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tan的成語 (399個)

    341

    望洋驚嘆

    成語拼音:
    wàng yáng jīng tàn
    成語解釋:
    比喻看見他人偉大而慨嘆自己或處理一件事而慨嘆力量不足
    成語出處:
    清·杭世駿《序》:“書來質余,方望洋驚嘆,五體投地,而敢以一言半句相益乎!”
    342

    望洋興嘆

    成語拼音:
    wàng yáng xīng tàn
    成語解釋:
    原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現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樣子;興:產生;發出。
    成語出處:
    元 劉壎《隱居通議 詩歌五》:“千古吟人,望洋興嘆。”
    343

    雄辯高談

    成語拼音:
    xióng biàn gāo tán
    成語解釋:
    辯論充分有力,言詞豪放不羈。形容能言善辯。亦作“高談雄辯”。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6回:“卻說安老爺的話,一層逼進一層,引得鄧九公雄辯高談,真情畢露。”
    344

    興丞相嘆

    成語拼音:
    xīng chéng xiàng tàn
    成語解釋:
    興:興起;丞相:宰相;嘆:感嘆。感嘆人的賢與不肖,關鍵在于自處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于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345

    胸懷坦白

    成語拼音:
    xiōng huái tǎn bái
    成語解釋:
    坦白:坦率。形容心地純潔,待人誠懇,光明正大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到任之后,會見大先生胸懷坦白,言語爽利,這些秀才們,本不來會的,也要來會會,人人自以為得明師。”
    346

    雪里送炭

    成語拼音:
    xuě lǐ sòng tàn
    成語解釋:
    見“雪中送炭”。
    成語出處:
    唐·德行禪師《四字經·甲乙》:“雪里送炭。”
    347

    新沐彈冠

    成語拼音:
    xīn mù tán guàn
    成語解釋:
    沐:洗頭發;彈冠:彈去帽子上的灰塵。剛沐浴的人一定會把衣帽收拾干凈。比喻品格高潔的人不肯屈身于污穢之地
    成語出處:
    戰國·楚·屈原《楚辭·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348

    相慶彈冠

    成語拼音:
    xiāng qìng tán guān
    成語解釋:
    慶:賀喜;彈冠:撣去帽子上的塵土。彈去帽子上的灰塵,準備做官。指因將做官而相互慶賀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舍也。”
    349

    向若而嘆

    成語拼音:
    xiàng ruò ér tàn
    成語解釋:
    比喻向高明者折服,而自嘆不如。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秋水》:“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
    350

    虛談高論

    成語拼音:
    xū tán gāo lùn
    成語解釋:
    高:高超;虛:空。空洞、不切實際的言論
    成語出處: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秦太上君寺》:“齊土之民,風俗淺薄,虛談高論,專在榮利。”
    351

    欷歔嘆息

    成語拼音:
    xī xū tàn xī
    成語解釋:
    欷歔:抽咽聲。指低聲嘆氣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65回:“說時不住的欷歔嘆息。”
    352

    巷議街談

    成語拼音:
    xiàng yì jiē tán
    成語解釋:
    大街小巷間人們的議論。語出漢張衡《西京賦》:“街談巷議,彈射臧否。”
    成語出處:
    語出漢·張衡《西京賦》:“街談巷議,彈射臧否。”
    353

    尋幽探勝

    成語拼音:
    xún yōu tàn shèng
    成語解釋:
    探:尋求。勝:勝地,風景優美的地方。游覽山水時尋找、搜索幽雅的勝地。亦作“尋幽探奇”、“尋奇探幽”、“探幽選勝”。
    成語出處:
    唐·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詩:“尋幽殊未歇,愛此春光發。”
    354

    雪中送炭

    成語拼音:
    xuě zhōng sòng tàn
    成語解釋:
    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
    成語出處:
    宋 范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355

    一唱三嘆

    成語拼音:
    yī chàng sān tàn
    成語解釋:
    原指宗廟的樂曲;一個人唱;三個人贊嘆應和。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禮論》:“清廟之歌,一倡而三嘆也。”
    356

    一倡三嘆

    成語拼音:
    yī chàng sān tàn
    成語解釋:
    《荀子·禮論》:“清廟之歌,一倡而三嘆也。”謂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樂、詩文優美,富有余味,令人贊賞不己。倡,亦作“唱”。
    成語出處:
    《荀子·禮論》:“清廟之歌,一倡而三嘆也。”
    357

    壹倡三嘆

    成語拼音:
    yī chàng sān tàn
    成語解釋:
    指一人歌唱,三人應和。
    成語出處:
    《禮記 樂記》:“《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嘆,有遺音者矣。”
    358

    一代談宗

    成語拼音:
    yī dài tán zōng
    成語解釋:
    談宗:善于言談,為世人所尊崇。指當代清談大師。
    成語出處:
    《晉書·潘京傳》:“君天才過人,恨不學耳!若學,必為一代談宗。”
    359

    羊狠狼貪

    成語拼音:
    yáng hěn láng tān
    成語解釋:
    狠:兇狠。原指為人兇狠,爭奪權勢。后比喻貪官污吏的殘酷剝削。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因下令軍中曰:‘ 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360

    羊很狼貪

    成語拼音:
    yáng hěn láng tān
    成語解釋:
    很:通“狠”,貪狠。比喻狠毒貪婪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因下令軍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 tan成語,tan的成語,帶t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