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的成語 (1196個)
-
161
耳鬢撕磨
- 成語拼音:
- ěr bìn sī mó
- 成語解釋:
- 鬢:面頰兩旁近耳的頭發;撕:同“廝”,互相。形容親密相處。
- 成語出處:
- 清 曾樸《孽海花》第八回:“順手拉了彩云的手,耳鬢撕磨的端相的不了,不知不覺兩股熱淚,從眼眶中直滾下來。”
-
162
耳鬢斯磨
- 成語拼音:
- ěr bìn sī mó
- 成語解釋:
- 鬢:面頰兩旁近耳的頭發;廝:互相。形容親密相處的情景(多指小兒女)。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9回:“寶玉思及當時姊妹一處,耳鬢斯磨,從今一別,縱得相逢,也必不似先前那等親密了。”
-
163
兒女私情
- 成語拼音:
- ér nǚ sī qíng
- 成語解釋:
- 指男女或家人之間的恩愛感情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
-
164
餓死事大
- 成語拼音:
- è sǐ shì dà
- 成語解釋:
- 餓死人是件大事
- 成語出處:
- 清 田北湖《與某生論韓文書》:“況貧能病人,餓死事大,不惟利祿之見,盡人難免。”
-
165
恩深似海
- 成語拼音:
- ēn shēn sì hǎi
- 成語解釋:
- 恩德情義極為深重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海誓山盟,各無他志。真個恩深似海無底,義重如山義更高。”
-
166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 成語拼音:
- è sǐ shì xiǎo,shī jié shì dà
- 成語解釋:
- 失節:原為封建禮教指女子失去貞操,后泛指失去節操。貧困餓死是小事,失節事情就大了。
- 成語出處:
- 《二程全書·遺書二十二》:“又問:‘或有孤孀貧窮無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餓死,故有是說。然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
-
167
罰不及嗣
- 成語拼音:
- fá bù jí sì
- 成語解釋:
- 嗣:后嗣,子孫。懲罰有罪的人不能株連他的子孫
- 成語出處:
- 《新五代史·唐臣傳·任圜》:“以子先人,固難容貸,然罰不及嗣,子可以輕。”
-
168
反哺之私
- 成語拼音:
- fǎn bǔ zhī sī
- 成語解釋:
- 反哺:幼鳥長大后,銜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長大奉養父母,報答養育之恩。
- 成語出處:
- 晉 成公綏《烏賦》:“雛既壯而能飛兮,乃銜食而反哺。”
-
169
返哺之私
- 成語拼音:
- fǎn bǔ zhī sī
- 成語解釋:
- 返哺:雛鳥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報答親恩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青鳳》:“君如念妾,還祈以樓宅相假,使妾得以申返哺之私。”
-
170
負乘斯奪
- 成語拼音:
- fù chéng sī duó
- 成語解釋:
- 語出《易·系辭上》:“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后以“負乘斯奪”指才德不稱其職會招致禍患。后以“負乘斯奪”指才德不稱其職會招致禍患。
- 成語出處:
- 語出《易·系辭上》:“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
-
171
赴東海而死
- 成語拼音:
- fù dōng hǎi ér sǐ
- 成語解釋:
- 赴:往,去。跳進東海淹死。形容決心很大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彼則肆然而為帝,則連有赴東海而死耳,吾不忍為之民也。”
-
172
罰弗及嗣
- 成語拼音:
- fá fú jí sì
- 成語解釋:
- 罰:懲罰,處罰;嗣:后嗣,子孫。懲罰有罪的人不能株連他的子孫
- 成語出處:
- 《尚書·大禹謨》:“臨下以簡,御眾以寬,罰弗及嗣,賞延于世。”
-
173
繁花似錦
- 成語拼音:
- fán huā sì jǐn
- 成語解釋:
- 繁:多;錦:織有花紋的絲織品。無數色彩鮮艷的花;好像漂亮的錦緞。
- 成語出處:
- 曹靖華《點蒼山下金花嬌》:“我們坐在……繁花似錦的花叢中,聽她談起沙村公社來。”
-
174
烽火四起
- 成語拼音:
- fēng huǒ sì qǐ
- 成語解釋:
- 戰爭的火焰從四面八方燃燒起來。形容邊防不安寧,四處有敵人進犯。
- 成語出處:
-
175
撫今思昔
- 成語拼音:
- fǔ jīn sī xī
- 成語解釋:
- 見“撫今悼昔”。
- 成語出處:
- 秦牧《長街燈語一九七九年的晨鐘》:“撫今思昔,心頭掀起了思想的浪花。”
-
176
費盡心思
- 成語拼音:
- fèi jìn xīn sī
- 成語解釋:
- 心思:計謀。挖空心思,想盡辦法。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牽強附會,費盡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學不分明的緣故。”
-
177
分厘毫絲
- 成語拼音:
- fēn lí háo sī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細微。
- 成語出處:
-
178
風木之思
- 成語拼音:
- fēng mù zhī sī
- 成語解釋:
-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孝養而生的思念之情。
- 成語出處:
- 明·張居正《承天大志紀贊·陵寢紀》:“臣謹以山川形勝、陵宮規制,各為一圖,用備九重瞻覽,少慰風木之思。”
-
179
風情月思
- 成語拼音:
- fēng qíng yuè sī
- 成語解釋:
-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亦作“風情月意”。
- 成語出處:
- 明·高濂《玉簪記·合慶》:“京兆府當年指腹,女貞觀重會玉簪。慢寫出風情月思,畫堂前侑酒承歡。”明·楊柔勝《玉環記·韋皋延賓》:“記當年與那人初見,只指望郵亭一夜姻緣,誰想他風情月思深留戀,安甜靜,樂幽閑。”
-
180
廢然思返
- 成語拼音:
- fèi rán sī fǎn
- 成語解釋:
- 廢然:形容疑慮消除。形容敗興而歸
- 成語出處:
- 茅盾《追求》:“只有極懦怯的人才是只看見了一塊尖石頭遂廢然思返,這種人是不配有憧憬的。”
* si成語,si的成語,帶s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