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tong的成語 (687個)

    101

    方土異同

    成語拼音:
    fāng tǔ yì tóng
    成語解釋:
    方土:指各地形勝物產人情。指各地的風土人情及地形物產等共同點和不同點
    成語出處:
    《晉書·王渾傳》:“令中書指宣明詔,問方土異同,賢才秀異,風俗好尚,農桑本務。”
    102

    鳳梟同巢

    成語拼音:
    fèng xiāo tóng cháo
    成語解釋:
    鳳:鳳凰,吉祥的象征;梟:惡鳥的象征。神鳥與惡鳥同在一個窩里。比喻好和壞混在一起不分。
    成語出處:
    103

    分形同氣

    成語拼音:
    fēn xíng tóng qì
    成語解釋:
    形容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十分密切。
    成語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精通》:“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體而兩分,同氣而異息。”
    104

    伐異黨同

    成語拼音:
    fá yì dǎng tóng
    成語解釋:
    伐:討伐,攻擊。指結幫分派,偏向同伙,打擊不同意見的人。
    成語出處:
    《后漢書 黨錮傳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學,懷經協術,所在霧會。至有石渠分爭之論,黨同伐異之說。”
    105

    風雨同舟

    成語拼音:
    fēng yǔ tóng zhōu
    成語解釋:
    舟:船。在風雨中同乘在一條船上;一起與風雨搏斗。比喻共同經歷患難。
    成語出處:
    孫武《孫子 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共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106

    高步通衢

    成語拼音:
    gāo bù tōng qú
    成語解釋:
    見“高步云衢”。
    成語出處:
    《石季龍載記上》:“朕聞良臣如猛獸,高步通衢而豺狼避路,信矣哉!”
    107

    廣大神通

    成語拼音:
    guǎng dà shén tōng
    成語解釋:
    神通:指神奇的本領。原為佛教語。形容本領、手段極為高超,無所不能
    成語出處:
    清·頤瑣《黃繡球》第五回:“公門中人,三頭六臂,廣大神通,真令人無從捉摸。”
    108

    亙古通今

    成語拼音:
    gèn gǔ tōng jīn
    成語解釋:
    亙:橫貫;通:貫通。指從古到今。
    成語出處:
    南朝·宋·鮑照《河清頌》:“亙古通今,明鮮晦多。”
    109

    格古通今

    成語拼音:
    gé gǔ tōng jīn
    成語解釋:
    窮究古代,通曉當代。謂學富識廣。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東籬賞菊》第四折:“賢才抱德隱田園,格古通今眾所傳。今番詔取為官后,保祚皇圖億萬年。”
    110

    共貫同條

    成語拼音:
    gòng guàn tóng tiáo
    成語解釋:
    【解釋】串在同一錢串上,長在同一枝條上。比喻脈絡連貫,事理相通。
    成語出處:
    【出處】清 王夫之《石崖先生傳略》:“涕笑皆神之所行,逡巡皆氣之所應,固可于此得吾兄……共貫同條之精爽。”); insert into chengyu VALUES(
    111

    狗屁不通

    成語拼音:
    gǒu pì bù tōng
    成語解釋:
    指責別人說話或文章極不通順
    成語出處: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35回:“柳老賴婚狼心推測,馮生聯句狗屁不通。”
    112

    攻守同盟

    成語拼音:
    gōng shǒu tóng méng
    成語解釋:
    原指國與國之間訂立盟約,戰時彼此聯合進攻或防衛。現多指壞人互相訂約,為掩蓋罪惡而一致行動。
    成語出處:
    清 梁啟超《中國外交方針私議》:“日本既與英結英日同盟,及日俄戰役方酣,又與韓結日韓攻守同盟。”
    113

    貫通融會

    成語拼音:
    guàn tōng róng huì
    成語解釋:
    猶言融會貫通。
    成語出處:
    宋·袁燮《〈象山先生文集〉序》:“自始知學,講求大道,弗得弗措,久而寢明,又久而大明,此心此理,貫通融會,美在其中,不勞外索。”
    114

    感同身受

    成語拼音:
    gǎn tóng shēn shòu
    成語解釋:
    感:感激;身:親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親身領受到一樣。
    成語出處:
    《藝風堂友朋書札》:“小方壺主人承招致,俾不至有臣朔之饑,感同身受。”
    115

    功同賞異

    成語拼音:
    gōng tóng shǎng yì
    成語解釋:
    功:功勞;賞:賞賜。指功勞相同而賞賜卻不同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元帝紀》:“臣聞功同賞異則勞臣疑,罪均刑別則百姓惑。”
    116

    各顯神通

    成語拼音:
    gè xiǎn shén tōng
    成語解釋:
    比喻在各自工作中顯身手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1回:“正是八仙過海,獨自顯神通。”
    117

    官運亨通

    成語拼音:
    guān yùn hēng tōng
    成語解釋:
    運:運氣;亨通:順利;通達。官運很順利;升得很快。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3回:“正碰著官運亨通,那年修理提工案內,得了個異常勞績,保舉免補本班,以府經補用。”
    118

    各有巧妙不同

    成語拼音:
    gè yǒu qiǎo miào bù tóng
    成語解釋:
    比喻為人做事像變戲法,各自有其靈巧奧妙的變化
    成語出處:
    《上饒集中營·煉獄雜記》:“個別談話……或先軟后硬,或先硬后軟,或忽硬忽軟,各有巧妙不同。”
    119

    固執不通

    成語拼音:
    gù zhí bù tōng
    成語解釋:
    固:頑固;執:堅持。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變通
    成語出處:
    李脃人《暴風雨前》第三部分:“偏偏室里坐的恰又是那個固執不通的吳翹胡子。”
    120

    公諸同好

    成語拼音:
    gōng zhū tóng hào
    成語解釋:
    公:公開;諸:“之于”的合音;同好:愛好相同的人。拿出自己喜愛的東西同愛好相同的人一起欣賞。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植《與楊德祖書》:“定仁義之度,成一家之言,雖未能藏之于名山,將以傳之于同好。”
    * tong成語,tong的成語,帶to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