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tan的成語 (399個)

    261

    貪生惡死

    成語拼音:
    tān shēng è sǐ
    成語解釋:
    見“貪生畏死”。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司馬遷傳》:“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念親戚,顧妻子,至激于義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
    262

    探手可得

    成語拼音:
    tàn shǒu kě dé
    成語解釋:
    探:向前伸出。一伸手就可以得到。形容不費力氣
    成語出處:
    元·曾瑞卿《留鞋記》楔子:“自謂狀元探手可得,豈知時運不濟,榜上無名。”
    263

    貪生怕死

    成語拼音:
    tān shēng pà sǐ
    成語解釋:
    貪:貪戀。貪圖生存;懼害死亡。形容為了活命而失去正義的原則。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文三王傳》:“今立自知賊殺中郎曹將,冬日迫促,貪生畏死,即詐僵仆陽病,徼幸得逾于須臾。”
    264

    彈絲品竹

    成語拼音:
    tán sī pǐn zhú
    成語解釋:
    吹彈樂器,諳熟音樂。
    成語出處:
    宋 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開場:“但咱們,雖宦裔,總皆通。彈絲品竹,那堪詠月與嘲風。”明 楊柔勝《玉環記 皋謁延賞》:“盡稱我彈絲品竹,沉李浮瓜,此處當追賞。”
    265

    貪生舍義

    成語拼音:
    tān shēng shě yì
    成語解釋:
    舍:放棄。為了活命,可以放棄道義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4回:“臨難茍免,貪生舍義,在國為亂臣,即在家為逆子,此知孝而不知忠之弊也。”
    266

    忐上忑下

    成語拼音:
    tǎn shàng tè xià
    成語解釋:
    謂心神不定,恐懼不安。
    成語出處:
    《宋元戲文輯佚·張資鴛鴦燈》:“吃了萬千控持,諳了無限磨難,受了多少忐上忑下。”
    267

    貪生畏死

    成語拼音:
    tān shēng wèi sǐ
    成語解釋:
    貪戀生存,害怕死亡。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文三王傳》:“今立自知賊殺中郎曹將,冬月迫促,貪生畏死,即詐僵樸陽病,僥幸得逾于須臾。”
    268

    貪蛇忘尾

    成語拼音:
    tān shé wàng wěi
    成語解釋:
    比喻只圖眼前利益而不考慮后果。
    成語出處:
    宋·文瑩《玉壺清話》:“貪蛇前行,必忘其尾。”
    269

    貪聲逐色

    成語拼音:
    tān shēng zhú sè
    成語解釋:
    貪愛歌舞,追求女色。形容生活放蕩。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父母恩重經講經文》:“始從懷妊至孾嬰孩,長得身軀六尺才;棄德背恩行不孝,貪聲逐色縱心懷。”
    270

    貪圖安逸

    成語拼音:
    tān tú ān yì
    成語解釋:
    追求個人享受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9回:“你若是借口不肯前去,便是貪圖安逸,在家戀著妻子,乃是不孝之子。”
    271

    忐忑不安

    成語拼音:
    tǎn tè bù ān
    成語解釋: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來。忐忑:心神不安定。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兩道聽了這話,心里忐忑不定。”
    272

    忐忑不定

    成語拼音:
    tǎn tè bù dìng
    成語解釋:
    同“忐忑不安”。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二十六回:“濟川被他們說得心中忐忑不定。”
    273

    探湯蹈火

    成語拼音:
    tàn tāng dǎo huǒ
    成語解釋:
    猶言赴湯蹈火。喻不怕任何艱險。
    成語出處:
    清·孔尚任《桃花扇·會獄》:“寧南兵變,料無人能將檄傳;探湯蹈火咱情愿,也只為文士遭譴。”
    274

    談吐風生

    成語拼音:
    tán tǔ fēng shēng
    成語解釋:
    見“談吐生風”。
    成語出處:
    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21回:“一呼一吸興致豪,談吐風生議論高。”
    275

    談吐風雅

    成語拼音:
    tán tǔ fēng yǎ
    成語解釋:
    風雅:風流儒雅。指有文化修養和生活風度
    成語出處:
    清·黃世仲《洪秀全演義》第一回:“錢江聽罷,暗忖這人氣宇非凡,談吐風雅,倒把人民兩字記在心中,料不是等閑的。”
    276

    壇壇罐罐

    成語拼音:
    tán tán guàn guàn
    成語解釋:
    壇:一種口小肚子大的陶器;罐:盛東西用的大口陶瓷器皿。形容舊有的條條框框或規矩等
    成語出處: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敵人進攻時,對付的辦法是‘御敵于國門之外’,‘先發制人’,‘不打爛壇壇罐罐’,‘不喪失寸土’,‘六路分兵’。”
    277

    談天論地

    成語拼音:
    tán tiān lùn dì
    成語解釋:
    談論天文地理。形容博學多識。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符金錠》第二折:“俺門中未有三千客出來的談天論地胸卷江淮。”
    278

    吞炭漆身

    成語拼音:
    tūn tàn qī shēn
    成語解釋:
    戰國時,豫讓受知于智伯。后,韓、趙、魏三家合力攻殺智伯。豫讓為報知遇之恩,矢志復仇。于是漆身為厲,吞炭為啞,改變聲音形貌,伺機刺殺趙襄子,事敗而死。事見《戰國策·趙策一》、《史記·刺客列傳》。后以為忍辱含垢,矢志復仇的典實。
    成語出處:
    戰國時,豫讓受知于智伯。后,韓、趙、魏三家合力攻殺智伯。豫讓為報知遇之恩,矢志復仇。于是漆身為厲,吞炭為啞,改變聲音形貌,伺機刺殺趙襄子,事敗而死。事見《戰國策·趙策一》、《史記·刺客列傳》。
    279

    談吐如流

    成語拼音:
    tán tǔ rú liú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滔滔不絕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是日焦大郎安排晚飯與滿生同吃,滿生一席之間,談吐如流,更加酒興豪邁,痛飲不醉,大郎一發投機,以為相見之晚。”
    280

    談天說地

    成語拼音:
    tán tiān shuō dì
    成語解釋:
    天上地下;無所不談論。形容漫無邊際地談論或指隨意閑扯。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錢青見那先生學問平常,故意談天說地,講古論今。”
    * tan成語,tan的成語,帶tan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