成語拼音:
    tóng guī shū tú
    成語解釋:
    歸:歸宿;殊:不同;途:道路。通過不同的途徑,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367

    同歸殊涂

    成語拼音:
    tóng guī shū tú
    成語解釋:
    語出《易·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原謂天下萬事初雖異,然終究同歸于一。后泛指途徑不同而結果相同。
    成語出處:
    語出《易·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
    368

    涂歌巷舞

    成語拼音:
    tú gē xiàng wǔ
    成語解釋:
    同“涂歌里抃”。
    成語出處:
    明·袁宗道《顧使君考績序》:“一溫然長者,兀坐而泣之,可立使民涂歌巷舞。”
    369

    涂歌邑誦

    成語拼音:
    tú gē yì sòng
    成語解釋:
    路途邑里的人全都歌誦。形容國泰民安、百姓歡樂的景象。
    成語出處:
    南朝·宋·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增類帝之宮,飭禮神之館,涂歌邑誦,以望屬車之塵者久矣。”
    370

    土皇帝

    成語拼音:
    tǔ huáng dì
    成語解釋:
    指盤踞一方有勢力的人物
    成語出處:
    孫力《都市風流》第16章:“他是鄉里的土皇帝,你是這里的縣太爺。”
    371

    土豪劣紳

    成語拼音:
    tǔ háo liè shēn
    成語解釋:
    舊社會農村中有錢有勢的地主、惡霸和品行惡劣的退職官僚。土豪:地方上的豪強;劣紳:依勢欺人的惡霸地主和退職官僚。
    成語出處:
    《茅盾選集 封建的小市民文藝》:“小市民痛恨貪官污吏,土豪劣紳。”
    372

    徒喚奈何

    成語拼音:
    tú huàn nài hé
    成語解釋:
    徒:徒然,白白地;奈何:怎么辦。白白叫喊,無可奈何
    成語出處:
    冰心《往事》:“因為文字原是最著跡的,云霞卻是最靈幻的,最不著跡的,徒喚奈何!”
    373

    徒呼奈何

    成語拼音:
    tú hū nài hé
    成語解釋:
    徒:徒然,白白地;奈何:怎么辦。白白叫喊,無可奈何。形容一味著急,毫無辦法
    成語出處:
    《星火燎原·黃洋界保衛戰》:“陷入了我人馬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徒呼奈何!”
    374

    兔角龜毛

    成語拼音:
    tu jiao gui mao
    成語解釋:
    兔生角,龜長毛。都是沒有的事。比喻有名無實。
    成語出處:
    《大智度論》第12卷:“如兔角龜毛,亦但有名而無實。”
    375

    兔盡狗烹

    成語拼音:
    tù jìn gǒu pēng
    成語解釋:
    烹:燒煮食物。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統治者殺掉功臣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376

    土階茅茨

    成語拼音:
    tǔ jiē máo cí
    成語解釋:
    見“土階茅屋”。
    成語出處:
    《新唐書·薛收傳》:“土階茅茨,唐堯以昌。”
    377

    土階茅屋

    成語拼音:
    tǔ jiē máo wū
    成語解釋:
    泥土的臺階,茅草的房屋。比喻住房簡陋。
    成語出處:
    《周書 武帝紀下》:“上棟下宇,土階茅屋。”
    378

    兔角牛翼

    成語拼音:
    tù jiǎo niú yì
    成語解釋:
    兔不生角,牛不長翼,故以“兔角牛翼”喻不合情理之事。
    成語出處:
    章炳麟《國故論衡·明見》:“若然,始者果不可知,即萬論若兔角牛翼矣。”
    379

    土雞瓦狗

    成語拼音:
    tǔ jī wǎ gǒu
    成語解釋:
    見“土雞瓦犬”。
    成語出處:
    延波真《五四前后山東人民的愛國斗爭》:“兇惡軍警呆住了,一個個手足無措,像土雞瓦狗一樣蜷伏在路旁。”
    380

    土雞瓦犬

    成語拼音:
    tǔ jī wǎ quǎn
    成語解釋:
    用泥捏的雞,用瓦做的狗。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實用的東西。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5回:“關公曰:‘以吾觀之,如土雞瓦犬耳!’”
    * tu成語,tu的成語,帶t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