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shuo的成語 (235個)

    201

    游辭浮說

    成語拼音:
    yóu cí fú shuō
    成語解釋:
    游:虛浮不實。虛浮不實的議論
    成語出處:
    《晉書·范汪傳》:“王何蔑棄典文,不遵禮度,游辭浮說,波蕩后生,飾華言以翳實,騁繁文以惑世。”
    202

    淫辭邪說

    成語拼音:
    yín cí xié shuō
    成語解釋:
    夸大失實的言論,荒謬的學說。
    成語出處:
    《孟子·滕文公下》:“頭先圣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
    203

    異端邪說

    成語拼音:
    yì duān xié shuō
    成語解釋:
    邪說:有害的學說。異端:不符合正統的思想或理論。與正統的思想不相容的主觀或學說。
    成語出處:
    宋 趙與時《賓退錄》第二卷:“異端邪說日交馳,圣哲攻之心費辭。”
    204

    一家之說

    成語拼音:
    yī jiā zhī shuō
    成語解釋:
    指有獨特見解、自成體系的學說或論著
    成語出處:
    《舊唐書·陸贄傳》:“聽一家之說則例理可征;考歷代所行,則成敗異效。”
    205

    欲說還休

    成語拼音:
    yù shuō hái xiū
    成語解釋:
    休:停止。想說又停下來不說
    成語出處:
    宋·辛棄疾《丑奴兒》詞:“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206

    有說有笑

    成語拼音:
    yǒu shuō yǒu xiào
    成語解釋:
    連說帶笑。形容十分歡快。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情變》第五回:“想起昨天晚上,還是有說有笑,相親相愛的何等有趣,今天晚上變了這個情形。”
    207

    異聞傳說

    成語拼音:
    yì wén chuán shuō
    成語解釋:
    不同尋常的奇異的消息。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26回:“詫異得那合學生員,街上的百姓,通國的鄉紳,面面相覷,當做件異聞傳說!”
    208

    淫學流說

    成語拼音:
    yín xué liú shuō
    成語解釋:
    淫:浮華;流說:指不合正道的邪說。浮華的學問,不合正道的邪說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虛辭、淫學流說。”
    209

    一隅之說

    成語拼音:
    yī yú zhī shuō
    成語解釋:
    片面的說法;偏見。
    成語出處:
    《后漢書·王充等傳論》:“數子之言當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謬通方之訓,好申一隅之說。”李賢注:“一隅謂一方偏見也。”
    210

    啞子吃黃連,說不出的苦

    成語拼音:
    yǎ zǐ chī huáng lián,shuō bù chū de kǔ
    成語解釋:
    黃連:中藥,味苦。啞巴吃了黃連,嘴里說不出來。比喻有苦難言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八回:“只苦我國不知地理,啞子吃黃連,說不出的苦。”
    211

    枝詞蔓說

    成語拼音:
    zhī cí màn shuō
    成語解釋:
    指繁冗蕪雜的言論。
    成語出處:
    宋孔平仲《續世說 言語》:“元宗問昊筠以道法,對曰:‘道法之精無如五千言,其余枝詞蔓說,徒費紙札耳。’”
    212

    雜采眾說

    成語拼音:
    zá cǎi zhòng shuō
    成語解釋:
    雜:多種多樣地;采:采碑,采納。廣泛地采納眾家學說、說法
    成語出處:
    213

    指東說西

    成語拼音:
    zhǐ dōng shuō xī
    成語解釋:
    ①見“指東話西”。②猶言指桑罵槐。
    成語出處:
    曹禺《雷雨》第三幕:“你要罵我就罵我,別指東說西,欺負媽媽好說話。”
    214

    震古爍今

    成語拼音:
    zhèn gǔ shuò jīn
    成語解釋:
    爍:光亮的樣子。震動古代,顯耀當世。形容事業或功績非常偉大。
    成語出處:
    清 譚嗣同《仁學》:“稱震古爍今之仁政焉。”
    215

    震古鑠今

    成語拼音:
    zhèn gǔ shuò jīn
    成語解釋:
    震動古人,顯耀當世。形容事業或功績偉大。
    成語出處:
    清·譚嗣同《仁學》四六:“美釋黑奴而封之……稱震古鑠今之仁政焉。”
    216

    眾口鑠金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shuò jīn
    成語解釋:
    人人這么說;足以熔化金(鑠:熔化)。比喻輿論力量大;也比喻謠言多使是非混淆。
    成語出處:
    《國語 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217

    眾口爍金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shuò jīn
    成語解釋:
    形容輿論力量大,連金屬都能熔化。比喻謠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景帝紀》:“眾口爍金,積毀銷骨。”
    218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shuò jīn,jī huǐ xiāo gǔ
    成語解釋:
    鑠金:熔化金屬;積毀:積累的毀謗;銷骨:熔化骨頭。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儀列傳》:“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219

    眾口銷鑠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xiāo shuò
    成語解釋:
    形容輿論力量大,連金屬都能熔化。比喻謠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成語出處:
    220

    真人面前不說假

    成語拼音:
    zhēn rén miàn qián bù shuō jiǎ
    成語解釋:
    指在真誠的人或了解情況的人面前不說假話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南康軍云居山了元佛印禪師》:“真人面前不說假,佛也安,祖也安。”
    * shuo成語,shuo的成語,帶shuo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