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i的成語 (357個)
-
241
隨行逐隊
- 成語拼音:
- suí xíng zhú duì
- 成語解釋:
- 指跟著大家一道行動。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楊八老越國奇逢》:“眾倭公然登岸,少不得放火殺人,楊八老雖然心中不愿,也不免隨行逐隊。”
-
242
歲月不待人
- 成語拼音:
- suì yuè bù dài rén
- 成語解釋:
- 歲月:時間;待:等。指時間流逝,不因人而停留
- 成語出處:
- 晉·陶潛《雜詩》:“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
243
歲月不居
- 成語拼音:
- suì yuè bù jú
- 成語解釋:
- 居:停留。指時光流逝。
- 成語出處:
- 漢 孔融《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
244
歲月蹉跎
- 成語拼音:
- suì yuè cuō tuó
- 成語解釋:
- 指無所作為地把時間荒廢掉了。
- 成語出處:
- 明 許三階《節俠記 閨憶》:“你我蓬飄嶺南,歲月蹉跎,音書斷絕。”
-
245
隨遇而安
- 成語拼音:
- suí yù ér ān
- 成語解釋:
- 隨:順從;遇:遭遇;安:安然自得。順從環境的變化而安然自得;指能適應各種環境并感到滿足。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計算起來,也是吾生有限,浩劫無涯,倒莫如隨遇而安。”
-
246
隨寓而安
- 成語拼音:
- suí yù ér ān
- 成語解釋:
- 見“隨遇而安”。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4卷:“安,謂隨所寓而安,蓋深于靜也。”
-
247
隨圓就方
- 成語拼音:
- suí yuán jiù fāng
- 成語解釋:
- 同“隨方就圓”。
- 成語出處:
- 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恭孝儀王大節》:“濮祖之后,性比山麋,貌同野瘦,隨圓就方,似無惟有。”
-
248
碎玉零璣
- 成語拼音:
- suì yù líng jī
- 成語解釋:
- 比喻精美簡短的詩文。
- 成語出處:
- 燕谷老人《續孽海花》楔子:“當時汪柳門吳清卿等諸名士,時時自蘇來常,詩酒流連,吟余醉后,碎玉零璣,文壁綺窗,墨痕狼藉。”
-
249
隨緣樂助
- 成語拼音:
- suí yuán lè zhù
- 成語解釋:
- 隨著緣分的深淺,樂意捐助多少就捐助多少。
- 成語出處:
- 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二十九回:“這都是隨緣樂助,本不能強人的,或多或少,卻是未定,總求大人這里踴躍些便是。”
-
250
歲聿其莫
- 成語拼音:
- suì yù qí mò
- 成語解釋:
- 謂一年將盡。聿,語助;莫,“暮”的古字。
- 成語出處:
- 《詩·唐風·蟋蟀》:“蟋蟀在堂,歲聿其莫。”
-
251
歲月如流
- 成語拼音:
- suì yuè rú liú
- 成語解釋:
- 形容時光消逝如流水之快。
- 成語出處:
- 南朝·陳·徐陵《與齊尚書仆射楊遵彥書》:“歲月如流,人生何幾!”
-
252
隨寓隨安
- 成語拼音:
- suí yù suí ān
- 成語解釋:
- 猶言隨遇而安。
- 成語出處:
- 宋·魏了翁《浪淘沙》詞:“世念久闌珊,隨寓隨安。人情猶望袞衣還。”
-
253
散言碎語
- 成語拼音:
- sàn yán suì yǔ
- 成語解釋:
- 猶言閑言碎語。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0回:“今被他一篇散言碎語帶去,卻又不是勞而無功?”
-
254
歲聿云暮
- 成語拼音:
- suì yù yún mù
- 成語解釋:
- 見“歲聿其莫”。
- 成語出處:
- 《魏書·樂志》:“既歲聿云暮,三朝無遠,請共本曹尚書及郎中部率呈試。”
-
255
隨意一瞥
- 成語拼音:
- suí yì yī piē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256
歲月崢嶸
- 成語拼音:
- suì yuè zhēng róng
- 成語解釋:
- 崢嶸:形容山勢高峻突出。比喻不平凡,超越尋常。形容不平凡的年月。亦作“崢嶸歲月”。
- 成語出處:
- 宋·王珪《謝賜生日禮物表》:“歲月崢嶸,而屢更精力勤勞。”
-
257
隨者唱喁
- 成語拼音:
- suí zhě chàng yú
- 成語解釋:
- 喁:應和的聲音。指后者附和前者。形容隨聲附和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齊物論》:“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
-
258
誶帚德鋤
- 成語拼音:
- suì zhǒu dé chú
- 成語解釋:
- 漢賈誼《治安策》:“商君遺禮義,棄仁恩,并心于進取,行之二歲,秦俗日敗。故秦人家富子壯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借父耰鋤,慮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誶語。”后以“誶帚德鋤”形容風俗敗壞,不仁愛。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治安策》:“商君遺禮義,棄仁恩,并心于進取,行之二歲,秦俗日敗。故秦人家富子壯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借父耰鋤,慮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誶語。”
-
259
隨踵而至
- 成語拼音:
- suí zhǒng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踵:腳后跟。一個跟著一個前來。形容人來得多,接連不斷。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齊策三》:“子來,寡人聞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隨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見七士,則士不亦眾乎!”
-
260
隋珠和璧
- 成語拼音:
- suí zhū hé bì
- 成語解釋:
- 隋侯之珠與和氏之璧。泛指珍寶。
- 成語出處:
- 元·吳亮《勸忍百箴》:“隋珠和璧,蒟醬筇竹,寒不可衣,饑不可食。”
* sui成語,sui的成語,帶su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