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shu的成語 (891個)

    821

    雁足留書

    成語拼音:
    yàn zú liú shū
    成語解釋:
    大雁腳上系有書信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蘇武傳》:“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
    822

    異政殊俗

    成語拼音:
    yì zhèng shū sú
    成語解釋:
    異政:不同的政教;殊俗:不同的風俗。指偏離正道的正教會風俗
    成語出處:
    《詩經》大序:“至于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
    823

    一子失著,滿盤皆輸

    成語拼音:
    yī zǐ shī zhāo,mǎn pán jiē shū
    成語解釋:
    著:下棋落子。指下棋時關鍵的一步棋走得不當,整盤棋就輸了。比喻關鍵性問題處理不當,結果導致整個失敗
    成語出處:
    李欣《老生常談·熟視無睹,充耳不聞》:“一子失著,滿盤皆輸,這是有的。”
    824

    走筆疾書

    成語拼音:
    zǒu bǐ jí shū
    成語解釋:
    走筆:筆行得很快;疾書:快速地寫。形容寫字熟練、快速。也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寫起來很快
    成語出處:
    825

    振筆疾書

    成語拼音:
    zhèn bǐ jí shū
    成語解釋:
    振:揮動;疾:迅速。揮動筆桿,急速地寫起來。形容文思敏捷或寫字的速度很快
    成語出處:
    《清朝野史大觀·學使以快短明衡文》:“題紙一下,不可構思,振筆疾書,奔往交卷。”
    826

    助邊輸財

    成語拼音:
    zhù biān shū cái
    成語解釋:
    邊:邊防;輸:捐獻。捐獻財物作鞏固邊防的費用。
    成語出處:
    《漢書·卜式傳》:“時漢方事匈奴,式上書,愿輸家財半助邊。”
    827

    指不勝數

    成語拼音:
    zhǐ bù shèng shǔ
    成語解釋:
    不勝:不能承受。扳著指頭數也數不過來。形容為數很多
    成語出處:
    呂振羽《簡明中國通史》第13章:“五代、兩宋、遼、金成名的文學家、詩人,指不勝數。”
    828

    詐敗佯輸

    成語拼音:
    zhà bài yáng shū
    成語解釋:
    詐、佯:假裝。假裝敗陣,引人上當。
    成語出處:
    元·高文秀《誶范叔》楔子:“被他詐敗佯輸,添兵減灶,在馬陵山下,削木為號。”
    829

    咫尺之書

    成語拼音:
    zhǐ chǐ zhī shū
    成語解釋:
    書信。古代書寫用木簡,信札之簡長盈尺,故稱。
    成語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而后遣辯士奉咫尺之書,暴其所長于燕,燕必不敢不聽從。”宋·蘇洵《上歐陽內翰第一書》:“欲徒手奉咫尺之書,自托于執事,將使執事何從而知之,何從而信之哉?”
    830

    志大才疏

    成語拼音:
    zhì dà cái shū
    成語解釋:
    志:抱負;疏:粗疏;薄弱。志向遠大;才能不足。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孔融傳》:“融負其高氣,志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迄無成功。”
    831

    坐而待曙

    成語拼音:
    zuò ér dài shǔ
    成語解釋:
    坐著等待天亮。比喻勤謹
    成語出處:
    唐·陸贄《答百寮第二表》:“坐而待曙,忮及上春。”
    832

    擢發莫數

    成語拼音:
    zhuó fà mò shǔ
    成語解釋:
    擢:拔;莫:不能。拔下全部頭發,也難以數清。形容罪行多得數不清。
    成語出處:
    《史記 范睢蔡澤列傳》:“擢賈之發以續賈之罪,尚未足。”
    833

    擢發難數

    成語拼音:
    zhuó fà nán shǔ
    成語解釋:
    拔下的頭發難以數清(擢:拔)。比喻罪行很多。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范睢蔡澤列傳》:“擢賈之發以續之罪,尚未足。”
    834

    雉伏鼠竄

    成語拼音:
    zhì fú shǔ cuàn
    成語解釋:
    謂恐懼地躲藏,驚慌地逃竄。
    成語出處:
    明·李東陽《西北備邊事宜狀》:“朝廷命將出師,天威所至,雉伏鼠竄,無有遺者。”
    835

    志廣才疏

    成語拼音:
    zhì guǎng cái shū
    成語解釋:
    猶志大才疏。
    成語出處:
    宋·李綱《奏陳利害札子》:“今浚之罪乃在于志廣才疏,力小任重,不能諮諏良策,而專于自用。”
    836

    鑿龜數策

    成語拼音:
    záo guī shǔ cè
    成語解釋:
    鑿龜:鉆灼龜甲,看灼開的裂紋推測吉兇;數策:數蓍草的莖,從分組計數中判斷吉兇。指古人用龜甲蓍草來卜筮吉兇。
    成語出處:
    《韓非子·飾邪》:“趙又嘗鑿龜數策而北伐燕,將劫燕以逆秦,兆曰大吉。”
    837

    眾寡勢殊

    成語拼音:
    zhòng guǎ shì shū
    成語解釋:
    眾:多;寡:少。形容雙方人力的多少相差極大。
    成語出處:
    晉 桓沖《上言吉挹忠節》:“襄陽失守,邊情沮喪,加眾寡勢殊,以至陷沒。”
    838

    眾寡懸殊

    成語拼音:
    zhòng guǎ xuán shū
    成語解釋:
    雙方人數多少差別很大。眾:多;寡:少。
    成語出處:
    《隋書 楊善會傳》:“每恨眾寡懸殊,未能滅賊。”
    839

    智昏菽麥

    成語拼音:
    zhì hūn shū mài
    成語解釋:
    謂智力不能辨認豆麥。形容無知。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孝標《辯命論》:“朝秀晨終,龜鶴千歲,年之殊也。聞言如響,智昏菽麥,神之辨也。”
    840

    折節讀書

    成語拼音:
    zhé jié dú shū
    成語解釋:
    折節:改變過去的志趣和行為。改變舊習,發憤讀書。
    成語出處:
    《后漢書·段颎傳》:“颎少便習弓馬,尚游俠,輕財賄,長乃折節好古學。”
    * shu成語,shu的成語,帶shu的成語。
    chengrenyouxi