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的成語 (1196個)
-
81
莼鱸之思
- 成語拼音:
- chún lú zhī sī
- 成語解釋:
- 比喻懷念故鄉的心情。
- 成語出處:
- 《晉書·張翰傳》:“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
-
82
倡情冶思
- 成語拼音:
- chàng qíng yě sī
- 成語解釋:
- 冶蕩輕佻的情思。
- 成語出處:
- 清 戴名世《吳他山詩序》:“余游四方,往往聞農夫細民倡情冶思之所歌謠,雖其辭為方言鄙語,而亦時有義意之存。”
-
83
出入生死
- 成語拼音:
- chū rù shēng sǐ
- 成語解釋:
- 出生入死。
- 成語出處:
- 唐·韓偓《海山記》:“吾常親鋒刃,冒矢石,出入生死,與子同之。”
-
84
寸絲不掛
- 成語拼音:
- cùn sī bù guà
- 成語解釋:
- ①形容赤身裸體。②佛教徒用以比喻心中毫無牽掛。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普愿禪師》:“師便問:‘大夫十二時中作么生?’陸云:‘寸絲不掛。’”
-
85
長生不死
- 成語拼音:
- cháng shēng bū sǐ
- 成語解釋:
- 生命長存,永不死亡。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辨問》:“長生不死,以此責圣人,何其多乎?”
-
86
寸絲半粟
- 成語拼音:
- cùn sī bàn sù
- 成語解釋:
- 比喻極微小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兒子不能掐得寸絲半粟孝敬父親,倒要破費了父親產業,實在不可自比于人,心里愧恨之極!”
-
87
差三錯四
- 成語拼音:
- chā sān cuò sì
- 成語解釋:
- 顛倒錯亂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這小廝本說的丁一確二,這婆子生扭做差三錯四。”
-
88
殘絲斷魂
- 成語拼音:
- cán sī duàn hún
- 成語解釋:
- 殘:剩余;斷:斷絕;魂:魂魄。比喻即將死亡的生命
- 成語出處:
- 清·洪昇《長生殿·獻發》:“奴身止鬖鬖發數根,這便是我的殘絲斷魂。”
-
89
重三疊四
- 成語拼音:
- chóng sān dié sì
- 成語解釋:
- 形容多次重復。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卷一百一十二:“本朝建官重三疊四,多少勞擾!此須大有為后痛更革之。”又卷一百一十八:“經書中所言只是一個道理,都重三疊四說在理,只是許多頭面出來。”
-
90
出死斷亡
- 成語拼音:
- chū sǐ duàn wáng
- 成語解釋:
- 謂效死捐生。
- 成語出處:
- 《荀子·富國》:“故仁人在上,百姓貴之如帝,親之如父母,為之出死斷亡而愉者,無它故焉;其所是焉誠美,其所得焉誠大,其所利焉誠多。”
-
91
吃四方飯
- 成語拼音:
- chī sì fāng fàn
- 成語解釋:
- 和尚道士到處化緣為生,也指一般人走到任何地方都能生活
- 成語出處:
- 沈從文《一個戴水獺皮帽子的朋友》:“常德、河洑、周溪、桃源,沿河近百里路以內‘吃四方飯’的標致娘兒們,他無一不特別熟習。”
-
92
察三訪四
- 成語拼音:
- chá sān fǎng sì
- 成語解釋:
- 察:考查;訪:探查。指愛打聽調查別人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2回:“饒這樣,天天還是察三訪四。自己再不看破些,且養身子。”
-
93
傳三過四
- 成語拼音:
- chuán sān guò sì
- 成語解釋:
- 傳閑話,說是非
- 成語出處:
- 石靈《捕蝗者》:“就是有那些不識好歹的人說幾句閑言雜語,你在大爹面前,也該遮蓋遮蓋,怎么傳三過四,又惹他老人家生氣!”
-
94
沉思翰藻
- 成語拼音:
- chén sī hàn zǎo
- 成語解釋:
- 沉:深沉;翰藻:文辭華麗。寓意深刻,文辭華麗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蕭統《文選》序:“事出于沉思,義歸于翰藻。”
-
95
澄思寂慮
- 成語拼音:
- chéng sī jì lǜ
- 成語解釋:
- 澄:清澈;寂:安靜;慮:思考。專心思索,冷靜考慮
- 成語出處:
- 《宣和畫譜·花鳥敘論》:“乾暉常于郊居其禽鳥,每澄思寂慮,玩心其間,偶得意即命筆。”
-
96
澄思渺慮
- 成語拼音:
- chéng sī miǎo lǜ
- 成語解釋:
- 深思遠慮。
- 成語出處:
- 清·宗稷辰《姚適庵怡柯草堂詩賦抄序》:“然而澄思渺慮,順事婉陳,雖處危急煩擾之地,而所宣不失其和平。”
-
97
沉思默想
- 成語拼音:
- chén sī mò xiǎng
- 成語解釋:
- 靜靜地深思。
- 成語出處:
- 魏巍《路標》:“在沉思默想的時候,我仿佛聽到一種深沉有力的呼喊。”
-
98
蠶絲牛毛
- 成語拼音:
- cán sī niú máo
- 成語解釋:
- 比喻多而細密
- 成語出處:
- 明·宋濂《答郡守聘五經師書》:“茍于孝道有闕,則雖分析經義如蠶絲牛毛,徒召辱耳。”
-
99
出生入死
- 成語拼音:
- chū shēng rù sǐ
- 成語解釋:
- 原指人從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險;不顧個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 成語出處:
- 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
100
出死入生
- 成語拼音:
- chū sǐ rù shēng
- 成語解釋:
- ①從死亡里獲救。②猶出生入死。
- 成語出處:
- 唐·黃滔《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夫如是大雄之力,出死入生;至誠之神,感天動地。”
* si成語,si的成語,帶s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