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成語 (107個)
-
81
下榻留賓
- 成語拼音:
- xià tà liú bīn
- 成語解釋:
- 下榻:住宿。泛指留賓客住宿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沈約《和謝宣城》詩:“賓至下塵榻,憂來命綠樽。”
-
82
象牙之塔
- 成語拼音:
- xiàng yá zhī tǎ
- 成語解釋:
- 指主張“為藝術而藝術”的資產階級文藝家脫離社會現實的個人幻想的藝術境界。也比喻脫離現實生活的知識分子的小天地。
- 成語出處:
- 魯迅《集外集拾遺 關于知識階級》:“現在比較安全一點的,還有一條路,而不做時評而作藝術家,要為藝術而藝術。住在‘象牙之塔’里,目前自然要比別處平安。”
-
83
羊踏菜園
- 成語拼音:
- yáng tà cài yuán
- 成語解釋:
- 羊跑進菜園。比喻吃素的人偶爾吃一頓葷食
- 成語出處:
- 清·韓廷錫《山中答孟韓妹書》:“二哥在山中,已是長素,忽寄若干肉至,得無羊踏菜園乎?”
-
84
一塌刮子
- 成語拼音:
- yī tā guā zi
- 成語解釋:
- 總共加在一起。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評國民黨對戰爭責任問題的幾種咎案》:“他不是如同蔣介石那樣,將戰爭責任一塌刮子推到共產黨身上。”
-
85
一榻橫陳
- 成語拼音:
- yī tà héng chén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在床上橫躺著。
- 成語出處:
- 唐·李商隱《北齊》詩之一:“小蓮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
-
86
一塌糊涂
- 成語拼音:
- yī tā hú tú
- 成語解釋:
-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成語出處:
- 清 曾樸《孽海花》:“與其顧惜場面,硬充好漢,到臨了弄的一塌糊涂,還不如一老一實,揭破真情,自尋生路。”
-
87
一榻胡涂
- 成語拼音:
- yī tà hú tú
- 成語解釋:
- 見“一塌糊涂”。
- 成語出處:
- 魯迅《書信集·致曹靖華》:“《鐵流》在北平有翻版了,壞紙錯字,弄得一榻胡涂。”
-
88
一塌胡涂
- 成語拼音:
- yī tā hú tú
- 成語解釋:
- 見“一塌糊涂”。
- 成語出處:
- 曹禺《北京人》第二幕:“我的運氣不好,處處倒楣,碰釘子,事業一到我手里就莫名其妙地弄得一塌胡涂。”
-
89
一塌括仔
- 成語拼音:
- yī tā kuò zǐ
- 成語解釋:
- 總共加在一起
- 成語出處:
-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56回:“我就立刻喊齊仔子,一塌括仔,去捉得來阿好。”
-
90
雁塔題名
- 成語拼音:
- yàn tǎ tí míng
- 成語解釋:
- 舊時考中進士的代稱。
- 成語出處: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進士題名,自神龍之后,過關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題名。”
-
91
雁塔新題
- 成語拼音:
- yàn tǎ xīn tí
- 成語解釋:
- 見“雁塔題名”。
- 成語出處:
- 宋·林光朝《次韻奉酬趙校子直》:“雁塔新題墨未干,去年燈火向秋闌。”
-
92
仰息他人
- 成語拼音:
- yǎng xī tā rén
- 成語解釋:
- 仰:倚靠。依賴別人的呼吸來生活。比喻依賴別人而求得生存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嬰寧》:“轉思三十里非遙,何必仰息他人。”
-
93
泄泄沓沓
- 成語拼音:
- yì yì tà tà
- 成語解釋:
- 泄:眾多;沓:重復。指話多而重復或做事拖拖拉拉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泄泄猶沓沓也。事君無義,進退無禮,言則非先王之道者,猶沓沓也。”
-
94
重規沓矩
- 成語拼音:
- zhòng guī tà jǔ
- 成語解釋:
- 同“重規迭矩”。
- 成語出處:
- 《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二·皇夏》:“堯昔命舜,舜亦命禹,大人馭歷,重規沓矩。”
-
95
自利利他
- 成語拼音:
- zì lì lì tā
- 成語解釋:
- 自利:以利己為主的修養;利他:以利他人為目的的行為。佛教自稱修身的最終目的,是完成自他二利,人人成佛。借指對己對人都有好處
- 成語出處:
- 《佛遺教經·眾生得度》:“自利利他,法皆具足。”
-
96
至死靡他
- 成語拼音:
- zhì sǐ mǐ tā
- 成語解釋:
- 至:到;靡:沒有;它:別的。到死也不變心。形容愛情專一,致死不變
- 成語出處:
- 《詩經·鄘風·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
97
之死靡它
- 成語拼音:
- zhī sǐ mǐ tā
- 成語解釋:
- 之:到;靡:沒有;它:別的。到死也不變心。形容愛情專一,致死不變。現也形容立場堅定。
- 成語出處:
- 《詩經 鄘風 柏舟》:“之死矢靡它。”
-
98
之死靡他
- 成語拼音:
- zhī sǐ mí tā
- 成語解釋:
- 同“之死靡它”。
- 成語出處:
- 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一》:“一言革面,愿比家奴,之死靡他。”明·李贄《昆侖奴》:“忠臣俠忠,則扶顛持危,九死不悔,志士俠義,則臨危自奮,之死靡他。”
-
99
雜沓而至
- 成語拼音:
- zá tà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雜沓:眾多而且雜亂。形容從四面八方紛紛而來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朋疑眾難,雜沓而至。”
-
100
長他人銳氣,滅自己威風
- 成語拼音:
- zhǎng tā rén ru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
- 成語解釋:
- 長:助長。指助長別人的聲勢,輕視自己的力量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0回:“吾何畏彼哉,公等休長他人銳氣,滅自己威風。”
* ta成語,ta的成語,帶ta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