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的成語 (243個)
-
181
太上皇
- 成語拼音:
- tài shàng huáng
- 成語解釋:
- 皇帝之父。比喻實際上掌握權力、自己不出面而操縱別人進行活動的人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突厥傳》:“往國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突厥,詭而臣之,朕常痛心病首,思一刷恥于天下。”
-
182
泰山鴻毛
- 成語拼音:
- tài shān hóng máo
- 成語解釋:
- 比喻輕重相差極大。
- 成語出處:
-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
183
泰山可倚
- 成語拼音:
- tài shān kě yǐ
- 成語解釋:
- 倚:靠。像泰山那樣可以依靠。形容有力的靠山
- 成語出處:
- 清·鄭志鴻《常語尋源》下卷:“人以國忠為泰山可倚,吾視之如冰山耳,若皎月既升,得無失所恃乎?”
-
184
泰山梁木
- 成語拼音:
- tài shān liáng mù
- 成語解釋:
- 象泰山崩塌,梁木毀壞一樣。比喻偉人死亡。
- 成語出處:
- 《禮記·檀弓上》:“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于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染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
185
泰山磐石
- 成語拼音:
- tài shān pán shí
- 成語解釋:
- 比喻安定穩固。
- 成語出處: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50回:“我算什么,明相國不動聲色,卻出斯民于火熱水深,措天下于泰山磐石。”
-
186
泰山其頹
- 成語拼音:
- tài shān qí tuí
- 成語解釋:
- 舊時用于哀悼大家敬仰的人。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上》:“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
187
泰山若厲
- 成語拼音:
- tài shān ruò lì
- 成語解釋:
- 厲:通“礪”,磨刀石。泰山剝蝕得像一塊磨刀石那么小。比喻經歷時間久遠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使黃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存,愛及苗裔。”
-
188
太歲頭上動土
- 成語拼音:
- tài suì tóu shàng dòng tǔ
- 成語解釋:
- 比喻觸犯強暴有力的人。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打董達》第二折:“我兒也,你尋死也,正是太歲頭上動土哩!”
-
189
太上忘情
- 成語拼音:
- tài shàng wàng qíng
- 成語解釋:
- 太上:指圣人。圣人不為情感所動。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
-
190
泰山壓頂
- 成語拼音:
- tài shān yā dǐng
- 成語解釋:
- 比喻遭遇到極大的壓力和打擊。
- 成語出處:
- 明 賈鳧西《木皮詞 正傳》:“給了他個泰山壓頂沒有躲閃,把那助紂為虐的殺個凈,直殺的血流漂杵堵了城門。”
-
191
泰山壓卵
- 成語拼音:
- tài shān yā luǎn
- 成語解釋:
- 泰山壓在蛋上。比喻力量相差極大,強大的一方必然壓倒弱小的一方。
- 成語出處:
- 《晉書 孫惠傳》:“猛獸吞狐,泰山壓卵,因風燎原,未足方也。”
-
192
泰山之安
- 成語拼音:
- tài shān zhī ān
- 成語解釋:
- 安:安穩。像泰山那樣穩固。形容穩固安定
- 成語出處:
-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
-
193
抬頭不見低頭見
- 成語拼音:
- tái tóu bù jiàn dī tóu ji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經常見面
- 成語出處:
-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咱們一個屯子的人,抬頭不見低頭見,平日都是你兄我弟的。”
-
194
脫胎換骨
- 成語拼音:
- tuō tāi huàn gǔ
- 成語解釋:
- 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脫凡胎為圣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 成語出處:
- 宋 葛長庚《沁園春 贈胡葆元》:“常溫養,使脫胎換骨,身在云端。”
-
195
亭臺樓閣
- 成語拼音:
- tíng tái lóu gé
- 成語解釋:
- 泛指建造在園林庭院中供游憩欣賞的建筑。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雖然算不得大園庭,那亭臺樓閣,樹林山水,卻也點綴結構得幽雅不俗。”
-
196
天臺路迷
- 成語拼音:
- tiān tái lù mí
- 成語解釋:
- 天臺:山名,在今浙江省天臺縣北。原指誤入仙境而迷途。后用以形容前途茫茫,無路可走。
- 成語出處:
- 《太平御覽》卷九六七引《幽冥錄》:“剡縣劉晟,阮肇共入天臺山取谷皮,迷不得返。”
-
197
天下太平
- 成語拼音:
- tiān xià tài píng
- 成語解釋:
- 全國或世界局勢穩定。形容社會安定;秩序良好。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仲尼燕居》:“言而覆之,禮也;行而樂之,樂也。君子力此二者,夫是天下太平也。”
-
198
臺柱子
- 成語拼音:
- tái zhù zǐ
- 成語解釋:
- 劇團里的主要舞臺表演演員,比喻集體中挑大梁的人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而且在將來的抗日政府和抗日軍隊中必然要成為堅強的臺柱子,使日本……的拆臺政策,不能達到最后的目的。”
-
199
穩如泰山
- 成語拼音:
- wěn rú tài shān
- 成語解釋:
- 穩:穩固。穩固得像泰山一樣。形容極其穩固;不可動搖。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劉向傳》:“來勢不兩立,王氏與劉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則上有累卵之危。”
-
200
舞榭歌臺
- 成語拼音:
- wǔ xiè gē tái
- 成語解釋:
- 供歌舞用的臺榭。
- 成語出處:
- 南宋·辛棄疾《永遇樂》詞:“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 tai成語,tai的成語,帶ta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